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荆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探讨苦荆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2)方法:伺喂高脂饲料建立小鼠的高脂血症模型,高血脂小鼠分别按高(1.67 g.kg-1)、低(0.67 g.k-g 1)2个剂量饲服苦荆茶提取物,设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组3 m g.k-g 1)、高脂对照组,并设正常动物组。观察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3)结果:苦荆茶提取物可降低血清中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高血脂小鼠饲服1.67 g.k-g 1苦荆茶提取物,降血脂作用比辛伐他汀组强,饲服0.67 g.k-g 1苦荆茶提取物与辛伐他汀组相仿。(4)结论:苦荆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观察野生慈姑多糖对四氧嘧啶(ALX)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通过以四氧嘧啶(ALX)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用慈姑多糖低、中、高剂量(187.5、370、750mg/kg)及阳性对照药消渴丸(60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则给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d,发现:慈姑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P>0.05),低、中、高剂量慈姑多糖均能降低ALX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P<0.01),同时,相同剂量的慈姑多糖还能降低ALX性糖尿病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中、高剂量慈姑多糖使糖尿病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回升(P<0.05),但低剂量慈姑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清HDL-C则无明显影响(P>0.05),继而得出:慈姑多糖能明显降低ALX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  相似文献   

3.
清芝灵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芝灵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用高、低剂量的清芝灵灌胃,于实验后第3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处死大鼠后取肝脏称重,计算肝体重比例。结果:清芝灵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提高血清HDL-C含量(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清芝灵高低剂量组大鼠体重和肝体重比例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芝灵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效应。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桂枝汤对长期高脂饲料喂养引起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和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普通饲料),n=8;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n=10;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加辛伐他汀灌胃),n=10;桂枝汤低浓度组(模型组加桂枝汤10g/(kg·d)灌胃),n=10;桂枝汤高浓度组(模型组加桂枝汤20g/(kg·d)灌胃),n=10.喂养14周用光镜观察动脉斑块形成后检测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桂枝汤持续治疗6周后,相对于模型组,血清TG、TC、LDL-C浓度降低(P<0.01),HDL-C浓度升高(P<0.01),ET和AngⅡ含量降低(P<0.01).结论:桂枝汤可降低血脂和血管内皮活性因子,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观察山楂、杭菊花、决明子(SHJ)煎剂高、中、低剂量代茶灌胃对小鼠动脉硬化(AS)模型的保护作用.用甲基硫氧嘧啶和动物猪油造小鼠动脉硬化模型,采用血象法分析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观察小鼠主动脉弓血管的形态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减少,TG、TC、LDL-C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壁增厚,脂肪堆积物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山楂、杭菊花、决明子煎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增加,TC、TG、LDL-C含量显著减少,对血管壁上脂肪的清除作用效果显著.结论:山楂、杭菊花、决明子煎剂代茶灌胃对小鼠高血脂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清除残留在血管壁上多余的脂肪堆积产物,加速脂肪物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在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探讨OSAHS的病理生理变化及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OSAHS患者组31例、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组19例,检测和比较3组患者血清IBIL及血脂的水平.结果:1.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OSAHS合并冠心病组与OSAHS患者组比较,血清IBIL、HDL-C亦明显降低(P<0.05),TC、TG、LDL-C明显升高(P<0.05,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2.OSAHS与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IBIL及血脂水平与反映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指标明显相关.结论:OSAHS患者存在胆红素及脂质代谢异常,且在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与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四组均采用高脂日粮构建小鼠高血脂模型,建模同时,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0、100、200mg/(kg·d)进行干预,7周后测定小鼠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肝脏与腹内脂肪相对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素可降低高脂日粮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MDA含量、血浆ALT和AST活性,提高血浆SOD活性、血浆TP、ALB浓度,同时降低肝脏和腹内脂肪相对重.