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江开埠以后,西方教会陆续进入九江兴建教堂并进行传教活动。为了配合传教,西方教会在九江创办了新式教育、西式医疗、慈幼恤老等慈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推动了近代九江社会的转型,促使九江成为西方教会在江西乃至长江中下游流域传教的重镇,彰显了九江在近代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2.
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商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多“因商而兴”。在近代,口岸城市转口贸易的功能突出,对外贸易依附于上海等大城市,传统商业向新式商业的演变,或是吸收近代的积极因素,或是转向依附于近代工业和对外贸易的经营。同时,商人组织也逐渐近代化。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的商业发展轨迹表明:只有建立在自身工业基础上的商业繁荣,才能带来城市稳定、持续的发展;单纯建立在对外贸易基础上,则其发展必然是不稳定的、暂时的。  相似文献   

3.
盛宣怀,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生于1844年4月27日,是清政府办洋务不可或缺的干才,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开拓者,一生兴办了采矿、航运、纺织、煤炭、冶金、铁路、银行、电讯等各类大型企业十多个。在兴办近代企业取得巨大成功、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他又先后创办了天津中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前身)和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等一大批近代新式学校,首开中国自办新式大学教育、公立新式普通中学、新式小学和正规师范学堂及职业技术教育之先河,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分析这个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应一概而论给予否定。就它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而言,“中体西用”论在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教育向近代化的全面转型。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为新式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教学内容,并带来了近代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5.
九江被迫开埠后,城市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市政建设以及交通通讯和人们观念均发生了变化。九江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经济掠夺据点的同时,也在欧风美雨的“孵化”下,开始迈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九江茶叶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唐宋时期,九江茶叶就已经闻名全国。在近代,九江与汉口、福州齐名为中国三大茶市之一。九江茶市呈现一片繁荣景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丧失主权,九江茶市也逐渐由外商把控,使九江茶市的繁荣景象一去不复返。其中,九江茶市受俄商掌控最为明显。通过研究近代俄商与九江茶市,分析近代俄商选择九江茶市的主要原因以及重点分析近代俄商对九江茶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陈宝琛在“闲放”家乡福建期间,于1896年到1909年创办近代新式教育的业绩。文章从陈宝琛躬行新式教育实践入手,探讨其实践的特点,对今天的启示及办学实绩产生的原因,并对陈宝琛近代新式教育实践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交通地理变迁与城市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航运、铁路、公路等新式交通方式的兴起,中国传统的交通地理发生了巨大变迁,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格局,部分位于新式交通干线上的城市出现快速发展,而许多传统交通重镇由于交通区位的变化,不再具备或丧失了优越的交通地理条件,逐渐陷入停顿或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被迫实行了教育“新政”。通过教育“新政”,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体制走到了尽头,产生了近代新式教育体制,形成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高中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时,笔者向学生介绍“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一目的史实:“1927年1月5日,武汉群众收回英租界。1月6日,九江人民又英勇地占领了英租界,并请国民政府派员接收。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九江租界。2月。英国被迫与武汉国民政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三大实业家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三大实业家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初探江南大学金其桢鸦片战争尤其是中日甲午之战以后,为挽救中国危亡,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兴办近代企业的实业家和兴办近代新式教育的教育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尤其具有特殊意义的是还涌现出...  相似文献   

12.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像“新思想”、“新学校”、“新阶段”这样具有“新”字的叙述有二十多处,本文试对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略作解释。1.“新思想的萌发”。(《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P29,以下简称“上册”或“下册”)新思想是指:鸦片战争时期,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天朝上国”的虚妄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先进之处,逐渐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向西方学习。2.“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上册P39)新式学校是指:洋务派用于培养兴办近代工业和近代海军以…  相似文献   

13.
江西近代新式初等教育轫始于光绪二十四年,至光绪三十二年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各级各类学堂齐全,数量庞大,居于当时全国的前列。其学校的性质与任务、学科的设置与课时安排、学生的学习期限等,基本上与“壬寅癸卯学制”一致。但由于近代新式初等教育处于轫始阶段,学生的入学条件、教员的选择与学校管理,则与“壬癸寅卯学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武汉、九江是长江中游的两大重要港口城市,发展历史悠久。近代以前,发展程度无甚大差距。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这两个城市先后被帝国主义当成掠夺中国财富的据点,其城市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武汉迅速崛起,而九江则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种种盘剥及本身的历史局限等种种因素影响,发展呈缓慢态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论述了九江开埠始末及其与庐山近代旅游业繁荣的关系。从九江近代交通业发达和近代商业繁荣两方面着手分析九江开埠对庐山近代旅游业的影响,以期丰富庐山旅游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留学教育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留学教育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为中国近代化造就了各种新式人才,留学教育也对中国融入近代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对促进“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代黄山旅游指南包括部分古代黄山旅游指南的近代承传与近代黄山新式旅游指南。近代黄山新式旅游指南包括摄影作品与风景纪录片、新式旅游指南书与旅游地图等。近代重刻、翻印或整理了部分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形成对古代指南的承传;受国外旅游指南的影响,出现了与古代指南编排内容、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的新式指南。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之友》2011,(7):F0004-F0004
九江职业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三十年大专办学经验,是一所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中专学生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学校坐落在庐山脚下、长江之滨,镶嵌于“千年古城,山水画图”的魅力九江城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5余万平方米,在校生13000余人。  相似文献   

19.
杨穆 《教育》2013,(2):56-57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百年以来,一寸比新式学校的建立令北京成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源地,这些新式学校历经洗礼,见证了北京乃至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2012年,北京市教委依据《“人文北京”行动计划》,从全市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小学校中评选并授牌首批33所“百年学校”。这些“百年名校”大部分是市民耳熟能详的学校,此次活动,为北京“百年名校”增添了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清末,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潮诱发了中国新式高等教育的萌芽,一批新式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的纷纷创办,这不但冲击着科举制度束缚的传统高等教育,而且开启了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转型。与此同时,西方现代学位制度也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转型中的高等教育为其施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作为高等教育学习西方的理论成果。壬寅癸卯学制第一次把新式高等教育纳入到近代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使高等教育近代化在制度层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以后,学位制度在发展壮大的新式高等教育肌体上萌芽、发端,逐步本土化、“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