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其实不然,"中医"的"中"在古代是"尚中"和"中和"的意思。"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老子说:"致虚,恒也;守中,笃也。"这里的"中"就是指心境。《管子·内业》里的"定心在中"以及"正心在中"等,这里的"中"都是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礼记·中庸》也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相似文献   

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艺术创作的瑰宝,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造化"是创造的源泉,"心愿"是创造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我国绘画艺术追求意境美最本质的概括。中国花鸟画之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的统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理论的典型体现。本文在阐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中国花鸟画意境美德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花鸟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创作理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对一多关系的阐发中,方以智提出了"十错","此十错者,实五对也",它们分别是一多之间的对舍、对摄、对入、对夺、对即。"一"是收摄之际放藏着的吾心,"多"是放藏之际收摄着的万物。一多在相错中透显出五重情境:"对舍"是心物之间、天人之间的断裂与坎陷,"舍"境其实是生命中的险境;"夺"境是在坎陷之"舍"境中催逼出来的,一多在"对夺"中走进对方,达及"入"境。"入"境是收摄着走进对方,"夺"境是放藏着返回自身。"舍"境在"对夺"与"对入"的交错中得到克服;在"摄"境中,收摄着的"一"从自身出发,"观"入自己的"离析"中,并在观入离析中确证自身;虽说观入离析的过程总是被收摄在背后的"一"中,但收摄着的"一"却始终是在"离析"中透显出来的;"即"境乃是一种"全神全迹""全张全弛"的境域,它就蕴涵在舍、摄、入、夺之中。  相似文献   

4.
周建国 《小学生》2012,(12):33-34
"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议"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那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直觉。  相似文献   

5.
【名师指导】一、审题:《风雨中,我的独白》是由两个名词性结构的短语构成的文题,两个短语都必须在文章中得以体现,不可偏废。"我的独白"中重点是"我的",是区别于其他人的、有个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内心表达。"风雨中"是"我的独白"的背景,容易被轻视或者忽略。二、立意:"风雨中"是一个具有  相似文献   

6.
崔军华 《中国教师》2013,(14):40-41,45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健康成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把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宝贵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关注的一节好课是在真实自然中寻找教学的真谛,是在平等和谐中达到教学效果,是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完美,是在"爱"与"活"、"美"中使学生心智灵慧。一、"爱"在课堂中流动爱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正因为有了爱,一个个教育的神话、奇迹才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心中有爱"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教育的全部真谛就是爱,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犯中见避"是中国传统小说理论中特别受到作者推崇的一种写作技法。"犯"指的是情节的重复,"避"则指的是情节的"同中见异"。而"犯中见避"说的是小说情节必须作到在重复中求变化。我们知道,"犯"与"避"是一对矛盾,是相互排斥的。但"犯中见避"则又实现了矛盾的统一,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运动的辩证法。契诃夫的《苦恼》和鲁迅的《祝福》都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技法,只是一般的论者没有注意到罢了。  相似文献   

9.
孙瑜霞 《成才之路》2014,(15):66-67
正"抛砖引玉"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其中"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是诱饵,"玉"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可以合理运用"抛砖引玉"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影片导入,引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着实践活动中对其原始面貌的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感受,它经常是触发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家长,他们尽职尽责,作为一个义工,他们同样做到完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父母的付出是爱,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回奔波,无怨无悔。"家长义工",是九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感动九中"2013年度人物——"家长义工"颁奖词。"感动九中"年度人物是南京九中初高中近3000名学生投票评选出来的,获此殊荣,证明"家长义工"的工作得到了全体学生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各省市语文高考试题中,语病题是一类常见而且难度较大的题目。如何又快又准地诊断出句中语病是很多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句子语病常常出现在并列短语中。并列短语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同"、"并"、"以及"、"及其"等等;二是用顿号表示的并列,这类并列短语出错  相似文献   

12.
张雨  王宝利 《现代语文》2014,(2):147-149
对英汉"数(量)名"结构的层次,存在不同看法。汉语"数(量)名"结构的层次一般按其形式分析:在"数名"结构中,数词是修饰语,名词是被修饰语;在"数量名"结构中,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修饰名词,"数量短语"是修饰语。可见,汉语"数(量)名"结构中,名词是中心语,是被修饰的对象。英语有两种"数(量)名"。其中"数名"结构的层次与汉语一样,数词是修饰语,名词是被修饰语;对"数+名1+of+名2"结构的层次,有不同观点——修饰成分是名1,还是名2?主要观点有三种:1.名1是主词,名2是修饰语。2.名2是主词,名1是修饰语。3.是"矛盾说"。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英汉"数(量)名"结构是相同的,都可归入"定中"结构。  相似文献   

13.
正"读写联动"是一种新兴的课型,"读写联动"即读中悟写,写中促读。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促进和终极目标"读写联动"是生成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处理"读"和"写"的问题,让"读写联动"切实地成为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呢?在进行了一学期的主题阅读实验教学后,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准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4.
在"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问,在"做"中说,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实质,引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翻转数学复习课堂,一是翻转了复习课课堂的结构,由"先教后练"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翻转复习课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三是翻转复习课教学的目标,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中"是《道德经》第五章中的一个单字,历代注家对于"中"字的理解有诸多不同,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都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从"守中"与其他段落的关系入手,文章认为"无为""虚静""自然"可能是"中"义的三个内涵。"中"只是老子示"拙"的手段,而获取"多"才是他想达到的目的。对比《道德经》与《中庸》中的"中"字义涵,二者在主体施行条件、难易程度、态度以及准则上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在崇德、节制等方面则表现出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124-129
在小说中作者塑造形象,在诗歌中诗人累积意象,而在绘画中画家描绘物象、景象、肖像……"象"是一切艺术的核心,也是一切艺术的本源。因为"象"就是我们生活其间的世界的摸样。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象"完成的,但"象"的存在方式并不单一,它以具象、抽象、拟象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因而也存在于艺术中。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最常出现的"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大于学",其次是"教等于学",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学大于教"和"有教无学"了。理想的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这是新课程教学应当追求的理念和品质,也是现代教学改革所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现实中让"学"大于"教"呢?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坚持"教学做合一"是极其必要的。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做到:教师变学生,这是"做数学"的前提,教学生活化这是"做数学"的关键,思维创新性,这是"做数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七色镜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和"净"是男角色;"丑"行中除了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生"、"旦"都  相似文献   

20.
正一、概念型选择题历史概念是指人类在认识的过程中,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抽出来,加以概括形成的认识。考查形式:一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题肢中的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二是题干提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题肢提供四个概念作为备选项,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反映了"、"对其理解……"、"其本质是"等。例1.(2013年高考海南单科)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