结论:结果显示黄连素可以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脂质代谢及其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与肝损伤,同时具有一定的抵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金樱子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取50只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LP低剂量组、RLP中剂量组、RLP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00ms/kg·d、200mg/kg·d、400mg/kg·d连续灌胃30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于试验前一周在继续灌胃的基础上,除正常对照组外,分剐于第l、3、5天给小鼠按25mg/kg体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ex)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摘小鼠眼球取血,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结果表明,金樱子多糖能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TC、LDL—C、AST、Au含量,对HDL—C和TG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金樱子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肝功能及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芦丁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如下3组:正常对照组(CTRL组)喂养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组(HFD组)喂养高脂饲料,芦丁干预高脂饮食组(RHFD组)喂养高脂饲料+芦丁干预.每周称重1次,观察行为,喂养15周后,收集血液样本,处死小鼠.采集心脏组织,HE染色进行分析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其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谷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饲喂15周后,与HFD组比较,CTRL组和RHFD组体重增长缓慢;与CTRL组相比,HFD组GPT、LDH活性和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HFD组比较,RHFD组的GPT、LDH活性和TC、TG含量降低,尤其是LDH活性和TG含量减少明显(P<0.05).心肌组织HE染色显示HFD组心肌纤维发生断裂现象,心肌间质增宽,排列紊乱,可见少量心肌细胞变形、坏死,局部产生炎细胞浸润,产生肌浆溶解和空泡样病变,出现炎性浸润水肿.RHFD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非常整齐,心肌纤维无明显增粗肥大,无明显水肿,较高脂饮食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芦丁对高脂饮食造成的肥胖引起的心肌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与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对照组105例以及11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者51例,无大血管病变68例)检测血清Hs-CRP、TC、TG、HDL-C和LDL-C。结果:Hs-CRP健康对照组为1.05±0.59,与糖尿病无论合并大血管病变与否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C、TG、LDL-C比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1),而HDL-C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s-CRP、TC、TG和LDL-C与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而HDL-C与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没有关联,因而血清超敏CRP与TC、TG及LDL-C联合检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检测、预防和治疗具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玉米胚芽油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方法 分为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前者是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在喂养高脂饲料的同时,阳性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各剂量组分别给予非诺贝特液、食用花生油、不同剂量玉米胚芽油,35d后观察大鼠血脂水平变化.后者是将108名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人)和对照组(52人),试验组采用玉米胚芽油代替午餐、晚餐烹调用油(每餐10 mL);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45 d后检测试验者各项指标.结果 动物试验中,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高脂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高脂模型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胆固醇分别下降18.77%、10.77%、16.92%、17.54%,血清甘油三酯分别下降27.54%、9.84%、14.10%、22.62%,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上升0.66、0.28、0.34、0.38 mmol/L.人体试食试验中,试食后,试验组血清胆固醇降低14.41%,甘油三酯降低26.50%,试验组自身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效率分别为69.64%、58.93%,总有效率64.2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0.07 mmol/L,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玉米胚芽油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慢性热应激下硫辛酸(LA)对肉鸡血清中糖、脂、蛋白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 d科宝肉鸡160只,随机分为常温+基础日粮组、常温+L A组、热应激+基础日粮组、热应激+L A组共4组.28 d肉鸡开始在常温(26±1)℃下饲养或暴露于热应激(33±1)℃,饲喂基础日粮或添加250 mg/kg LA的基础日粮,湿度50% ~60%.在35和42 d每组随机选取8只鸡翅下静脉采血,取血清测定其中葡萄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的含量.结果:35 d时,与常温组相比,热应激使肉鸡血清中GLU、TC、HDL-C及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TP和ALB含量显著降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添加LA使TG和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和LA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LA能显著影响热应激下肉鸡血清中TG、TC、LDL-C、TP及ALB含量.42 d与常温处理组相比,热应激使GLU显著升高(P<0.05).添加LA对血清中糖、脂、蛋白质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温度与LA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结论:在日粮中添加250 mg/kg LA可以在慢性应激初期能显著,改善脂质及蛋白质的代谢,从而增强肉鸡对慢性热应激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荜茇-13味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方法: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仅喂饲普通饲料,其他大鼠喂饲高脂饲料(88%标准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12周.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荜茇-13味低(2mg/kg)、中(4mg/kg)、高(8mg/kg)给药组.治疗组于13周开始灌胃荜茇-13味.