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冠  陈香 《云南档案》2005,(1):31-34
当前,我国各地建立的现行文件服务机构还只是现行文件服务的低 级和初步 形式,随 着社会的 发展和时 代的进步 ,现行 文件 服务机构的职能 将进一步 拓展,服 务更趋专 业化,并 逐步发展 成为有 中国 特色的文件中心 ,最终 与数字档案 馆融合,实现数字 化,演化 为“电 子文件 数据中心”,成为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档案学界关于文件中心是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的认识,本文认为文件中心不具有过渡性,但具有中间性,具有过渡性的应该是文件中心保管的文件.我们往往将文件中心的中间性与文件中心文件的过渡性相混淆.实际上,文件中心的性质和文件中心保管对象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文件中心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中心是“一种过渡性的文件保管机构”,所保管文件的所有权仍属于形成单位,它起源于二战时期美国军事部门,现流行于北美及其他各国。有公共服务机构性质的文件中心,类似于欧洲的中间档案馆,也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文件中心。纵观全世界的档案机构设置,档案从它产生再到最后送交终极性的档案馆之间,普遍保存在一种过渡性、中间性机构之中。这类机构在国外称为登记室、文件记录保存所(韩国)、机关档案馆、联合机关档案馆(前苏联)、中间档案馆、档案中心(法国)、文件中心(美国和加拿大)、文件服务中心(马来西亚)等。  相似文献   

4.
档案室、档案馆、文件中心和档案托管机构是我国现有的四类档案保管机构,作为内部机构的档案室是档案事业的基层组织,但不一定是过渡性机构;永久保存档案的档案馆是独立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其"公共性"存在局限性;文件中心和档案托管机构是性质不同的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主要向社会提供内容涉及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是当前档案工作的热点之一.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共有480家档案馆开展了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利用工作.就是现在,还有档案馆仍在筹建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因此,本文拟对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做法提出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档案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04,(3):42-42
王协舟、陈艳红在《中国档案》第2期刊登此文。作者认为,目前现行文件公开服务在全国许多城市展开,其表现大致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为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第二类为文档服务中心;第三类为红头文件服务中心;第四类为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目前,在我国建立现行服务中心,其机构都设置在档案局(馆)下,主要原因:第一,档案馆本来就是保管和利用档案的基地,具有管理文件的成熟经验和独特优势;第二,档案部门与各文件形成单位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齐全、完整收集有关职能部门的现行文件有一定优势,同时还可以监督指导,便于建立收集网络;第三,档案馆具…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的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存在缺乏统筹、定位不明等问题.笔者认为二者实为一物,未来理当二而存其一.电子文件中心应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档案机构概念,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电子文件中心应该在理顺国家整体公文流程的基础之上成为超越我国当前文档管理体制的文档一体化管理机构.本文对该机构的功能、职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适宜推行联合档案室而不是文件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华 《中国档案》2006,(4):20-22
近年来。针对我国机关档案窒出现的种种小足之处,档案学界有不少学者主张在我国推行文件中心,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实行档案管理的多元化,即主张档案馆、机关档案室、联合档案室、档案寄存中心、文件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档案保管机构并存。笔者以为。首先,文件中心不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宜对其采取“拿来主义”;其次,档案保管机构的多元化,不成当是无主体的多元化,单纯的多元化只会导致管理的混乱,这是不符合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有鉴于此,笔者主张在我国推行联合档案室,用以解决我国档案事业体系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原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心,不是我国已经建立的文件中心,不是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不是联合档案室,而是档案中心。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它必须带有档案二字,二是它必须由档案局管理。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文件中心”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建立.为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我国,是否应设置“文件中心”一直成为档案管理机构改革争论的热点。我们应从“文件中心”的性质、设立目标和作用出发.结合我国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予以借鉴.同时还应积极挖掘我国档案机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本土资源并加以利用,进而构建起适合我国档情并能满足我国档案事业需要的档案管理中间层.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档案时代,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管理体制,往往成为档案机构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技术因素也日益成为影响档案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浪潮的扑面而来,文件中心的生存与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甚至会从根本上削弱文件中心建立的基础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文件中心是在北美和欧洲许多国家非常普及的档案管理机构,它产生的时间不长,却在世界范围内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国外档案界因文件中心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而将其誉为“现代最富有生命力的新型档案机构。”在我国档案界就文件中心能否推行展开了争论,那么文件中心是...  相似文献   

13.
1979年~2010年我国文件中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学者将欧美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文件中心介绍到国内档案学界.30年来,学者们对文件中心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普遍性和本土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对此进行总结和评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档案室与美国文件中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王霞 《档案与建设》2004,(10):17-18,23
我国档案室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而美国文件中心引发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档案事业体制的革命,曾被外国档案界誉为“现代最富有生命力的新型档案机构”,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我国档案室与美国文件中心的产生过程来挖掘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主要是差异点,从而为改进档案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展望中国的文件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文件中心”在甘肃省永靖县建立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对这一国外最为流行的新型档案机构就没有停止过争论,近年来这一争论更是愈演愈烈。如此密集的关注及众说纷纭,其实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焦点:文件中心究竟能否在中国生存?如果能,它在我国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前景?本文就此略陈管见,以见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没有文件中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一定会说,我国在1988年8月(另有1989年4月之说)就建立了第一个文件中心--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怎么能说我国没有文件中心呢?什么是文件中心?它是"一些机构为半现行文件提供的临时存贮场所."  相似文献   

17.
文件中心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88年甘肃省永靖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文件中心以来,我国档案界关于文件中心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平息过,而且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尤其是近两年深圳、珠海相继正式成立了文件中心以来,档案界更是掀起了又一轮的争论热潮。有的人称之为改革创新因而极力赞成;而持否定意见者亦为数不少,他们认为文件中心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取代已经实行多年且自成体系的现有的档案室模式。本人认为,实践出真知,只有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握好文件中心在档案事业体系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建立文件中心学术观点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存芝 《兰台世界》2001,(10):20-21
1986年陈兆楔教授在《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前景》一文,首次提出在我国建立文件中心可行性的论点,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术界对文件中心在我国的推行可谓二片赞叹之声,许多档案学者在理论上对文件中……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是新形势下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在体制上、机制上发展的必然,是信息社会中党务、政务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信息化条件下文件和档案的一种新型载体,是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目前技术应用的情况下,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又具有一城市些很明显的难点.本文就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影响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外部环境因素和机构内部因素做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电子文件中心是一个中国档案界理论研究和实践高度互动、平行发展的领域,诸多同行就电子中心是什么、该是什么的功能定位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以现行电子文件的统一利用为起点,以电子文件集中式长期保存为核心,以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统一建设为新的发展点。本文通过对电子文件中心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研究过程的回溯,发现我国电子文件中心问题的实质,是数字时代地方政府对档案集中管理内容和方式的积极的、务实的探索,随着实践的多元化,应对类似机构或项目的名称予以区别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