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尝试把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定向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学愿望和能力的一个突破口、一个重要途径进行探索和研究。定向预习甚至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于定向预习的水平上。培养学生的定向预习意识,定向设计预习作业,指导训练学生的定向预习能力等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董红霞 《知识窗》2013,(22):71-7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预习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听讲,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因此,教师应给予必要的预习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呢?一、明确预习的目的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范围,  相似文献   

3.
李晓霞 《科学中国人》2014,(2S):149-149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历史新课标的必然要求。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j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课前预习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对预习作业单设计的研究,精心设计的预习作业,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课前预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搭建预习的阶梯,指导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有效预习,通过预习,感知学习内容,初步了解基本知识,发现学习的障碍,以便课上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姜常虹 《科教文汇》2012,(17):109-110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把教材当成一个点,把课前的预习看成由教材走出的一个不同层次的面,在实践过程中对预习方法做些设想与尝试。  相似文献   

7.
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聂立娟 《今日科苑》2010,(18):190-190
学习是学习者(内因)与学习环境(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学生自身的动力和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引导其养成预习的习惯,有适应期逐渐到自主期。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9.
预习导航,就是教师根据文本与学生的学情设计的形式多样的课前学生自学的学习单。预习导航是实现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途径,可以使我们的友善生命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只是把预习当成一种形式,课前的预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老师应该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预习,让预习起到应有的作用。老师要给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和具体的方案,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香 《知识窗》2014,(2):27-27
预习是指学生先自学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即在上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将要讲授的内容,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蒋燕 《科教文汇》2011,(8):32-32,42
大部分的预习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本文以计算机F]ash学习为例,讲述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预习,指导、评价和检测预习结果,设计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整个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科学预习作业的特点,科学预习作业设计的基本环节以及预习作业的设计策略,即从基础型预习作业设计、实践型预习作业设计及趣味型预习作业设计及有效应用作探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孝华 《科教文汇》2013,(12):147-147,156
我们应该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预习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预习是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预习的多种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预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大纲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在教学中如何通过预习这一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预习什么,练习什么,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网络信息和已经具备的知识及能力,自渎、自悟,使学生主体位落到实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预习课是最具有突破性的课,是实现和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关键之处.预习课的导入更要慎重,预习课的达标检测题着重考察对文章的理解.预习课应该注意: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注重能力的训练、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合作交流,巩固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刘孝华 《科教文汇》2013,(4):147+156
我们应该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预习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预习是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预习的多种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预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学习中,预习、精读、整理、训练、回忆五个步骤,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忆”、“读”和“理”是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练”是运用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五者缺一不可。一个目标:切实提英语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展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预习,是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准备性学习。它是学生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