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心理空间"是心理空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空间理论是建立在认知体验哲学基础上的。"把"字句是汉语里的特殊句式。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把"字句所构造的"心理空间"情况。  相似文献   

2.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是当前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该文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初步梳理 ,介绍了“心理理论”的提出、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经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成果 ,还介绍了有关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三种理论和“心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期使读者对该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心理分析理论中的图示框架理论与叙事学结合起来,阐释"花园路叙事"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论坛》2009,(9):59-63
坚持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重建相结合,加强师生心理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和实现灾区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贯彻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举措。加强心理重建研究是推动心理重建科学、有序和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心理重建研究”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在需要层次理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下。对心理重建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灾区师生心理重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儿童"心理理论"已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对儿童心理理论的本质含义、理论学派以及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心理分析理论中的图示框架理论与叙事学结合起来,阐释“花园路叙事”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的时候,我带着一批起点不同的教师学习心理辅导理论,其中十多个非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几乎没有理论基础。对于这部分教师,当时我的定位是使他们能够运用心理辅导理论改善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参加培训后,刻苦认真的老师在运用心理辅导优化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因此而迷上了心理辅导,可以说,心理辅导成了他们的终身追求。看着一个个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学  相似文献   

8.
坚持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重建相结合,加强师生心理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和实现灾区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贯彻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举措。加强心理重建研究是推动心理重建科学、有序和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心理重建研究”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在需要层次理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下。对心理重建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灾区师生心理重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是当前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该文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初步梳理,介绍了“心理理论”的提出、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经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成果,还介绍了有关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三种理论和“心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使读者对该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华章》2011,(29)
从一较有成效的心理辅导个案入手,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理论,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同时运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解析了大学阶段学生出现的很多心理问题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对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郭威  邢洪军 《文教资料》2006,20(27):83-84
本文将意境作为审美心理的研究对象,从审美中的感知、想象、感情、理解四个方面对意境的审美结构作分析,并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相关经典理论对意境的感知上的整体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对福多的“心理模块性”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深入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来源,以了解福多“心理模块性”思想的形成过程。考察表明,福多正是在复活了加尔的模块理论的基础上,并沿着乔姆斯基所开创的道路,才进一步提出了“心理模块性”思想。  相似文献   

13.
"心理效应"理论为幼儿教育"实施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帮助幼教工作者确立了以"幼儿心理"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为创新幼儿教育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剖析"心理效应"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讨论其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幼教质量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心理契约”理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理论是现代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交叉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尤为突出。在简要分析心理契约理论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以1565名理工科研究生为调研对象,重点探讨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的重要性及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疫情期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生活,亟须心理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任务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解决了疫情期间心理辅导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详述如何制作“心理成长任务包”,阐明了任务导向教学法可有效应用于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70名16、17岁高中生心理理论与其同伴接纳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高中生心理理论达到一定水平且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高中生心理理论与其同伴接纳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3)不同同伴接纳类型的心理理论任务成绩不同。(4)性别和同伴接纳类型可以预测高中生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表征(Representation)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心理表征”受到了高度关注,相对于“单一表征理论”,所谓“多元表征理论”即是更加强调数学概念心理表征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的"三横一纵"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式,是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心理危机的干预理论,探索建立高校大学生预警体系,规范心理危机预警组织的职责,使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最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心理距离”说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了“心理距离”说的错误根源,结合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论述了美感源于现实生活、美感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伤的源泉、是培育美感的沃壤的道理,并对导致当代“心理距离”说者陷入理论误区的玩赏、欣赏、观照三个被混淆的概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0.
心理理论是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心理理论是指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感知与推理能力。本文梳理了心理理论发展三十多年以来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心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等,以期使读者对心理理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