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生产过程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要素,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了融合互动的态势。唐山市作为典型的工业基地,其制造业快速发展和升级,但缺乏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战略支撑。因此,唐山市需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层融合,依托深水港口和基础产业优势,以唐山湾"四点一带"和"四大主体功能区"为布局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专业服务、会展服务等关键领域的发展,以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存在需求不足,内部结构不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比较低,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对制造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还比较有限等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诸多问题.改变这一局面,需要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泉州市产业政策中的地位,推动服务外包,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创造有利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产业升级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3月16日"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服务业的大发展上升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相比较"十一五",生产性服务的定位从"拓展"阶段过渡到"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发展路径是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  相似文献   

4.
目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国外对生产性服务方面的研究较早,主要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与制造业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而我国关于生产性服务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等方面,尚缺乏关于面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实例对面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的几个主要类型的发展方向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5.
运用区位商指数模型分析自贸区建设中各片区生产性服务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点,针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主,高级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低集聚度,部分高级知识性生产性服务产业缺乏比较优势、竞争力弱、集聚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改善区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短板的缺陷、加快自贸区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和构建多样化集聚模式共存、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和配套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对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描述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内部结构,建立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与回归关系以及产业关联度,最后提出从营造市场环境、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和引导行业协会建设、引进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打造特色集聚区、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等方面促进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出及其内涵 生产性服务(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 Greenfield于1966年提出。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也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是漳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顺利实施"一产接二连三",需要漳州市现代服务业在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及路径选择上做出正确抉择。"供给侧改革"的出台,进一步催生这一命题的重要性。根据漳州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漳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应该是"6+6"的发展,即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继续加快旅游休闲、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家庭服务等六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9.
新国际分工、制造业竞争力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为新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需求必将显著增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链条十分脆弱,其根源是体制瓶颈。国有控股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国有控股制造业企业的"联姻效应"是强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链条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因此避免后工业化时代易于出现的"空洞效应"。建立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与融合机制基础上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是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综述学术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揭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供需循环体系和创新循环体系形成内在互动关系,但也存在制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效互动的瓶颈因素,从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外包化等方面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传统服务业正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化.宿迁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比较落后,产业结构和运作都存在着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宿迁生产性服务物业所处的环境、规模、产业结构、发展速度以及质量几个方面选取指标进行分析宿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同时提出改善宿迁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属于典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和外国投资的重点,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及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其服务,从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作者的看法,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服务业是近期产业发展的热点焦点,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善目前潍坊市的整体就业形势。目前潍坊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仍然面临总体水平较低、融合程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快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路径选择一方面是发展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创业空间服务等重点领域,另一方面是加强组织协调、人才支持、企业培育等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功能和经济功能。目前库尔勒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较低,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和区域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发挥。发展库尔勒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库尔勒城市功能可以从制度建设、政策创新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正高职教育向新领域拓展有机遇在《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对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所作的概括是:"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规划》明确指出:"服务业人才不足,标准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是新发展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区位商、协同发展指数等指标,从结构优化、专业化优势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三个维度评价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上发展滞后,其结构优化主要源于经济衰落导致的低端服务行业衰退而并非高端行业的快速增长;黑龙江和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呈现出专业化优势,新一轮东北老工业振兴战略下,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提升,而黑龙江和吉林因制造业发展缓慢而下降;同时,生产性服务不同行业之间专业化优势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上述发展特征,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促进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经过分立调整,取得良好的发展.面对国家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老工业遇到新挑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现状,提出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结合现状,积极调整,给予生产性服务业更多的政策和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TC指数和RCA指数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针对我国国际竞争力较低的状况提出了提升措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增加生产性服务进口;合理推动结构调整;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服务品牌;加强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并呈现出规模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虚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应突出“蓝色、高端、新兴”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拓发展空间并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职教20条中,"1+X"证书制度是改革部署的核心内容,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生产性服务业新商科专业群培养对建设、服务、生产和管理等需要交互融合,要求人才一方面要熟悉生产性服务业中各个岗位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凸显出自我工匠精神、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财经商贸类相关岗位能力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阐述了将"1+X"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开展"1+X"证书制度下产教研融合的意义,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新商科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