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正郭仁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物联网,是指每平方公里至少100万台设备连接。而5G的特性,使其能够真正支持"万物互联"。"感知、传输、存储、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必备的四大能力。"在我看来,5G将从移动传输、实时响应、室内外连续定位及创新应用四个方面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而我们要建设智慧城市就必须建起城市的数据模型,像深圳这样一个城市,包括马路  相似文献   

2.
自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提出"智慧城市"以来,世界发达经济体率先在全球建立起智慧城市,形成可持续型、大数据型、气候型、技术型等多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表现出城市治理更为协同开放、城市服务更为智能个性、融资方式更为灵活多元、技术应用更为综合集成、政策红利释放更为有效等发展新趋势。我国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应牢牢把握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智慧城市成为备受关注的城市发展主题。与之相应,智慧城市的评价亦引发了学界的很大关注。论文从对城市"智能"本质的探讨出发,指出将智慧城市建设理解为城市整体智能的持续提升的"过程"暨"城市智慧化"过程能更为清晰的反映其本质。这样的城市智慧化过程亦即一个开放的复杂"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的"进化"过程。基于此,论文借用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能力成熟度的概念,提出应从智慧城市的"能力成熟度"视角来实现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价。进而,分析智慧城市发展成熟度所涉及的核心因素,初步探讨其成熟度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4.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中,"互联网+交通"处于排头兵位置,然而,没有数据之间的互相打通融合,形成了局域网孤岛。基于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智慧照明系统就是大数据应用和传统的太阳能LED路灯相结合的物联网产物。利用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特点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来解决城市道路照明管理问题,具有智慧照明、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大数据控制的优点,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建站单位:银江股份有限公司建站院士:何积丰建站时间:2012年9月省级站认定时间:2014年6月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是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据运营商,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2年与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共同攻关浙江省重大专项,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于2012年9月被认定为"杭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2014年6月被认定为"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何积丰院士的引领下,工作站与杭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院士团队联合先后攻关了浙江省重大科技专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各大城市正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共享、合作协同和智能响应。本文构建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分析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层次关系。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是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是创造现代化城市幸福生活的强大推动力。本文先围绕"数字城市"这一核心概念,探讨数字城市的概念、发展、相关技术和成就;接着,以新兴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切入点,展望数字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智慧城市,详细地诠释了智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本质和体系,并指出了转变的思路:在数字城市已有的框架下,通过物联网将其与现实世界相融合,运用云计算获取处理海量数据,达到全方位的"智慧"管理;最后,举例指出智慧城市的崛起,畅想未来的智慧地球。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是近些年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种,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大数据主要是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数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信息,各种数据的整合至关重要。大数据技术一般应用在比较智能化的系统中,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可以体现出大数据的优势,数据逐渐成为一种资产和财富,为具体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数。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撑技术,数据、算法、应用和平台相辅相成,发掘出大数据的价值,进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智慧城市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技术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优化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应用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作用的发挥,必须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助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测绘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要素,更是智慧城市得以有效运转的核心技术方法。只有深入认识测绘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充分挖掘测绘技术优势才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动智慧城市的可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10.
朱倩 《内江科技》2016,(4):69-70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智慧城市将是城市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和战略方向。而Mahout作为一项开源技术,在众多领域被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探讨了Mahout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智慧应用水平、公共支撑体系等方面的因素,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8个城市的智慧城市规划纲要及"十二五"规划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和反映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度及发展水平,进一步建设智慧城市,以及比较各城市建设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系统论认为,智慧城市是由目标子系统、技术子系统、主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由更为先进的技术系统武装或改造整个城市系统。上海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技术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和智慧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初步形成的智慧城市系统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目前而言,编制科学的顶层规划、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合力机制、强化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完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促进智慧产业快速发展,是深化完善上海市智慧城市系统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聚集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其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当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影响着生产性服务业。利用中国20个城市2003—2011年的就业数据计算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熵及空间基尼系数,分析发现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挤压"效应,一方面促进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的聚集,另一方面又刺激了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向周边城市的扩散。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为政府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是宏观概念,反映了社会对未来城市的知识化、信息化、高效益的一种愿望,着眼于城市发展整体的总效果,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但社会对智慧城市的期望并不局限于信息化,社会要求城市具有整体发展的智慧,"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应用取得良好效益的知识性城市。  相似文献   

15.
构建智慧城市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达到的一个阶段。"智慧城市"将推动城市智慧服务和智慧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智慧城市各要素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实现智慧城市的高效运转。因此,在分析了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佳木斯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概况,希望为佳木斯能够更好地朝着智慧城市方向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2013,(12):I0003-I0003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深入.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智慧城市包含智慧产业、智慧应用、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生活,等等等等,这些概念不应是简单加上“智慧”即大功告成,那是概念炒作;而应探寻在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和融合应用。本期“专题报告”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探讨其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完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有助于揭示智慧城市发展内在本质、科学衡量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并正确引导城市智慧化发展。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已有智慧城市评估体系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两大基础、四大应用"基本框架出发,给出了建议性的评估体系,并从评估组织体系、加强统计调查和开展试点评估三个方面给出了完善评估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社交网络、Fab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创新。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物联网技术进行概述,然后具体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政策形态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基于城市应用服务的智慧城市政策推动了城市技术创新。应用核密度估计与核函数分解,分析智慧城市引导型、支持型与均衡型政策的动态演化,明晰异质引导与协同溢出两个演化特征阶段,基于政策传导领域因素构建智慧城市政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的机理模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政策演化具有阶段差异,智慧城市政策能够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且产生技术正向外溢;智慧城市物联网络基础设施结构嵌入与城市技术创新呈现正相关关系;信息服务价值嵌入、智慧应用资源配置与智慧产业结构性竞争呈现正相关关系;智慧产业结构性竞争在信息服务价值嵌入与城市技术创新、智慧应用资源配置与城市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导向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