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智慧城市是一个包含着多个子系统的复合巨系统。为了更好地认识智慧城市,了解智慧城市的系统结构,本文在介绍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智慧城市系统包含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子系统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智慧城市系统对几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行了分析,为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技术架构的模糊性、城市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认知的不确定性等将引致新的风险.从理念风险、技术风险、产业风险、社会风险四个角度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风险,研究这四类风险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对策与建议,包括促进智慧城市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性和安全性、构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完善智慧城市制度内核.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新模型,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能全面优化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便于城市快速、高质量发展。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战略首次在2014年提出,要从产业、交通、教育以及医院等多方面,率先实现三地协同发展,并做好京津冀智慧城市协同发展,以智慧城市建设模型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核心,通过建设京津冀智慧城市群,将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云会计等技术逐步应用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逐步实现京津冀智慧城市群的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和医疗体系城市联动,从智慧城市建设角度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高效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以及医疗教育系统支撑。  相似文献   

4.
刘捷 《未来与发展》2022,(1):66-70,20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智能安防产业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杭州市智能安防产业为例,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方法,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智能安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如何实现数据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基于智能安防系统的智慧城...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8)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集聚区。而园区信息化建设是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支撑部分,又是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创建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生态、高效的智慧园区是未来的趋势。本文就以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为基础,明确其建设目标和需求,提出新材料产业园智慧管理系统,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技术架构以及各功能模块,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阐述,力求为新兴产业园区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IBM提出智慧城市理念及愿景后,建设智慧城市很快成为世界各国及城市在金融危机后寻求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智慧城市不仅能引发新一轮技术创新及物联网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智慧化,而且能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化,使人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城市生产与生活,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简要介绍智慧城市产生背景、内涵和特征,分析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和面临问题,提出包括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智慧化、重点领域应用示范等发展策略,为智慧城市赢在未来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网络下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婷英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253-255
文章就区域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联动的生成机制、运行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以上海市为例,利用VAR系统考察了上海市高技术产业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态演进规律,以期对我国城市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下,知识型人才流动对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巨大。通过综述复杂系统理论,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系统的自组织形成条件,并在协同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由决策主体、资源、技术、信息、政策(制度)、社会文化六大子系统构成的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最后再以探讨该系统动力形成原理与过程为基础,提出保障动力机制系统自组织运作、确保动机机制系统主要控制参量发挥作用、为系统主体提供更加公平的合作与竞争平台、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辅助作用四方面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9.
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在阐释智慧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对象、业务和信息三个维度构建其概念模型。基于对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分析,对我国智慧城市进行实践研究,包括建设主体、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情况。研究表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主导,企业和公众的主体作用尚需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工程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应用的深度和智能化水平尚有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在城市中的普及、渗透和扩散将是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智慧城市”作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席卷全球,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与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指导框架。本文回归城市演进本质,从城市发展角度剖析了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与愿景;考虑“城市主体”需求,设计了由城市基础要素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评估体系等六大体系构成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体框架;提出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实施建议,即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管理者的顶层推动,需要建立高效畅通的运行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智力集聚、消费集聚的新一轮要求;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响应;是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体现和具体落实;是21世纪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结构重整,实现财富充分涌流的新兴平台;是支撑现代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效率整体推进的内在动因;是全面更新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涉及"自然资本、生产成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深度数字管理;是承载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文明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智慧城市是遍及"生产、流通、消费"、"管理、服务、生活"、"绿色、生态、文明"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和案例分析,借鉴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展智慧城市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建设可感知、可管理、可推演、可规划、可复制的"智慧雄安"建设思路,提出了打造以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城市云数据中心为关键、整体基础服务体系为支撑、城市智能化、精细化发展为目标的雄安新区特色智慧城市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经济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服务、企业生存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为找准二者共同属性,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根据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路径,力图推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全面实现智慧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城市数据价值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各类传感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实现了对城市各类数据前所未有的高频监测。多源数据的采集、汇聚、共享、管理、融合、分析、应用和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资源能耗,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因此成为城市管理者和民众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文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和相关应用为例,系统介绍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详细阐述了其中涉及的城市数据体系以及数据汇聚、整理和治理融合方法,提出基于城市数据体系的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城市脉动分析模型,总结展望了智慧城市实践过程中数据共享、分析及应用服务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制造、航空、医疗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其已开始逐步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将为图书馆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孪生图书馆的概念、特点,进而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场景,此外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了保障数字孪生图书馆顺利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图情领域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启发和指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可以通过国家层面建立统一标准、持续技术攻关,行业层面开发评估工具、推动多方合作,图书馆层面持续升级设备、培养专业化队伍,共同保障数字孪生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速,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城市综合管廊作为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在地下的延伸,其智慧化程度反映了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分析BIM技术对实现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管理的重要性,从信息平台架构、项目数据系统框架、项目信息分类与集成3个方面研究了如何实现项目信息集成管理。以实际项目BIM实践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建设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引导智慧管廊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霞  陈琦  贾宏曼 《科研管理》2022,43(7):1-10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并嵌入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智慧表现。本文构建基于“资源效用-技术结构-应用领域”的智慧城市政策工具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1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进行演进脉络、政策网络关系、阶段性共现主题词和政策工具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经历了感知基础架构与顶层设计、智慧产业培育与创新驱动、智慧应用领域异构化发展三个演进阶段;(2)第一阶段政策主题涵盖政策目标、基础技术、政策特征和组织体系四个主题词群,第二阶段政策主题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资源协同、创新驱动环境构建、技术标准化与评价,第三个阶段政策主题是数据深度融合、异构领域应用和政策作用效应;(3)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存在结构性非均衡,相较于演进初期衡稳使用的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导向政策工具稳步增加,需求导向政策工具动态匹配;(4)相较于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导的云计算支撑产业层,物联感知平台政策倾向于供给型与环境型组合效用,并深化推动与环境型政策工具适配耦合的智慧应用领域政策。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内在需求,也是主动实现城市创新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激发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政府行为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从而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安全,更和谐。基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不同阶段的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加快和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谢蓉 《现代情报》2006,26(1):6-7,11
本文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为例,介绍了大学城数字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思路与原则,阐述了数字信息服务中心系统的架构、技术实现应其运行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