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将社会资本分为市场、制度及技术3个维度,利用沪深两市55家农业上市公司数据,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与企业财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资本和制度资本对企业财务、创新绩效具有不显著负相关关系,技术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并且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技术资本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与财务绩效不显著正相关。企业在注重外部社会资本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内部知识管理和不断引进知识型人才,增强企业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能力,以此来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网络获取创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后发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选择。文章从理论分析出发,构筑了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能力-创新追赶绩效的关系模型,进而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本研究发现:外部知识网络嵌入形态通过影响内部双元创新能力,进而作用于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绩效,其中关系强度、关系持久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位置中心度对后发企业利用性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对探索性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创新能力和利用性创新能力则对创新追赶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后发企业在进行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注重优化企业外部的网络形态,来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和更好地实现追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并购事件的规模与数量的增长,并购,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文章基于2011—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将企业并购分为支持性并购,掏空性并购和其他并购,分类依据为企业并购前的盈利能力和并购后是否增发股票。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支持性并购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并购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有负向影响,而掏空性并购对于企业能力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企业的创新能力会弱化支持性并购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能力驱动的企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朝阳  黄晶 《科研管理》2010,31(6):19-27
融内涵提升与外部成长于一体的技术能力驱动并购,在经济转型期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通过对2002~2004年我国沪深证券市场中以上市公司为主并方的185起并购事件的实证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技术进入型并购短期内导致公司经营绩效下滑;而技术升级型和技术互补型并购将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公司并购前非流通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每股未分配利润以及公司规模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私有信息含量的理论,提出作为盈余质量指标的盈余波动性信息会影响公司的外部资本成本的假设,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盈余波动和资本成本的关系与假设不符,进一步研究发现其缘于固有应计波动和可控应计波动的不同信息含量,外部投资者能准确地区分对待两者的波动信息含量,即固有应计的信息含量要高于可操控应计的信息含量,固有应计的波动性能反映出企业的内部风险,而可控应计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真实风险,为此,可得出降低固有应计的波动能降低公司的外部资本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创新中关于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但鲜有关于外部技术获取不同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将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分为:基于科学、基于市场和引进购买,采用广东省2010—2013年高新技术民营企业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中引进购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基于科学和基于市场的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内部研发支出在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积极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技术并购对高技术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现存知识并获取、吸收外部知识是公司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技术并购作为公司获取外部知识源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公司青睐。通过对2001-2008年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为主并方的96起技术并购的实证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并购对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正,非技术并购对并购公司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目标公司技术知识基础规模对并购后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负;目标公司与并购公司技术知识基础的相对规模对并购后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负。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峥  聂思 《科研管理》2016,37(4):36-4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13年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能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非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目标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并购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的影响,并购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相比类似性技术和不相关性技术,互补性技术并购能够显著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9.
并购不仅为股东带来财富效应,还使企业产品市场获得延伸,并为新产品开发获取创新技术与资源,最终导致产品差异化,而差异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以2010—2015年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事件为实验样本组,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与实验组特征相同的控制组,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驱动下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并购提升了产品差异化水平;对于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并购降低了产品差异化水平;行业竞争和内部研发强度能够增强信息技术企业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投资者对信息技术企业并购决策的短期市场反应为负,主并公司的投资机会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不同特征的收购目标会带来不同的并购效应,并购双方技术互补性正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和股市绩效,而目标公司成熟度负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近代经济发展历程中,企业并购一直是贯穿经济发展的管理活动。我国的并购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的企业并购目前已经成为企业间优胜劣汰、社会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形式和企业扩展规模的常规手段。成功高效的并购不仅有助于整合资源,也有利于企业的增值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本文在并购绩效众多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文的并购绩效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6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事件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股权集中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即股权越集中,并购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提出网络互惠程度、外部社会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我国华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为调研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网络互惠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互惠程度还可以通过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在网络互惠程度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还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以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差异作为控制变量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广东和江西两省的320家民营科技企业样本数据,在将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内部社会责任和外部社会责任基础上,实证分析民营科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检验企业横向社会资本和纵向社会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显示:具有较高的横向社会资本的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大,横向社会资本较高的民营科技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小;具有较丰富的纵向社会资本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大,纵向社会资本较高的民营科技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选择长三角地区2009—2012年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财务资本、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智力资本各要素均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经营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股票市场绩效影响不显著;智力资本中结构资本的作用最为明显,创新资本作用得到显现;财务资本仍然是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企业要协调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提高创新能力及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作用,使企业绩效获得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李冬伟  汪克夷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700-1707
 实证结果显示,智力资本对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高科技企业科技创造绩效的优势和特点。环境要素显著调节智力资本与高科技企业绩效的关系,环境适宜性反向调节人力资本、正向调节流程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反向调节流程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低适宜性环境中,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和建设是企业应对和适应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在高动态环境下,高科技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创新成果市场化、维持稳定的客户关系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1-200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构造一种面板数据结构,实证分析了不同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企业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时,最倾向于选择混合模式,其次是外部并购模式,最后是内部发展模式,但是具体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混合模式导致了不利的企业绩效后果,外部并购模式虽然有助于企业进行快速扩张,却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内部发展模式虽然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却不利于企业的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16.
就高管团队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团队规模的扩大不仅会提升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而且也可能增加团队内部冲突.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影响了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赵立雨 《科研管理》2016,37(9):11-19
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论文以我国制造业领域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和述评基础上,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2,905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 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这两类R&D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逐渐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进一步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周城雄  赵兰香  李美桂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569-1575
本文以A股34个行业2436个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描述统计等方法在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与并购之间相关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表明:(1)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参加并购的公司相对于未参加并购的公司而言,创新能力一般较弱,并且在并购前几年创新能力的提高速度明显低于未参加并购的公司。然而创新对公司并购并没有显著影响,即中国企业并购还没有以创新为动机。(3)参加并购公司,第三年创新能力增长的速度要高于未参加并购的公司,并且相较于创新能力强的公司而言,先前创新能力较弱的公司通过并购提高创新能力更为有效。长期来看,在我国并购促进企业的创新,增加了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19.
刘烨  孙凡云  惠士友  张鹏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80-1686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企业家资源及其动态能力对提升高科技企业创业期的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青岛、沈阳等地的高科技创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应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论证了动态能力在企业家资源和创业期绩效之间起着调和及杠杆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家资源对外部合作者合作意愿与动态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创业期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合作者合作意愿对动态能力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且将其结果与台湾高科技企业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集中于提高创业期动态能力的理解,从而提高高科技创业公司的资源基础观。  相似文献   

20.
智力资本与高科技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环境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结果显示,智力资本对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高科技企业科技创造绩效的优势和特点。环境要素显著调节智力资本与高科技企业绩效的关系,环境适宜性反向调节人力资本、正向调节流程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反向调节流程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低适宜性环境中,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和建设是企业应对和适应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在高动态环境下,高科技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创新成果市场化、维持稳定的客户关系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