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界动态     
《中国教育网络》2011,(2):22-22
2011年1月1日起,浙江图书馆在多媒体视听室开设移动数字图书馆阅读体验区,读者可凭读者证到指定体验区免费使用iPad阅读。 大英图书馆于2011年发布了首个移动应用,最先到达的平台是iPad、iPhone/iPod以及Android。借助大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该应用目前已经提供了100多个经典书目。这些信息将定期被更新,这让手机变成了一个馆藏展览。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文学名著阅读中,读者作为阅读主体有自由阅读的民主权利。作者、读者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世界,在名著阅读中,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是名著,如何更好地理解名著,体验名著的情感?该文运用自我认同理论从文学自我认同的角度体验名著情感,丰富自我的感情体验。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8,(4):133-135
目前国内阅读推广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重要问题之一是阅读推广活动多是从图书馆自身角度出发设计活动内容,而转换角度从读者角度出发则很少。通过讨论国内外图书馆关注用户体验的案例及目前用户体验视角下阅读推广的研究现状与基本观点,提出用户体验视角下的阅读推广应考虑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及阅读推广方式等因素,吸引读者兴趣、加强活动趣味性、开展分类阅读。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一种把书面文字内化为读者自主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的认知。阅读也为发展读者的思维,健全读者的世界观和情感体验提供了有效途径。据此,阅读活动本质上强调读者的主体作用,即强调读者自身的自主化和个性化体验,阅读要由读者本人完成。初中生已经具备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针对文本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来发展思辨和认知世界的能力,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并积累语言,培养自己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阅读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阅读效果,"体验阅读"活动需要通过积极构建多元化的阅读环境、鼓励读者积极参与阅读环境的创设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6.
体验式营销策略的实施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体验式营销策略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直播阅读体验、创设情境体验、拓展多元空间体验等方式促进服务多样化、品牌化,满足读者对图书馆功能多元化的需求,增强阅读体验感,创造阅读新价值。  相似文献   

7.
体验哲学的ICM理论认为语言基于人对世界的体验,预测是一项基本的阅读策略,本质是通过选择和激发适当的ICM来填补读者所缺省的信息,以促进文章在读者心智空间内的连贯。文章尝试从体验哲学的角度分析预测在阅读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洪峰的叙事策略关注读者体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得到提示和解释,认识到阅读本身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快乐而轻松地与作者交流的过程。这种"关注读者体验"的叙事策略在小说叙事的创新领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鉴赏视角。  相似文献   

9.
<正>毫无疑问,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无论依据文本接受理论还是知识建构理论,阅读都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活动,多元阅读既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结果。文本接受理论,如接受美学提出,文本给读者留下众多的不确定空白,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探索文本潜在的真意,因而阅读活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探索过程中读者必须深入阅读,进入角色,体验作者体验过的  相似文献   

10.
文本阅读,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阅读、体验和再创造的活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往往注重对文章的分析而忽略了对作者的解读,往往重视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而忽视了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角色体验。真正意义的文本解读,应从文本、作者和读者三个不同角度  相似文献   

11.
有效使用批注策略能促进读者与目标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本文结合多个非连续课时的英文原版小说Wonder的教学课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运用FIVEQS批注策略,为其养成终身阅读的能力与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甘晓秦 《考试周刊》2015,(15):35-36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问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和方法,让他们在徜徉阅读世界中激扬美好的读者心声,不断增强阅读活动中的"幸福"情感体验,使他们在阅读中增强阅读趣味,增强成功体验,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马原以独特的叙述形式在文坛上异军突起,创造了其特有的"叙述圈套"。建立在主观现实的基础上,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陌生化,增强了感受难度、延长了体验过程,使阅读体验更加神秘。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被马原所设计的种种"圈套"所"诱惑",从而使阅读和审美的过程被放大,回归到体验本身。同时,文本叙述所产生的张力和留白,也给予了读者更多自我阐释和想象的空间,读者在接受马原的同时,也延展了自己的思绪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一部文学作品问世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就凝结在其作品之中。读者阅读这一作品时,就应该按照作品词句引导,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但事实上,由于时代阻隔、文学修养差异、思想观念的不同等等情况的存在,读者的阅读结果,虽然包含一定的还原成分,但同时又充满着读者个人的再创造。所以,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5.
法国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作为结构的阅读"等理论概念的脉络是从注重文本结构分析到注重读者阅读体验,从结构主义到对话批评。运用"作为结构的阅读"这一理论指导可以使读者认识到,作品人物通过不同读者、不同时期的阅读建构呈现为变动不居的人物形象,从而赋予文本材料这一客观事物以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体验。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而非简单地"移植"他人的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邢汉林 《陕西教育》2005,(10):21-21
现代阅读“对话”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学生自主阅读的生成基础是“倾听”,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在经历各种体验中实现的,因此阅读教学要维护读者(学生)对文本的“倾听”;而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也是读者对作品不断思考,创造的过程,阅读不应只是对范文  相似文献   

18.
社交化阅读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读者体验为中心的新型阅读方式。社交化阅读实现了在移动中阅读、在参与中阅读。目前在我国,社交化阅读已成为主流阅读方向,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相应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能儿培养方面特别强调: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好文章的题目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对社会深刻思考的映射。体会文字的深层次内涵需要通过细致的精读,更需要读者需要去认真体会和感悟。捕捉文学作品的精华之处,是学生自我升华、形成品格的过程。在阅读体验中,精读文字,感受名著营造的意境,吸取文字的精髓,提高审美情趣,充实阅读体验是阅读审美的特征与实质。阅读原理就是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所表现的那个时代、体验作者传递给世人的思想、获得读者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