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及其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中、外科技期刊出版及其数据库建设的模式的对比,剖析在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出版中其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合理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期刊网站英文界面再加工中文论文,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复旦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主管或者主办医学类期刊网站英文界面的建设及维护情况,总结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网站英文界面的现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建议。【结果】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网站英文界面内容和功能等形式单一、形同虚设。以中文科技论文为核心内容,提供英文长摘要,推出网络出版与英文出版相结合的中文科技论文英文网络出版,将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的优秀科研成果利用国内数字平台实现国际化传播与推广。【结论】 再加工中文论文后通过期刊网站英文界面发布,是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显示度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缩短科技期刊发展缓慢与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之间差距的策略。【方法】 结合石油类学术期刊办刊实践和近年研究,对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揭示“文强刊弱”的原因及负面效应,深度挖掘石油科技期刊与石油科技同步发展的应对策略和办刊经验。【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应按照类型特色化发展,并以石油科技期刊为例指出行业权威期刊应以夯实中文办刊为基础,逐步国际化发展。【结论】 科技期刊可发挥国内中文办刊优势,激发我国科学家母语创作激情,报道科技创新重大进展,弘扬工匠精神,推进科学编辑培养,把握学术动态,并以中英文双语为起步,推进“四双”办刊模式,与国家科技发展保持同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打造权威学术期刊品牌,助力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和作用,为全方位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办刊能力,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对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中外文期刊论文的认知维度和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差距进行比较分析,以澄清当前学界、业界相关认识误区。【结果】中外文科技期刊和中外文期刊论文侧重于不同的范畴和维度,不能只从单一的维度进行简单比较与评价。【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内科学研究,服务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和作用,为全方位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办刊能力,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对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中外文期刊论文的认知维度和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差距进行比较分析,以澄清当前学界、业界相关认识误区。【结果】中外文科技期刊和中外文期刊论文侧重于不同的范畴和维度,不能只从单一的维度进行简单比较与评价。【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内科学研究,服务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初景利  闫群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58-1365
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我国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向世界彰显我国科技成就,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文章从将科技期刊国际化纳入"一带一路"总体布局、为科技期刊"走出去"提供灵活的出口政策与渠道、加快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出版、打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平台、积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大力译介中文科技期刊、加强国际化办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我国科技期刊运营与管理8个方面,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战略与策略,旨在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第一人称撰写科技论文摘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有些科技期刊规定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本文讨论了随时代发展该规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制定该规定的理由.论述了该规定需要更加完善,并建议能否考虑中文摘要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撰写,以便使中文摘要的撰写既符合中国语言和写作的规范或习惯,又考虑国际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突破中文科技期刊语言的限制,基于在线翻译技术探讨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显示度的新途径。【方法】 结合非中文读者对中英在线翻译的需求和机器翻译的技术特点,提出基于在线翻译系统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显示度的新途径,即中文科技期刊编辑部在自己的英文门户网站上构建在线翻译系统,非中文读者可将感兴趣的文章通过论文英文信息检索、DOI解析链接、中文论文拆解、中文文本翻译以及英文文本重新编排形成较为完整的英文论文,为非中文读者提供深入阅读中文科技论文的新手段。【结果】 在线翻译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将中文科技论文在线翻译成英文,使非中文读者可以较好地领会论文的学术思想。【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开发平行语料库和中文再加工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在线翻译系统的准确性,对于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促进非英语母语国家创办自己的优质科技期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戴华胜  何萍 《情报杂志》2001,20(6):68-69
