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研究其生平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几乎所有的徐志摩传记作者及其研究者都认为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是由于林徽因的出现,使徐志摩做出了与张幼仪离婚的决定。而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即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正是张君劢的好心,催促帮助张幼仪出国与徐志摩团聚,才导致了出乎张君劢意外的结果,即徐志摩与其妹的离婚。而根本原因则是徐志摩对封建包办婚姻不满,要有"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的"挑战""传统习俗"的叛逆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幼仪和陆小曼曾共同参加过一个饭局,胡适做东.张幼仪弄不清胡适是出于什么心理,把她和新婚的徐志摩、陆小曼请到一个饭局上,但她觉得自己得去,去了会显得“有志气”.她的意思大概是,让世人看看,她并不是一个落寞到不敢面对的弃妇. 饭局上,陆小曼喊徐志摩“摩”摩摩”,徐志摩喊她“曼”或者“眉”.张幼仪想起徐志摩以前对自己说话总是短促而草率,于是她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沉默.  相似文献   

3.
正张幼仪和陆小曼曾共同参加过一个饭局,胡适做东。张幼仪弄不清胡适是出于什么心理,把她和新婚的徐志摩、陆小曼请到一个饭局上,但她觉得自己得去,去了会显得"有志气"。她的意思大概是,让世人看看,她并不是一个落寞到不敢面对的弃妇。饭局上,陆小曼喊徐志摩"摩""摩摩",徐志摩喊她"曼"或者"眉"。张幼仪想起徐志摩以前对自己说话总是短促而草率,于是她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沉默。多少年后,她对侄孙女张邦梅回忆道:"我没法回避我自己的感觉。我晓得,我不是个有魅力的女人,不像别的女人那样。我做人严肃,因为我是苦过来的人。"这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自省。张幼仪的缺乏  相似文献   

4.
简评作品《小脚与西服》中的传主张幼仪的身世经历,以及她与徐志摩的婚变情况;并由此生发出对女性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马振宝 《文教资料》2012,(14):23-24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可是在二十岁之前,他却与诗歌无缘,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与他的美丽动人的爱情,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徐志摩这一伟大的诗人。境由心造,诗为情生,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创作情诗的根源。本文分析三位不平凡的女性对徐志摩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浪漫才子徐志摩》 关于蜚声中外的浪漫才子徐志摩,已陆续有好些传记问世。刘炎生先生却在徐志摩传记苑囿中再植新卉,写出了《浪漫才子徐志摩》(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表现出他具有非同一般的勇气和笔力,更是展现了一种超俗的智慧与诗情。  相似文献   

7.
诗人徐志摩一生为情所困。原配张幼仪,七年后与之离异;苦恋林徽因,无果;再婚妻子陆小曼,终不得善终;和凌叔华之间的那段情缘,至今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8.
歆歆 《阅读与鉴赏》2009,(10):29-29
徐文淑是不幸的,因为她嫁给了张恨水;张幼仪也是不幸的,因为她嫁给了徐志摩;江冬秀也不幸,虽然她以河东狮吼的方式制服了胡适,胡适怕她却并不爱她,她也不见得幸福。  相似文献   

9.
王凯 《教书育人》2014,(9):56-56
近年来,连云港市为了加强生态课堂的建设,编写了《伴你学》丛书,供3~6年级学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在解答诸如“解答完这道题目,你还发现什么问题?”“学习了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在解答时,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时,鲜有什么有创意、有价值的想法和问题,有的学生干脆写上“没有”、“无”。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就是多余的?学生是否真的就不需要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缺少的是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正>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他的思想如何?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做出公正的评价。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评论界,尊重历史:对徐志摩的思想作出了较为正确的评价。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偏向,有的评价给徐志摩戴上种种桂冠。因此,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徐志摩,仍是我们现代文学领域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想从徐志摩思想发展的角度,谈三个方面:徐志摩是否有追求探索精神?追求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家余华以许三观不断重复卖血的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许三现生命苦难的历程.许三观为什么能如此频繁地卖血却不死?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使他在苦难面前竟能如此地坚韧和顽强?基于这些问题,从许三观乐观的生存信仰、血缘和家庭观念以及对于“平等”的追求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诠释出许三现在苦难中表现...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闪耀之星,其创作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诸多领域,并在诗歌创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学界对徐志摩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学史意义等多方面的研究和突破相比,将浙西文化与徐志摩诗歌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还是少之又少,试图从浙西文化的“女性”特质出发。将地域与文学相结合,重新审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3.
解读徐志摩与张资平在他们各自的小说中所建构的“南洋”。徐与张同为活跃于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的作家,文风各异,然而笔下的“南洋”却多有雷同。本文指出,对于他们而言,异域南洋是一个快乐原则战胜现实原则之处,然而同时也是万事皆滞无意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双语幽默     
一天,蒂姆的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发现他全做对了。老师很高兴,同时也十分惊讶。他把蒂姆叫到桌前说:“蒂姆,你这次的作业全都做对了,怎么回事?你爸爸帮你做了吗?”“不,先生,我爸爸昨天很忙,我不得不自己做了所有作业。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他的诗我们几乎耳熟能详。由于徐诗大部分都是歌咏爱恋之作,让我们虽然对他极其熟悉,却并不愿意认真地去了解他,仅仅为他戴上"唯美"、"浪漫"、"为艺术而艺术"等等帽子草草了事,似乎他并不值得研究。但是事实上他却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仅溺于风月无法自拔之人。他的思想之驳杂,不下于任何一位当时的一流学者,我们有义务让其真正人格白于大众。  相似文献   

16.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关于女子——苏州女中讲稿》讲演的时间、地点在最近出版的相关论著和文集中出现讹误,反映了目前编辑出版现代作家作品集及相关论著存在的疏失。从辨析此次讲演的时间、地点切入,追溯被时空遮蔽的徐志摩讲演的声音和表情,我们发现在朋友中以风趣健谈著称的徐志摩其实不适合讲演。比较而言,徐志摩讲演的内容相对单一,涉及领域不广;采用“牛津的方式”,讲演程式化;讲稿文学性强,现场效果较差。但《关于女子——苏州女中讲稿》却令苏雪林印象深刻,探究个中缘由,可得出富有启迪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五年的留法经历是徐特立从"教育救国论者"到"人民教育家"的重要转折点。目前,论者普遍认为张敬尧的通缉是促使徐特立赴法的直接原因。但实际上,在张敬尧以通匪之名通缉徐特立时,徐特立早已远赴法国。通过分析和梳理文献可知,"教育救国"理想的破灭和"劳工神圣"学说的鼓舞是徐特立赴法的主要原因,而当时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则是其赴法的契机和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散文显示出诗、小说与散文的相渗相融,闪耀着潇洒、自由的个性风采;他既追求情感的互渗性,又重视美学的移情作用,故其散文注重表现情景交融的诗境,心物合一的妙境,主客贯通的化境.他认为宇宙的生命精神蕴藏在生活本体和大自然中,因而,他的散文注重歌颂大自然和生活本体的主体--人的生命精神.徐志摩重视艺术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宣扬人道主义精神,鼓吹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这种思想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