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施英 《江苏教育》2022,(80):25-27
<正>一、案例重现案例一“:不是我的错”小郭是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学仅1个月,老师已经多次找小郭的父母谈话。老师反映,周围的同学都很怕小郭,老师与他谈话也总是很难进行下去。他似乎每天都被一股怨气包围着,尤其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或犯错误时。如有几次上学迟到,被老师问及原因,小郭要么说“奶奶没把自己叫醒”,要么说“路上堵车”;忘带学习用品时,他会说“妈妈没有帮我放进书包里”;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会说“是他先打我  相似文献   

2.
他曾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用文具盒夹住前排女生的头发,在老师粉笔盒里放一只青蛙,让课桌抽屉里雏鸟的叫声响彻整个教室。父亲吊起他的双手,用粗粗的皮带抽打他。重重的体罚只会加重他的叛逆。最后一次,他打碎了全教室的玻璃。他被叫到老师办公室。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他做好了种种应付老师的心理准备。他想,老师这次一定不会轻易饶他的。老师安祥地坐着,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意外地,老师叫他坐下,和颜悦色,这让他猝不及防。他有些惶恐,也有些不明就里。老师说话了:“你说这杯子里的水像什么?”他感到意外,想了想,说:“像杯子。”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3.
一次,学校里一个一年级小男生,胸前佩戴着崭新的红领巾,拿着扫把在教室门前扫地,我从他面前走过时,他匆匆举起那只拿着扫把的手,向我说:“老……老师好!”不知是慌张还是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一个“老”字竟被他重复了好几遍,我善意地冲他笑了,低下头摸着他毛茸茸的小脑袋,非常真诚地对他说:“孩子,你好。”后来,有好多次在校园里碰到这个孩子,他都会一脸灿烂地结巴着向我问好。我每次也都笑着回应他“你也好”。有时候我竟然觉得这男孩是故意在我每次经过他的教室门前等我,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想听到老师那句“孩子,你也好”的问候。有人说“…  相似文献   

4.
上初一时,班主任是年近半百的姚老师。听人说,姚老师年轻时被打成“右派”,落实政策后被派到我们校,做我们班主任兼教语文。姚老师穿一身整洁的中山装,稳健中透着睿智,和蔼里含着严厉。印象中,他从未批评过学生,但哪怕是微笑着的他往教室里一站,再吵闹的教室也一下子安静下来。语文课上,他常常进入境界,不能自己,我们完全被他的博学多才吸引住了。对姚老师,除了崇拜,就是敬爱。当然,也有一点点畏惧感。记得那是一节自习课。课前,姚老师进教室吩咐了几句:“自习课请大家自己做作业,我在隔壁班听课。”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相似文献   

5.
新年里,儿子给我的祝福竟然是:“祝你每天都不会被老师批评!”当时,我觉得很好笑,就随口说:“妈妈现在没有老师管了,你再想句其他的话说。”谁知儿子接着又说:“那么祝你每天都不会被领导批评!”儿子过年后七岁,在幼儿园上大班。他性格有点内向,不惹是生非,也不会察言观色,各方面能力一般,属于班中的中游分子。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我觉得儿子是个既平常又挺不错的小男孩,特别是他大方和爱关心人的品性,也得到过老师的肯定,想来在老师眼里也不会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吧。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餐时都要问他,今天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每次他都抢着先说开心的事。所谓开  相似文献   

6.
最近,得知儿子的诨名叫“铁嘴”,我问是咋回事,儿子低头不语。他小表妹说,他老爱在老师面前提问,有时问得老师也答不上,老师烦他,叫他“多动脑筋少说话”,他说“动脑筋就有疑问嘛,不懂能不问么?”老师说:“你就是一张铁嘴!”这样,儿子的诨名就被同学们喊开了。  相似文献   

7.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教育故事:一名小学生在学校的花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了。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师说,他的外祖母病得很重,他是想把这朵花献给外祖母的。这位老师把他引到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的心灵真是太美好了。你这种美德使我也很受感动,因此,老师也献你一朵玫瑰花。”说着,这位老师从自己的花盒里摘了一朵鲜艳的玫瑰花,双手送给了他。接着,这位老师又说:“至于你摘了学校花园里的玫瑰花这件事,你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老人家听了会生气的。老师代你赔偿好。”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他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感  相似文献   

8.
4岁的杰杰非常爱说“对不起”,是个专说“对不起”的小行家。他经常打架,弄伤别人,然而每逢这时他就说“对不起”;如果他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已经向他说了‘对不起’了。” 我发现,杰杰已经陷入了欺负伙伴——说“对不起”——再欺负伙伴的一种恶性循环。我通过细心观察、与家长交谈,了解到杰杰是个好胜心强的孩子,平时爱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快或解决与伙伴间的矛盾,这种心态使他在幼儿园里老是闯祸,从而常常被老师、家长强迫向伙伴道歉。长此以往,他便认为只要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9.
江奔 《现代家教》2003,(9):20-20
最近,得知儿子的诨名叫“铁嘴”。我问是咋回事?儿子低头不语。他小表妹说,他老爱在老师面前提问,有时问得老师也答不上来。老师烦他,叫他“多动脑筋少说话”。他说:“动脑筋就有疑问嘛,不懂能不问么?”老师说:“你就是一张铁嘴!”这样,儿子的诨名就被同学们喊开了。儿子确实难缠,假日带他爬山吧,他问“这里咋会有一座山?山上  相似文献   

