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确实是一大难题.一方面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使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感到拗口,口笨舌涩,语言的障碍,造成对文章理解分析、品评赏析的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古文产生陌生感、距离感,使学生在文言文面前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例如通假字、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别句式等,讲得头头是道,口舌生花,学生方面懵懵懂懂,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言简义丰,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但是,让学生完全把文言文读懂,理解文言文的深刻含义,从而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教师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有关语文能力的训练。一、深入分析语言,理解句子意思文言文一句话往往概括了很多内容,古今词义、句式有所不同。教学时,教师要  相似文献   

3.
只要一提起文言文,恐怕大家都会感到头疼。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探究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古今语言的变异;二是现在的学生讲求实际,速效;三是文言文的背诵量大;四是教师教学钻牛角尖。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背景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隔阂。生活中,基本上用不着文言文,所以学生大多读不懂,也不喜欢读,正所谓: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心就烦。可是能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教好、学好文言文作品,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是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文言文成了大多数语文老师教学实施过程的重头戏。于是,讲台上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台下学生听得无精  相似文献   

5.
<正>"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困惑。暂且不说习作,单就古文,因其学生平时接触少,加上"之、乎、者、也"难读、难懂也难教。记得以前我的老师讲古文时,读一句古文,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写一句翻译的情形,至今犹如噩梦。今天,这种情形当然改变了许多,但有些小古文课堂上,老师依然换汤不换药——逐词逐句翻译给学生听。虽然古文在小学课文中出现少,但教师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并喜欢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41):26-27
<正>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对于教师、学生而言是爱也古文,恨也古文。选入初中课本的文言文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但是,由于文言文离现实生活遥远,语言差异大,常使学生为之望而却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一筹莫展。文言文如何教?怎样学?这始终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也促使大家努力探索,寻求良策。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我掌握了一套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增强了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教学《桃花源记》为例,并在此基础上再延  相似文献   

7.
都说文言文难教,其实难就难在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文言文作为历史的存留物,与今天的读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生要读懂它,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怎样使学生不畏惧文言文,易学、乐学呢?  相似文献   

8.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在语文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是学生却普遍认为文言文难学难懂,枯燥无味。针对此种现状,作为语文老师,就得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上来,同时注意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古文学习功底。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讲授文言文,做到多快好省,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古文的能力,应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黄岳洲同志此文,以语法分析为纲,旁及词汇、语音、训诂、修辞,亦即通过语言分析探讨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将古今汉语的异同加以对比说明,可供教师备课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云 《考试周刊》2010,(37):39-39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为了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并教给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喜欢文言文,学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高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肢解"一篇篇优秀的古文,力求深入、透彻。尽管很多高三学生能将几十篇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倒背如流,但在高考面对文言文时仍然会紧张、无措,甚至"发挥失常"。那些平时就对文言文失去兴趣、望而却步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不禁让我想到英语教学,倾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反映,语文课不好教,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愿意学。学生回答得理直气壮:“文言文、散文,又是古今异义,又是抒情技巧,和我们将来就业没关系,外语、计算机、市场营销还有点用处。”听起来不无道理,所以就出现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4.
朱晓芳 《课外阅读》2011,(7):254-254
语文教学调查中,如果把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现代文,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文言文,难道是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魅力不及现代作品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一方面古今语言的差异造成学生阅读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似乎更偏重于文言字、词、句的翻译和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背诵和默写上;还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地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然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怎样让文言文的教学课上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认为课始激趣、课中应持趣、课末增趣。如何做到引趣、持趣、增趣,我们教者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兴趣始终伴随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最大弊端之一是“满堂灌”,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突出。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盲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文盲文枯燥无味,这跟旧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翻译、解释、串讲。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逐段地翻译、解释,学生在下面手忙脚乱地做笔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文言文失去色彩,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些文言文大都是古文里的优秀篇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凝练,思想深刻,因此不能人为地把文言文分…  相似文献   

16.
只要一提起文言文,恐怕大家都会感到头疼。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探究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古今语言的变异;二是现在的学生讲求实际,速效;三是文言文的背诵量大;四是老师教学钻牛角尖。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以下三种问题值得注意,现分述如下:一、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教学课堂上看到的是老师激情的演讲,学生热火朝天地分析讨论答题。一堂课下来,当时知识增了不少,但有的学生恐怕还不能完整流畅地读,哪谈在熟读中加强理解记忆?关键是老师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的语言材料是离学生所处时代很远古的书面语言,因此,…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这一工具,能够自主地解读浅易文言文,具有自主阅读古文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此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以教材中的单篇课文为基础阵地,让学生掌握常用词和常用语法;由此扩展到包含同类语言点的课外文言篇目,提高学生对常用词的熟悉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文言文语言系统,让学生真正掌握文言文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6,(20):235-236
文言文翻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使他们具备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具体来说,高中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合乎情理,语言简洁”的原则,做好“留、删、补、换、调、意”,尤其是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时,要注意联想迁移、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固定句式。  相似文献   

19.
初中文言文教学难度较大。如何通过为数不多的课文的讲读,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呢?我认为,“精讲善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精 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抓住重点,准点,以极精炼的语言点破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抓重点 古文教学的重点,是那些阻碍学生阅读的字、词、句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把它理成由序数和文字组成的逻辑图表。  相似文献   

20.
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学生在小学阶段,诵读小古文,不仅可以积累文言词汇和语言,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更能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意趣、情怀化作学生的精神血肉,滋养其生命,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小古文教学要符合小学中年段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熟读成诵;要适度理解,引导学生学思结合;要有效链接,发掘小古文有"趣"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