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协论坛》2014,(3):F0002-F0002
王晓晨,女,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海聚”工程资助,主持多个973项目。王晓晨博士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研究凋亡细胞的清除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王晓晨,女,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海聚"工程资助,主持多个973项目。王晓晨博士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研究凋亡细胞的清除机制。她的实验团队发现了多个调控凋亡细胞清除的新基因并揭示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王晓晨博士2012年获得霍华德.休斯(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以及药明康德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89-189
由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裴钢院士领导的研究组,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信号蛋白β-arrestin2能与胰岛素受体形成信号转导复合体,β-arrestin2是这一信号复合体的结构核心,它将上游的胰岛素受体和下游的激酶信号分子偶联起来,从而促进了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β-arrestin2水平的降低或功能缺失,致使该信号复合体不能正常形成,直接导致了胰岛素耐受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9,(6):87-87
提及人类基因组测序.我们不得不追溯到40年前的一只只全身透明、体长仅1毫米的线虫,正是对这种原核生物细胞凋亡的研究.为后来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奠定了基础。那么.是谁一开始就对线虫发生兴趣,并对基因组测序进行着坚持不懈的研究呢?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 d cell death),是一种进化保守和遗传决定的细胞自杀,其性质为生理性。在多细胞动物 ,凋亡对正常机体的发育和自身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 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与凋亡机制异常有关。细胞凋亡为生物医学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过去5年里对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证明,多种基因产物参与了细胞凋亡过 程,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基因超家族的产物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s)、 连接蛋白(adapters)、天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和Bcl2家族调节蛋白 (Bcl2 protein family regulators)等。目前对每组蛋白的成员的化学特性、基本功能 和它们的上游和下游的相互作用分子等均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这些结果为发展以凋亡机制相 关蛋白为靶分子的治疗性细胞凋亡干预手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杰 《中国科学基金》1997,11(3):217-222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诱导瘤细胞的分化更引人注目。我们的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具有短神经突起的N型瘤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均无N-myc扩增,均具有高、低亲和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而对神经生长因子无反应的细胞系或为S型细胞,或缺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或有N-myc扩增。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细胞类型代表着瘤细胞的不同分化方向。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细胞分化。分化的瘤细胞中,C-myc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可能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而促进分化。用基因重组技术,恢复瘤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可部分恢复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反应。针对N-myc的反义基因调控,可促进其分化过程。对瘤细胞原位凋亡检测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表明:诱导分化过程中伴随着bcl-2表达的下降和瘤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肺巨噬细胞染上铅毒后在代谢、生化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改变。关于铅离子(pb~(2 )),对pAM免疫吞噬功能的影响,迄今国内外尚未见报导。Bendich曾用鸡红细胞(CRBC)观察pb~(2 )对pAM吞噬抑制作用,但由于正常pAM对CRBC的吞噬也不多(仅为2%),所以未能观察到pb~(2 )对pAM的吞噬抑制。 PAM表面有丰富的F_(?)和C_3受体,借助于这些受体,巨噬细胞可以大大地增强吞噬功能。在本实验验中,我们用致敏的CRBC做吞噬试验,以提高吞噬指数,从而较灵敏地反映出Pb~(2 )对吞噬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研究领域人物小传: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河南郑州人。提名理由: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哺乳动物、果蝇、线虫三种模式动物的细胞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质及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从分子水平上对caspase的激活、抑制、再激活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诠释。在膜蛋白研究领域,解析了三类膜整合蛋白水解  相似文献   

9.
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与受体结合而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TRAIL能够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组织细胞几乎没有毒性,因此目前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调控,TRAIL的凋亡途径,以及TRAIL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TRAIL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细胞防止自身无节制分裂导致生成癌细胞有两种方式——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德国研究人员16日宣布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之间存在关联。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0,(9):56-57
<正>线虫的多细胞生物特异性细胞自噬基因俞立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宏研究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对于细胞自噬作用分子机制的了解几乎都来源于对酵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极高。本论文将要对非小细胞癌中的肺腺癌进行研究,该类型是肺癌中发病率最高的种类,其癌细胞的浸润性强,因此常会破坏胸膜的正常组织及功能,引起胸腔积液。我所研究的CALCRL基因是一种蛋白质编码基因,属于细胞表面受体中最大的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的成员,它通过多种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肿瘤组织是由于细胞恶性增殖与凋亡程序发生异常所造成的,而该基因表达产物具有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功能,因此本论文将把该基因所参与的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细胞通路作为重点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使用TCGA、human protein atlas、Kmplotter数据库初步探讨CALCRL的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研究其在肺组织中高度表达对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该基因将有可能成为肺腺癌的靶向治疗目标或早期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TRAIL(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是新发现的肿瘤坏 死因子家族(TNF)成员,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其中受体决定着TRAIL的生物学功能 ,在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受体的结构组 成与功能比原先所认识的更为复杂,并且在组成结构与功能上存在不一致性,提示TRAIL受 体对TRAIL功能的调节具有系统性,尚有许多待认识和研究的地方,本文仅对TRAIL受体的研 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单元,其功能并不是由单个生物大分子独立完成,而是由成千上万种生物大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动态组装形成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来执行的。这里定义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是指在生命过程中能够相对独立完成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多亚基、多组分复合体。一方面,细胞利用这些复合体来保证遗传信息的正确表达,维持正常的遗传功能;另一方面,细胞又利用这些复合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维系生命活动的正常进展。因此,超大分子复合体既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也是解码生命奥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5,(21)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简称植物线虫。通常在其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阶段虫体是线形的,多数体壁透明,有些种类表皮可以褐化,内部结构简单,包括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除生殖腺和肠壁细胞之外,在虫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并不增加,仅增加细胞的大小。这类生物缺乏呼吸系统和真正的循环系统,主要通过渗透作用获得代谢的氧气。线虫寄生的植物种类很多,从低等的苔藓、蕨类、藻类到高等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发现有线虫的寄生,几乎所以的作物都收到植物线虫的寄生。植物受线虫的害后,此表现症状与一般病害的症状是很相似。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分泌有毒物质和吸收营养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因此,习惯上把植物寄生线虫作为病病原物来研究。线虫是植物的一类重要的病原物,线虫病害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T淋巴细胞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细胞,它所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清除入侵病原体或病变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恰当的T细胞免疫应答会导致相关免疫疾病的发生。因此,T细胞活化必须受到严格精细的调控。T细胞活化,起始于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复合物特异性地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PC所递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pMHC,接着转化为TCR信号及其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是机体细胞的一种程序性死亡,它在维持细胞动态平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存在内在和外在两种途径,线粒体作为细胞凋亡调控的活动中心,在细胞凋亡内在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受到一系列相关基因的严格调控,这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文献,以线粒体膜为切入点,对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相关诱变因子的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会发生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使得细胞数量得到精确调控。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与癌症、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分子机制,及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9,(10):50-51
在线虫自体吞噬过程中SEPA-1介导P颗粒团的特异识别和降解;轴突起始段胞质转运的选择性渗透;牛皮癣基因组相关性研究确定易感突变定位在1q21染色体LCE基因簇上;DEP1基因座自然突变提高水稻产量;F-box蛋白控制乙烯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发放三元能量对小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及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元能量可以使小鼠SIL-2R水平增高,使大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提示三元能量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调节机体的防病、抗病、健身、强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