10.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局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再次和李校长相逢时,我真诚地就这些情况与他交流。李校长向我大倒“苦水”。学校安排出去学习、培训的老师的确相对固定,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最初他也是尽量多给老师们外出“取经”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特区教育》2010,(1):44-46
嘟嘟不是不会说话,他只是经常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每当陌生人跟他说话,他就感到紧张。嘟嘟妈妈是个急性子,看见嘟嘟不说话,就催:“说话呀,嘟嘟,你说话呀!”嘟嘟被妈妈一催更紧张了——说什么好呢?说什么好呢?嘟嘟越想脑子越乱,就连嘟嘟妈事前教给嘟嘟的话也因为紧张全忘了。在小学校里,学生进校门要举手敬礼说:“早上好!”见到学校老师要说:“老师好!”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流传一则笑话:某甲问孩子:“在你们班级里,老师最喜欢的同学是谁?”孩子答:“是我。”某乙也问孩子,孩子也回答老师最喜欢的同学是他;某丙、某丁的孩子也都说老师最喜欢他。这是咋回事?原来,孩子一进校门,整天听到的都是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哪怕有一点点好处,老师也会赞扬  相似文献   

13.
丁莲 《山东教育》2008,(5):17-17
一天下午临下班时。班里几个学生走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您快去看看吧,您的轮胎被人给扎了!”我赶紧跟随他们走到车棚,低头一看,后轮胎瘪了,一点儿气也没有了。这时,小国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老师您看,我亲眼看见有人用这个扎的、”说着他递给我一根针。我仔细一看。那根针很细但没有尖。我说:“这怎么可能呢?针没有是是扎不进去的。”他看我不信,有些着急地说:“我亲眼看见有人用石头往里砸的!”“我还是不信,有人做这种事还会让你看见?”他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4.
吴非 《陕西教育》2014,(1):78-78
问一位老师近期忙什么,他说:“忙听课,也忙‘被听课’。”问他累不累?他说:“‘被听课’多少有些累,听别人的课,更累。”原来学校规定每人每周要听4到6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校领导看到老师们在忙,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15.
甜品小段     
警示吉米的数学成绩非常差,可自从爸爸把他转到一所基督教学校后,他的数学成绩很快就好转了。爸爸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原因。结果,吉米说:“我到学校的第一天时,发现有个人被钉在数学的加号上,我以为数学不好就要被钉在上面,所以……”睡着了儿子不想睡觉,爸爸坐在他的床头开始给他讲故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房间里一片寂静,这时妈妈打开房门问:“他睡着了吗?”“睡着了,妈妈。”儿子小声回答说。满天星斗一次夏令营活动,老师带同学们露营。到了晚上,一位同学突然把老师摇醒说:“老师,你往上看看,有啥感想?”老师说:“满天星斗,让我感…  相似文献   

16.
    
方奕奕 《中文自修》2004,(10):39-39
斥着帅哥的集体里他的五官并不算特别精致出众,而且老实说他的相貌也不算高中生中很受欢迎的那种,可是他有一种非常吸引人的、叫人放心的沉稳气质,一个作为球队核心人物必须具备的气质。他常常笑说自从当初经受不住老师的“威逼利诱”而懵懂地进了少体校,他已经练了十个春秋的篮球,硬是被体校整成一老“球精”。用他的话说:“是一个踉跄跌进篮球这坑里。”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一位男同学来到办公室,愁眉紧锁地说他有个上课说话的毛病,只要一上课,他就开始找“话源”,前面不行就后面,左边不行就右边,致使经常被老师叫起或请家长。他说他其实自己也不是很想说话,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有人开玩笑,说他是“语言多动症”!听了这位既单纯又冒着灵气的男孩儿的自述,我不由得笑着对他说:“暂且不论你这算不算是一种毛病,也不论你这是不是‘语言多动症’,但至少是一种精神不集中的表现,对吧!”他点点头……“那么你为什么精神不集中呢?”“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师讲的你都会了呢?”“不是!”“那就是老师讲得不好?…  相似文献   

18.
丹麦哲学家哥尔加德说:“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被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其实,人的思维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那些带着野性的思维如果被老师不断地“驯化”,天长日久,也同样难以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里驰骋。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让一年级的小学生说一说人的身体有哪些部位是对称的。小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有一个男孩补充说:“人的屁股是对称的,妈妈的乳房是对称的。”老师大惊失色,不仅没有表扬这位孩子,而且还找来他的家长。家长闻知孩子在课上“胡思乱想…  相似文献   

19.
前一段时间,刘函一直跟妈妈闹着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其实他刚刚上了一年级,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受不了了。他告诉妈妈说,学校里太没有意思了,没有幼儿园好!妈妈问他幼儿园有什么好,他说:“幼儿园里可以玩啊,每天老师都带着小朋友到院子里去活动。可学校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老师也不允许出去玩,这多没意思啊!”妈妈听了刘函的话,觉得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就到学校去找老师问个清楚。老师解释说:“学校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SHOUCE9 / 2001里太怕出事了,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动,如果出…  相似文献   

20.
“老师,王晓又往我水瓶里吐口水!”“老师,王晓往我椅子上涂胶水!”“老师,王晓……”又是王晓!他的名字成为同学们告状的“关键词”!难怪其他老师说他是匹“害群之马”,这不,又掀起阵阵波澜了!在学校体育节期间,我得好好“关照”这个“小调皮”,免得班级被搅乱了!我这样想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