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小说创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在中国革命的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他是杰出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他和伟大的鲁迅都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我国新文学的奠基者。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的诗歌和戏剧的成就最大,但小说创作的成就也不可忽视。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五四”以来的文学宝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试就郭沫若小说创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周恩来同志《我要说的话》和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出发,认定郭沫若是一个“球形发展”的革命家和文化人,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只是他全部贡献的一个方面、主张对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不必一味地近距离赏析,而应作适当的远距离观照。意在补充我《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质疑》一文的未尽之意,并针对何益明老师《关于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略述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同志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到粉碎“四人帮”整个现代历史,占有了诗词、戏剧、小说、散文、曲艺等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在中外起了并将继续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最能代表他的文学成就的,是诗和历史剧。由于历史剧能够通过舞台和银幕接触更广泛的群众,因而影响更为深远。历史剧在郭沫若同志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名利思想是贯穿张氏文学与仕途双重追求的主线。名利的追逐又同样地把他推进可怕的政治漩涡。张资平早年接受中西混合式教育,“耶稣与孔子”同时占据他的大脑;他的业余爱好——对中国传统香艳文学的偏嗜和对西方艳情文学、日本“私小说”的情有独钟,引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文学三弦琴(声誉欲、智识欲、情欲)成为他最初文学实践的导航灯标,并由此构建了他与郭沫若、郁这夫、成仿吾同为前期创造社四大骨干成员的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因其人格与文格的善变而为世人所诟病,但他在文学、历史、考古、书法、甲骨文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其成为20世纪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历史存在,要真正走进这位文化巨人,理解他多变的人格与文格,自然绕不过其独特的个性气质——癫狂与理智。癫狂使郭沫若小节不保,但理智又让他大节不亏,宏观审视郭沫若在中国现代史各个风口浪尖的真实表现,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郭沫若的一生:“白玉有瑕,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6.
名利思想是贯穿张氏文学与仕途双重追求的主线,名利的追逐又同样地把他推进可怕的政治漩涡。张资平早年接受中西混合式教育,“耶稣与孔子”同时占据他的大脑。另一方面,他的业余爱好------对中国传统的香艳文学的偏嗜和对西方艳情文学、日本“私小说”的情有独钟,这些终于引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文学三弦琴(声誉欲、智识欲、情欲)成为他最初文学实践的导航灯标,并由此构建了他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同为前期创造社四大骨干成员的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在悼念物理学家麦克斯@普朗克时说:“一个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给了一个更高的报答”.爱因斯坦的创造性观念不仅表现在对物理学领域的贡献,他崇尚“生命神圣”的信念,更是他卓越道德人格造福于世界的典范.正如他悼念玛丽@居里夫人时所讲的话:“第一流人物的道德品质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也许要比纯智力成就的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8.
反思“文革”中的知识分子,不能不提郭沫若。有人称,作为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成就和失误都达到了他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程度。成就不好说,他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都是“文革”前的产物,“文革”中硕果仅存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对杜甫的诋毁,今天看来显然有政治投机的成分;而他的失误的典型性,则随着时光的推移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9.
在欧阳修的身上,学者、文人、官僚是三位一体的,因而欧阳修的学术、文学与政事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和复杂。讨论欧阳修的经学与文学,有助于较好地把握欧阳修的文学面貌和学术成就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欧阳修的经学成就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疑传惑经以尊经崇道;二是弃章句重义理与推人情、重人事。欧阳修的尊经崇道的经学观念和重义理、推人情、切人事的解经方法,深层地影响到了他的文学观念及创作,主要是在以下3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关于文与道,欧阳修既强烈要求文以明道经世,也注意到了文学自身的特性;二是关于平易畅达和怪癖生涩,欧阳修倡导并维护了平易畅达的文风,而对怪癖生涩之风严加贬斥,这与他解经注重人情、关切人事紧密相关;三是“简而有法”与“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这两种主张,分别与他对《春秋》和《诗经》的看法有着深层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巴金的文学成就,无疑主要体现在他的诸多鸿篇巨作上.巴金的短篇小说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巴金早年的文学创作活动有怎样的特点?本文在概括论述巴金短篇小说成就的基础上,对其早期之作<亡命>和<亚丽安娜>进行分析,由此窥见青年巴金的进步思想和文学才华.  相似文献   

11.
论韩愈     
唐代中期的韩愈,是我国历史上继孟轲、董仲舒之后的又一个特出的尊孔顽固派。为了维护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他在我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反动的“道统”说。他作为当时地主阶级保守派在哲学上和文学上的代言人,顽固地坚持儒家复古倒退的政治立场,疯狂地反对以王叔文、柳宗元为代表的革新集团及其所推行的法家路线。由于他打着“排佛老”的  相似文献   

