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首先对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研究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认为我国“学生评教”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集中于“学生评教”的可行性、信度与效度等方面,二是在于如何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等方面;其次,进一步展望了“学生评教”研究的未来走向,认为未来该领域研究将重点集中于“学生评教”的制度构建、指标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通过调查数据,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客观看待学生评教结果,深入开展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研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有关"高校学生评教"专题的文献,主要领域有学生评教的涵义、学生评教的作用、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学生评教的结果、学生评教的局限性等六个方面。正确认识学生评教的现实意义,合理有效地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正向功能,有助于保证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关于学生评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如评教指标体系设计、结果处理方法、评教的背景特征以及影响力等,而对于评教制度和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却很少关注。现实中,学生评教在评教功能、指标、主体、方法和结果处理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伦理缺失的现象。高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从构建公正的评教制度、保障应有的教学自由、营造民主的评教氛围、追求和谐的评教关系等方面,追寻伦理价值在学生评教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存在问题的分析,比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取长补短,构建适合我国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评教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也为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体系找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不能很好地发挥评教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目标。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构建多类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本科评教指标体系,提高了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有效性,有效引导教学形式多样化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关于学生评教的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外学生评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学生评教的研究重点,并从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学生评教的可靠性,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高校学生评教的偏差,学生评教调查表指标体系,影响学生评教的主要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对评教目的不清楚、对评教量表不理解和对评教结果不知情等。对此,应采取适度参考学生意见来制定评教制度、大力宣传和指导学生评教、立足学生构建评教指标体系、采用学生能全面把握的评教内容、合理公布客观真实的评教结果、回归学生评教的真正价值旨归等措施来提高学生评教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问题及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尚存不合理,学生对评教意义认识不足,受情感因素影响较大,学生评教结果的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影响着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因此,完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提高学生评教参与率,合理统计和客观分析学生评教结果,及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师生,是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学生评教占据着重要地位,科学合理地分析学生评教数据,对于增强评教结论的说服力及科学性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martPLS对学生评教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对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数据关系及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以实证为例对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习者”是国际上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兴议题,旨在从国际和比较视野剖析中国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学习理论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对中国学习者研究文献的系统查阅和述评,认为本领域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消极刻板评价(20世纪80年代)、破解“中国学习者悖论”(20世纪90年代)、理论探索和反思超越(21世纪初至今)。研究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价值取向从过于消极到过度积极再趋于客观,研究内容从学习方式向理论探索和影响因素扩展,解释视角从文化主义向教师教学等视角转变。中国研究者需要更多地参与到本领域研究中,持续加强研究的“中国立场”,展现更为真实而复杂的中国学生学习样态,提升在本领域的理论贡献水平和国际话语权,并完善研究思路以服务中国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增值评价研究的思维方式呈现借鉴与批判并进的样态,即借鉴国外经验且抱有批判意识,同时开展本土化研究。其聚焦内容为增值评价工具与模型;其立论依据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现实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度诉求,另一方面来源于成果丰硕的大学生发展理论;其新兴趋势导向实证调查和融合发展。国内高校学生增值评价研究需深入探讨理论根基的内在作用机制,构建多要素融合的增值评价模式,结合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加强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实证调查。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心和突破口.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在教育性学生评价与选拔性学生评价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模式,正确把握发展性学生评价,并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和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省属高校研究生资助管理绩效评估是针对管理过程进行的动态性评估,其目的是为决策者及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我国政府关于省属高校研究生资助管理的阶段性目标要求,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初始指标的提出,进而运用能力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判断权重一致性。主要建构的指标体系包括:制度建设、政策落实、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基于3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计划单列市数据的评估结论是:研究生资助制度建设全面,资助政策贯彻落实比较到位,资金管理基本符合政策规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但存在还款救治机制缺位,资助经费占事业费比例较低,生均贷款额度不足,资助经费预算与支出失衡等问题。从评估分值结果看,基本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降低的分布趋势。所得结论将为改革完善我国省属高校研究生资助政策,提供客观性、参考性和可行性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但是当前国内中小学学生评教系统主要是满意度测评或基于专家评教改编而来的学生评教问卷。由于其设计理念是基于经验,编制视角是成人中心,使用目的是绩效评估,导致学生评教结果不能指向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不愿被评教、师生关系异化等后果。因此,良好的学生评教工具系统的建构原则应该是基于实证的理论建构、学生中心的编制视角、实用主义的使用目的。以此为指导尝试建构了三个模块共九个维度的学生评教工具系统。  相似文献   

16.
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需要新的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硕果累累,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亮点,但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五个课题: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的构建和学理层面的阐释;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的心理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研究;特定政府层级、特定政府部门和特定政府管理项目绩效评估的研究.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应从宏观上着力,注意正确处理政府绩效评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凸显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学术平台的搭建等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评价的概念,评价的主体和客体,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工具,评价策略,评价模式以及评价步骤等方面。研究成果虽然有所创新,但是仍然存在着重视理论建构,忽视实证研究;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研究多,学校评价研究少;教学评价技术和应用薄弱;忽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研究工作需要关注实证研究,重视评价的动态性,加强学科教学评价研究,重视教学评价的元评价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is research study follows up on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of the ongoing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and its repercussions (actual and potential)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er evaluation process there (Liu & Teddlie, 2004, 2005). With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eacher eval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oday’s China. Practitioners are exploring new methods for making practical reforms in teacher evaluation in individual districts and schools. There are two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this article, which focuses on events that have transpired in China beginning in 2004: a content analysis of academic sources related to teacher evaluation and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Chinese teachers at different sites and grade levels. Six themes were derived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sources. Interview results focus on issues such as (1) the utilization of student test scores i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2) “teaching to the test.” The article ends with eight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practices currently associated with teacher evaluation in China.
Shujie LiuEmail:
  相似文献   

19.
STEM教育因其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受到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当前国外真正聚焦到STEM教育质量评价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研究较少,而国内少量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STEM教育评价的研究进展。严重缺乏成熟可行且适用于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评价工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STEM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德尔菲法两轮专家意见征询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后构建的STEM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具,既综合考虑了STEM的本质特征、已有STEM教育评价工具及指标维度,又直接聚焦于课堂教学,最终包含课堂环境、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表现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形式与我国教育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研表、评课表等类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与使用;且经过初步试用,具有较高的信度,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STEM教育中的各方面要素,有助于促进STEM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graduate curriculum evaluation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from the administrators and researcher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developed their graduat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educational policy, job analysis or discussions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To date, very few systemic studies in this field have been done in China,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students’ view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this study, 30 second-year graduate students from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It was found that graduate students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following 5 aspects: 1)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should be employment-oriented and in line with students’ need of future employment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2) The curriculum content should be up to date and its breadth and depth of coverage are appropriate; 3) The instructor's teaching approaches should be flexible and varied, emphasiz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4)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fairly and reasonably in various ways; 5)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abl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capacitie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rethinking and improving graduat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