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基于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因素入手,分析了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认为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紧密联系,具有明显的被动次生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晚清著名科学家、工程师、化学教育家徐寿在系统引进和传播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创办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书院、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作了杰出贡献。徐寿的工作为中国近代化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他与同时代学者李善兰、华蘅芳并列  相似文献   

3.
<老残游记>这部小说向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闻名,但也有不少地方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山东的饮食概况,试就从饮食文化这一角度对小说作一粗浅分析,并从中透视出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山东这一地区的饮食特点极其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随着《几何原本》等西方文献的汉译,在西方社会盛行了近两千年的公理化方法来到了中国。这种方法中国古代没有,且和近代科学的关系密切,本应受到国人的欢迎,并能尽快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和传播。但事实却相反,公理化方法传入后一直被国人冷落,直到晚清。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1、《几何原本》生涩难读;2、“西学中源”说轻视西方科学;3、公理化方法传来的时候本身不完整。正是这三个原因造成了当时公理化方法传播的停滞。  相似文献   

5.
晚清以前,国人并不持有现代意义的海权概念,随着近代西方的进入,思想界才萌发海权意识。甲午战争后,马汉"海权"论被引进后,现代海权观念开始形成,并逐步传播开来。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时人诗文、信件等材料中对"海权"多有记述,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海权"的不同理解,以勾勒近代以来"海权"一词意向拓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以张德彝、刘锡鸿、黎庶昌、黄遵宪、薛福成、郭嵩焘、王韬、梁启超、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考察欧美各国过程中了解了一些中西历法方面的差异,且根据亲身感受将中西天文学知识对比研究后,他们对西历的态度或发生转变、或仍旧固步自封。本文拟以晚清出洋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西历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杨彦林 《科教文汇》2009,(29):242-242
晚清时期,赌风盛行,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坚决抵制这种恶习。  相似文献   

8.
近代化学的传入自晚清发轫,作为最基本化学知识的载体,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经过晚清、民国百余年时间方才统一。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贯穿该问题始终。在用何种形式表述化学元素、要不要造新字、如何造新字等问题上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文章从文化的视角对化学元素用字的历史渊源、心理背景、语言要素等问题做了考察,对晚近化学元素用字的历史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
梁中美 《科教文汇》2012,(27):203-204
晚清致力于传播西方新思想、新文化,以求启蒙、激活贵州的主要人物有严修、李端棻、吴嘉瑞等。1905年林绍年派遣留日学生是贵州空前绝后的豪举,对于贵州的新学传播影响深远。贵州新学普及的艰难根源在于贵州地方政府对新学意义的认识不足和措施不力。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yers(1984)的“鸟啄次序”融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公司的融资行为的理论背景。但是,在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公司控制权行政配置的情况下,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基于行政许可性、融资数量及方便性方面的考虑,这也导致了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公司实践出现之初融资次序的颠倒以及对股权融资的偏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当今存在的多种温度计的特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一些主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不同温度计进行工作过程中的原理,并根据不同温度计的特性对如何选择温度计进行使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对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探讨,从温度计的标识以及测量操作和读数三个方面进行了主要的探讨,减少在这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论许寅辉《客韩笔记》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科教文汇》2008,(1):154-154
晚清人士许寅辉的《客韩笔记》,记录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史实,作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记录了当时的满清、朝鲜、日本三方所作所为,并附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想,是难得的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笔记。本文着重从甲午战争史、旅韩华人、中韩关系等方面分析了该笔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为转变的肇始,因为晚清小说已经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突出表现在晚清小说家们对于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小说进行研究成为晚清小说的研究热点且日益完善和成熟。本文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客体,运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成果,对其作综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为转变的肇始,因为晚清小说已经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突出表现在晚清小说家们对于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小说进行研究成为晚清小说的研究热点且日益完善和成熟.本文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客体,运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成果,对其作综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在教科书上读到的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更不用说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作出过什么成就,发表过什么文章。其实,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人代表中国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过论文(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论文,内容主要涉及1910年晚清的东北大鼠疫。晚清投稿,1913年正式接受发表,当时没有网络,花了两年时间),按照我们现在非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究问答学习社区的互动机制,拓展问答社区知识传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促进社区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指导,以促进社区的知识传播为研究目标,构建了以知识主体的交互行为、社区文章内容、社区互动机制为基础分析框架的交互式知识传播模型,来对社区中知识传播问题进行动态演化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主体交互行为和知识转移机制会正向促进知识的扩散,知识转移能力越强,传播效率越高,从而越有助于知识的传播,而知识内容对知识扩散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自鸦片战争以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制夷-悉夷-师夷"的思想路线。本文在西医东渐下,整理出晚清思潮的变动。探究我国晚清时期的思潮变动,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晚清思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播效率与效果难以评价与测度的问题,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的3种分析指标:密度、中心势、小世界分析,从知识传播网络的角度对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播效率进行分析。介绍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的相关概念,提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分析的步骤,并通过实际案例对3种指标应用于知识传播效率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总结3种指标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中日科技传播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中日两国开始引进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但两国的科技传播模式有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在科技传播的内核要素和外部条件各个方面.这种差异是由中日两国国家的性质不同所决定的,并导致不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意会知识及其在企业内传播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晓东  项保华 《软科学》2003,17(3):23-25
当前,对持续竞争优势的深入研究使意会知识对企业越来越重要。本文阐明了意会知识及其在企业内传播的意义,分析了意会知识在企业内传播的困难,探讨了意会知识在企业内传播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