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定位模糊、职能不规范、自我认可度低、稳定性弱等,是制约辅导员提高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主要问题。相关部门必须注重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促进其综合发展,从而实现辅导员整体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最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以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为基础,立足当前实际,分析淮阴师范学院辅导员队伍发展现状,提出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打造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特征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成长的建议对策,以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岗位职责以及“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要求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厘清基本理路。为此,要切实把辅导员的人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围绕“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要求,理顺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目标与高校“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日常工作与学校其他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野中辅导员从伍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律仝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盾量临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浅析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化的发展对辅导员本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实现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通过职业化建设、专业化培养,使辅导员能更好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辅导员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认识,通过主观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内涵来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专业化、专家化的前提条件和发展方向;辅导员专业化是职业化的推动力,是辅导员向专家化目标迈进的必要和准备。辅导员专家化是专业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职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必须坚持纵横联动、上下联动、进出联动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实际就是知识运用、心理历练、自我反思与素养再提高的过程,通过"以赛代练"可以促进高校辅导员综合素养的提升,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本文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探讨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现状,并期望通过技能大赛全面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两个关键.专业化与职业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内在要求与现实目标,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基础条件和外在保障.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全国专职辅导员已经从2004年的4万多人增加到2012年的11万人,并且人员学历结构得到改善,表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却相对滞后,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符合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要重点突出职业化、组织化等内涵。要通过加强科学定位,明确辅导员专业归属;组建辅导员协会机构,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辅导员培训,优化队伍建设等,切实提升辅导员专业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对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快辅导员角色和职责转变发挥着制度性支撑作用。新时代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包括职业化的专业素养、专业化的业务技能以及专家化的创新推动。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使辅导员进一步成为教育变革的中坚力量、学生成长的引领力量和学校创新的推动力量。对此,要确立规范,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要统筹谋划,锤炼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要精细管理,精准开展辅导员队伍管理;要关怀备至,切实支持辅导员队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将会成为人的整体素质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要清楚了解高校辅导员的信息素养现状,并从三个方面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德华 《高教论坛》2011,(7):19-21,24
辅导员专业化是社会分工与教育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要求辅导员队伍在专业品质、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层面形成体系化的专业素质结构。本文尝试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方法引入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来,针对辅导员专业化素质结构中的"短板效应",设计普遍适用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分层目标,为高校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目标设计提供可资参考的框架,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取得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主体成长是指辅导员主体的角色认知、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成熟,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角色自我觉知的实现、高校辅导员心理成长的实现以及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实现三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主体成长规划展开研究,并进而提出具体的举措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主体成长规划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闫艳 《辽宁高职学报》2014,(1):90-91,109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界定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内涵的基础上,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四方面阐释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出政府与高校应为高校辅导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注重自身的学习并加强自身的实践的路径选择,以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德育专业素养是影响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高校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因素,是其专业伦理发展的根本要求。德育专业素养内容包括德育专业观念、德育专业能力、德育专业智慧。提升辅导员德育专业素养需增强从业幸福感,培养志业精神;弘扬优秀群体文化,陶冶文化品格;开展德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文章从政治引领、队伍建设和思维创新三个方面讨论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分析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高校辅导员做好育人工作的对策.要加强辅导员理论学习,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坚定辅导员职业自信,推动辅导员的队伍...  相似文献   

17.
国家从政策层面明确高校辅导员兼顾学校教师与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实现双线晋升,这有助于他们更加明确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增加了他们职业晋升与职务评聘的选择。与此同时,双重身份的确立也加剧了高校辅导员内在的角色紧张,弱化了他们晋升发展的优势,削弱了他们的职业归属感。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从明确高校辅导员的主体角色、实行教师职称单列评聘、建立岗位职级制度、推行岗位津贴制度等方面着手,有效破解双重身份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晋升发展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辅导员情商低的现实表现出发,论述了高情商在促进其个体和谐发展以及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着重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推进的今天,迫切需要对辅导员进行高情商的培养,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从而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培养高校辅导员高情商的途径包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正确认识自己;依靠全校教职工的支持、合作,构建支持的心理空间;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提高情商素质;达成共识,提高技能,营造良好的情商培养环境;把情商作为辅导员考核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培养“四有”人才的重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的前提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结构比较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在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学生日后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但是由于每个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不同等等原因,学生的素质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其中占有重要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从辅导员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应该坚持的原则、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和策略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