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而学生常以汉语思维的模式写汉语式的英文作文,由此汉语负迁移对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词汇的负迁移,句法的负迁移,语篇的负迁移等。每个方面的负迁移都有具体的不同的表现,分析归纳出导致的原因,从而摆脱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文写作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大学生英语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在大学写作中主要普遍存在着语法,词汇应用,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普遍写作水平偏低,写作能力不足。本文以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区别和母语负迁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汉语句法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并给学习者提出了如何克服汉语句法负迁移,提高大学英语写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母语对一个人外语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会产生促进作用(正迁移),也会产生阻碍作用(负迁移)。汉语与英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受母语的影响是明显的,这些影响涉及口语,写作,阅读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负迁移作用,以求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贺知贤 《英语辅导》2011,(1):104-107
本文探讨了汉语对高职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一方面,汉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即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汉语又会干扰学生对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学习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即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参与英语教学的师生应认识到这一现象,充分利用其正迁移影响,使其起积极作用;同时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避免其起干扰,使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思维模式的不同。通过比对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分析了其对英文写作的影响,探讨如何消除母语的负迁移,以提升高职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任何学习过程都有负迁移现象。汉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明显。本文主要就大学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汉语负迁移现象进行讨论,并且将从词汇、语法以及语篇三个层面对汉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再对形成汉语负迁移现象的原因做进一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本文将会对怎样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中,英语教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汉语负迁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加强汉语负迁移对英语教学影响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本文基于汉语负迁移的基本理论,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应当怎样规避汉语负迁移环境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汉语负迁移现象,研究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寻求防止发生负迁移的合适方法,会有效提高外语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是难以避免的。然而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明显,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从母语负迁移入手,通过分析写作中词汇、句法、语篇三个语言层面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以探求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英话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对学生写作练习中的错误分析,我发现,汉语负迁移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大量的写作错误来源于学生忽视英、汉语的区别,汉语的负迁移导致各种各样的“中式英语”(Chinglish).这种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民族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写作。从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在句子层次上的影响,以使学生能够注意到这种差异,掌握英文句子写作特点,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负面影响。本文采用英汉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英语和汉语在篇章结构、句子结构和修辞方面的差异,极力削弱母语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语写作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通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来探求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母语负迁移的现象,选词、造句乃至布局谋篇都留下母语干扰的痕迹,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对策就是加大语言输入,即加强背诵输入,扩大词汇运用和加大语篇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英汉思维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英语学习尤其是对英语写作影响很大。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35份作文采取文本分析,发现汉语思维模式对中国学生英语说明文的语篇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但是对语篇连贯尤其是使用语言粘连手段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文章提出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篇章结构分析和语篇连贯手段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学方面的种种比较,有助于学生主动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写作水平。文章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英汉遣词造句的对比分析、英汉语篇衔接以及英汉文化含义差异在修辞风格上的体现等四个角度去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汉式英语,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在用词、语序、结构、语篇、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分析、了解这些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弄清英语的语言规律及表述特征,有利于英文写作的“正向迁移”,达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