药物干预8周末结束实验,测定体重、肝湿重和肝指数,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组织TG、T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肝湿重、肝指数以及血清中TG、TC、LDL-c、、ALT、AST、MDA和肝组织TG、TC含量均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HDL-c和SO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大鼠肝湿重和肝指数及血清TG、TC、LDL-c、ALT、AST、MDA和肝组织TG、TC降低,且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减轻(P〈0.05,P〈0.01).结论:荜茇-13味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三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20只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和高脂运动组.喂养6周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患高脂血症的大鼠,运动有明显调节血脂、降低过氧化物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花生壳多酚提取物的抗糖尿病活性。创新点:明确了花生壳多酚的抗糖尿病活性。方法:通过高脂饮食/链脲霉素(HFD/STZ)诱导产生糖尿病小鼠。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二甲双胍组、花生壳多酚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00、100和50mg/kg);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对照组。二甲双胍及花生壳多酚每日口服一次,剂量为每天10 ml/kg体重,持续4周;考察不同剂量的花生壳多酚对糖尿病小鼠的体重、饮食、饮水,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丙二醛、肝糖原水平的影响;并对小鼠的肝脏、肾脏和胰岛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结论:花生壳多酚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可作为潜在的食物补充剂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po)AⅠ、B及其比值,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旨在研究载脂蛋白(apo)AⅠ、B比值与其余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患者40人,中位年龄62岁;健康人50人,中位年龄58岁,两组中性别无显著差异,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这两组的TC、TG、HDL-C、LDL-C、apoAⅠ、B.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结果,并做比较分析.发现冠心病组的TC、TG、LDL-C、apoB都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而HDL-C、apoAⅠ/apoB明显低于健康人组,且在各项目对冠心病的预测值有效率中,apoAⅠ/apoB的有效率最高(75.6%).结论:apoAⅠ/apoB对于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Ⅱ型糖尿病血脂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的浓度与正常人是否有差异,以了解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脂类代谢是否有变化以及变化趋势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50例临床已确诊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和10例健康人分别测定血清中的TC(CHOD-PAP)、TG(GPO-PAP)、HDL-C、LDL-C(直接法-液体双试剂)、apoAl、apoB(免疫比浊法).[结果]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脂类代谢出现异常,其中TC、TG、LDL-C、apoB水平升高,而HDL-C、apoAl降低,这些患者从临床资料看,多数并发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肢体的动脉硬化等);部分Ⅱ型糠尿病患者血脂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资料显示,这些患者仅为单纯血糖升高,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并发症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血浆脂蛋白(α)[Lp(α)]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关系,探讨Lp(α)在CRF(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36例CRF与30名健康对照者的Lp(α)浓度,并同时测定了TG、TC、LDL-C和HDL-C的含量.结果:CRF患者Lp(α)、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Lp(α)水平变化与LDL-C、HDL-C、TG、TC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RF患者体内存在着Lp(α)等脂代谢紊乱的情况,高血浆Lp(α)水平是CRF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阿魏酸钠对高脂饮食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高脂组、SF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SF.10周末颈动脉放血取血样后,处死动物,检查血脂、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主动脉超微结构.结果:⑴高脂组和SF组血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F组甘油三脂(TG)含量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⑵SF组AS斑块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⑶电镜结果显示SF组主动脉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F具有明显的抗AS形成的作用,其机制是:降低血中TG含量,保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研究DHEA对淮南王鸡脂质代谢与抗氧化的影响。240只8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以及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含有5、15和45 mg DHEA/kg的饲料)。42和56日龄各组随机抽取发育正常的12只个体,空腹称重,按常规方法屠宰,测定肝脏、腹脂、皮下脂肪相对重以及胸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并测定56日龄时血清丙二醛(MDA)、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等。结果显示:在42日龄,试验Ⅱ组肝脏以及试验III组腹脂、皮下脂肪相对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56日龄,试验Ⅱ组肝脏、腹脂相对重以及试验Ⅲ组的腹脂、皮下脂肪相对重皆显著降低(P<0.05);DHEA处理有降低血糖、血脂的趋势,其中试验Ⅱ组血清血糖、TC、TG和VLDL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LPL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血清HL活性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T-AOC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DHEA具有降低鸡的脂质代谢和增强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