12.
《书博鸡者事》选自“吴中四杰”中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高启的文集《凫藻集》.作者通过一个靠斗鸡赌博为生的城市贫民仗义打抱不平,替清官袁州太守昭雪报仇的故事,暴露了元末社会的动荡不安,总结了“变兴自下而渐”的历史规律.文章开头先交待了故事的主人公博鸡者的籍贯,出身及性格特征.他是袁州人,一贯游手好闲,没有正当职业,整天抱着雄鸡在街上聚众赌博;他的低下的社会地位,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加上整天把心长在雄鸡们的拼杀战场上,自然形成了他那任气好斗的性格特征.“任气好斗”四个字简洁准确地概括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最后再用“诸为里侠者”一衬,更加突出了博鸡者的不凡.“诸为里侠者”中的“为”字做动词,相当于“做”,“行”,与“侠”组成动宾词组,充当“者”的定语.“皆下之”的“下”字是动词,当尊让讲.意思是说,在乡里行侠的人们都尊让他.  相似文献   

13.
<正> 甲·研究郭沫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为郭沫若的存在浩瀚若海洋。仅以一九六六年以前出版的《郭沫若文集》十七卷作面面观,就有了诗歌二卷,戏剧二卷,小说散文三卷,自传四卷,文艺论集二卷,学术论文四卷。真是才华横溢,汪洋恣肆,要在这水上泛舟,谈何容易。而郭沫若前期思想及创作的研究尤令人却步;其原因盖在于资料短阙,众说纷纭。加以郭沫若的泛神论与浪漫主义五光十色,要作科学的论定,更非“望梅止渴”所能做到的。然则研究郭沫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与鲁迅并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正象李白、杜甫之于唐代文学一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且还在于他的成就之辉煌,是我国有史以来所罕见的,他的名字早已列入世界文化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文化史上,郭沫若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博学多才的名家和大家,他不仅在文学、诗歌、戏剧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位书法家、艺术鉴赏家和历史学家,至今很少有人具有他那样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和杰出的成就。由此我们推断,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一定是位爱好文学...  相似文献   

15.
很长时期以来,不少的文学评论者和《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把“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划分为“五四”后中国新文坛的两大派,即“人生派”与“艺术派”。都认为“创造社”的主要代表人物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是“艺术至上派”或“艺术无目的论”者。然而郭沫若本人却不同意这样的评论。早在一九二八年他就明确地表示过:“我不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一九四一年他又进一步说:“前些年辰我们有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同志是一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中说:“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为了更好地学习郭沫若的革命精神和他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充分认识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郭沫若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郭沫若前期思想的发展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文艺散文,数量尽管不多,但却是“五四”以来我国散文园地里的艺术珍品。早在三十年代中期,阿英同志在编选《现代十六家小品》时,就已经把郭沫若算作一“家”而加以推崇。他在《“郭沫若小品”序》中说:郭沫若以“一代的不朽之作,而激起小品文运动的大的狂浪,予以不少的推动力。现在的青年读者,未读郭沫若小品的人,大概是没有的吧。”其影响之大,于此可以想见。本文对郭沫若文艺散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试作一简论。  相似文献   

18.
三、思想与艺术特征“为艺术而艺术”最初是在创造社发难的,其出发点不外乎就是浪漫,一方面全部地推翻中国文学的正统,一方面全部地承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本来的文学观念可以用“文以载道”来包括,现在的则是要把文学当作艺术。这一变化可是非同小可,因为不但从那以后中国文学根本改了模样,即是以往文学的历史估价,都要大大的更动。当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报纸介绍中国新文学运动,曾以他的短诗《死的诱惑》为例。厨川白村还称赞过这首短诗,说是中国的诗已表现了一种现代的情调。郭沫若是以诗人著称的,但他写小说也很早。在创…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初期的艺术功利观,表现比较复杂,因而也受到了不少的批评。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批评他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三十年代初,鲁迅在回顾创造社初期的文学主张时,也说:“创造社是尊贵天才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专重自我,崇拜创作……与同时上海韵文学研究会相对立。”(《上海文艺之一瞥》)直到茅盾逝世前写的回忆录中,还认为郭沫若当时有“唯美主义的观点”(《回忆录》·五)。如何评价郭沫若初期的艺术观,如何认识鲁迅、茅盾对他的批评,对于我们研究郭沫若初期的文艺思想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曹丕是建安文学代表作家“三曹”之一,文学创作成就远不如其父曹操和胞弟曹植为人称许.但是曹丕独到的文学观足以奠定他在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曹丕的文学观的形成,绝非偶然现象,这其中有着文学理论、文学观念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原因,还有时代社会的因素,当然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作家的独立思考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