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农村教师资助行动"目的是优化农村教师资源,改善农村农村教师结构,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资教生参与"农村教师资助行动"的目的以及资教生教学、生活和以后的去向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号召应届大学毕业生投身农村学校建设,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很快,资教生这个21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晌彻全国。范献龙毕业后参加了湖北省首届“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范献龙来到神农架林区下谷中心学校资教一个多月后,就把户口从武汉市迁到了神龙架。决心终身扎根农村。工作以来,他走了4000多公里路,  相似文献   

3.
我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后,很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资教,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接纳资教生的学校,培养资教生成长为教坛新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我和另外三位资教生报名参加了湖北省首届"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四人当中,刘小军来自武汉,黄强来自襄樊,刘家富来自河南淮阳.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参加农村资教,我彻底领悟了‘三年经历,终生财富’的真谛,感受到了省教育厅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省教育厅就是我们资教生的娘家!”阳新县浮屠镇宏卿中学资教生柯文平在讲述资教经历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4月14日下午,第二届“播种希望与未来——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第38场巡回报告会在省教育厅三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孝感学院等5所学校的5名资教生,在讲述自己资教经历的同时,对省教育厅及母校给予他们的高度关注和关心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与会者深受感动。我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实施两年…  相似文献   

6.
7月20日上午,在“2011年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资教生岗前培训班”上,本刊主编张才生受湖北省教育厅之邀,为即将奔赴全省农村中小学资教的近400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做了题为“三年为师,终身受益”的讲座。  相似文献   

7.
“资教生”是湖北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个新称谓。我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一批“资教生”应运而生。每年都有一批应届本科毕业生被选派到农村乡镇中学任教,如今全省已有3645名本科毕业生在70多个县的400多所乡镇学校大展身手。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2004年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5年来,8798名“特岗生”和“资教生”奔赴湖北省81个农村县市的792个乡镇,为1300多所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数以万计的农村孩子照亮了未来。2008年12月,“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荣获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湖北省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教教师从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湖北省农村中小学2009、2010届体育资教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教教师从业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倡导社会新观念、完善资教生遴选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继续教育质量、解决好再就业等建议,试图为改善农村体育资教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促进“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以及改进农村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21日上午8点,天气陡变,大雨如注。22岁的王华芳站在湖北经济学院活动中心的场馆外,尽管打着伞,仍然被飞溅的大雨打湿了衣角。王华芳一个月以前刚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参加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成为一名资教生,即将到十堰市山区学校任教。湖北省教育厅为他们组织了为期10天的岗前培训,并遴选往届在岗资教生...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