对《中文科技期数据库》与美国《工程索引》光盘版“EiCompendex*plus”在收录范围、文献类型、检索界面和检索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文综述的策划原则和约请方式,以期为中文科技期刊提供有益借鉴,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结合经验总结法和案例研究法,梳理和分析《中国科学:数学》在2012—2021年10年间策划、组织和约请中文综述的具体实践。【结果】通过编辑部与编委会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中国科学:数学》吸引到海内外多位知名数学家的重要综述文章。【结论】约请中文综述有助于中文科技期刊扩充稿源、提高学术质量、提升学术影响力,方便学者快速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可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定量指标的变化看中国科技期刊的进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调研了SCI近5年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各项定量指标,并将这些指 标与SCI同期收录的全部国际期刊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期刊近年 来取得了明显进步,影响因子及其他指标持续上升,一小部分中国科技期刊的定量指标已位 于其所属类目的中上水平。中国期刊的指标增长率大大高于国际期刊的指标增长率,但在主 要指标平均值方面二者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对进一步缩小中国期刊与国际期刊的差距提出了 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中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和措施。[方法]调研中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基本情况和产生国际影响力期刊的特征,调研SSCI编辑出版类期刊现状和中国作者发表文章情况。[结果]中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高,但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提高国际影响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国际化意识、为文章增添国际化信息、出版中英文双语或英语期刊、加强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争取被检索机构收录等;还可通过明确自身定位推动中国STM出版格局的完善,借助学术力量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编辑素质,在中国编辑"走出去"的同时将国际同行"引进来"。[结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是可行的,而且对促进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振康  王娟  郑春厚 《情报杂志》2012,31(7):57-60,80
对2006-2010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期刊的载文和被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如下规律:国内期刊的刊均文献、刊均被引和篇均被引逐年明显增加;提出”重要期刊聚合度”的概念,发现国内期刊这一指标总体上逐渐减弱,但不同领域的横向和纵向变化差别较大,这和各领域源期刊量无相关性;把国内期刊分成拥有等量引文的四个区域,递减排列,则前三区期刊占比逐年增加,且三区期刊量的比例大致恒定.  相似文献   

14.
萧莉明  于宽  蔡珣 《现代情报》2007,27(4):146-147,150
本文设计了一个有效的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中文期刊自动分类系统。首先,该系统以期刊的名称作为惟一的标引内容,并利用自动分词技术将期刊名称分成待分类的样本集;其次,通过对图书馆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建立的分类库,本文使用贝叶斯分类器实现中文期刊的自动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器对中文期刊的分类具有很好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王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254-1260
[目的]归纳科技期刊刊群实现形态和实施路径,为我国科技期刊刊群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网站调研、文献调研、访谈调研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全面搜集国内外现有科技期刊刊群资料,归纳和分析刊群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路径。[结果]科技期刊刊群实现模式可以分为学科刊群、学协会刊群、出版社或公司运营刊群、内容集成商刊群及网络聚合刊群模式。刊群建设路径可以分为孵化式、复制式、加盟式、改造式及整合式路径。[结论]针对不同的刊群实现模式需要有对应的建设路径,并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从平台、品牌、产品、服务等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的开设和运营情况,提出科技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策略。【方法】 以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280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清博大数据提取相关微信视频号2021年的传播指数展开分析。【结果】 截至2021年,280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中,共有67种期刊开设了微信视频号,占23.93%。其中,6.07%的期刊微信视频号由期刊编辑部开设,17.86%的微信视频号由主办单位开设。另有76.07%的期刊未开设微信视频号。已开设的期刊微信视频号存在用户定位模糊、运营水平较差、与用户的交互程度不够等问题,传播能力普遍不足。【结论】 科技期刊要明确微信视频号的目标定位,开展有效运营,强化与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的连接,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JCR原始数据为基础,定量计算了各国期刊的引用指标值。结果表明,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属较低水平。分析了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不高的原因,并指出中国期刊应从数量型发展转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例,阐述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实践,助推我国该类刊物参与对外传播体系构建的进程。【方法】 通过梳理创新发展、科技期刊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及政策,分析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对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体系的意义与路径。【结果】 目前国际影响力较高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经验对中文科技智库期刊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的国际传播实践进一步证明中文科技智库期刊国际传播恰逢其时且有据可依。【结论】 中国科技以英文期刊为承载传播于世界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必然步骤,而中国科技以中文期刊为承载被世界认可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内容与平台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刊》传播内容与传播平台的分析与阐述,为我国中文科技智库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杨鲁捷 《现代情报》2009,29(8):96-98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中文期刊文献保障的主要资源,但现有的中文期刊全文库存在多库并存、重复收录、查全困难,期刊种数覆盖不全,入库期刊缺年、缺期,来源期刊不稳定等问题。解决现有问题,除需数据库商提高数据库收录质量外,突破版权制约,建立国家级的、有法律保障的、收录期刊文献齐全的"中文期刊文献保障体系",是期刊工作者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