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科技文化重心迅速向西南、西北大后方转移,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全国性科技社团纷纷内迁,随着大后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一些新的科技社团又陆续建立起来。中国的科技社团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沉寂之后,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又在大后方逐步活跃起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社团为纽带,通过联合或独立地举办学术年会、出版科学杂志、开展科学讲座、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积极推进科学交流、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努力加强科技为抗战服务、为大后方建设服务,对推进大后方的经济开发、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交通建设是在中国特殊历史阶段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抗战爆发后,随着日军军事力量的推进,南京、武汉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心也随着由东部移向西部,大西南和大西北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但是,中国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造就了中国东西方交通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交通发达,西部内地交通闭塞。作为战略的大本营和总后方,大后方的交能设施根本无法适应战时的军运和补给,因此,开发和建设大后方的交通运输业,成为国民政府的燃眉之急。一、大后方…  相似文献   

3.
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程度比较轻微的原因在于:国民政府为弥补赤字而增发货币,未使得大后方市场流通货币量急剧增加;这一时期信贷的扩张和政府投资的增加,没有引起急剧的通货膨胀;粮食价格平稳,稳定了大后方物价的总体水平,也使得法币较受民众信任;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尚未确立以通货膨胀政策作为解决战时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9月15~17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抗战研究中心主办、《历史教学》编辑部、《历史档案》编辑部、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暨大后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来自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学术论文97篇。学者们围绕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与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国民政府将大西南作为抗战大后方的认识过程、大西南成为抗战后方的历史背景及实现经过,并分析了将大西南作为抗战后方对国民政府抗战态度、抗战发展过程及战后国内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着中国东部国土的沦陷,西部地区成为坚持抗战胜利的大后方。西北地区因历史悠久、国土辽阔、民风敦厚、资源丰饶,加之中国共产党到达延安,这里变成了抗战的重要一极。西北大后方是抗战理论的重要策源地,引领着中国的抗战前途和命运走向;西北国际通道是支持抗战胜利的重要生命线,将丝绸之路的合作共赢推向了新高度;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蕴含着刚健自强和不畏强敌的精神,它又成了提升民气、鼓舞民力的抗战精神源泉;强烈的国家认同,使得外敌制造的分裂阴谋难以得逞,西北领土的完整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稳固的后方基础。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知识分子随国民政府迁都而移居重庆、昆明、桂林等地,一时间西南大后方群英荟萃,成为文化中心.素来"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以手中的笔做武器,通过文学创作揭露日军暴行,鼓舞抗战和胜利信心,形成了独具时代特点的抗战文学.西南地区的抗战诗歌是抗战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目前,学术界多从文学角度研究抗战时期诗歌,少有从抗日战争与民族解放的视角分析这一时期诗歌的兴起与作用的.本文以西南大后方诗歌为考察对象,对其形成、内容、特点进行剖析,从新的角度解读抗战的全民性、进步性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大后方,国民政府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号召和组织大后方群众开展了一系列体育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军民的体魄,坚定了大后方群众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是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在陪都举行了多次体育盛会,这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和中国体育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北的开发大致可分为抗战前后两个阶段,其开发决策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有三点东北沦陷,民族危机日益严峻,要建设救亡图存的大后方;开发西北,解决西北的各种社会问题;防止苏、日、英三国在西北另起图谋.从抗战前后南京国民政府要员发表的种种演说,各种考察团的报告,相继通过的各种开发决议,由此可以归纳其西北开发决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发展交通、兴修水利、开发矿产资源、移民垦荒等.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作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近代经济客观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条件。因此,西北近代金融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为核心、以地方银行为基础、以商业银行和钱庄为辅翼的遍布西北各省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三次西北开发热潮探析——以陕甘宁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曾经掀起过三次西北开发热潮,分别出现在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清末新政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基本上每次西北开发热潮都以经济开发为重点。左宗棠充分利用西北资源发展近代西北工矿交通业,打破了历代西北开发囿于农业水利及移民屯垦的局限;清末新政时期的开发实践则给西北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突破,激活了西北社会经济的近代化因子;抗战期间的开发建设全面提高了西北地区经济水平,不但为抗战做出了贡献,而且使该地区因此获得了自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尽管每次西北开发热潮持续的时间都较为短暂,并且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在客观上却为改变西北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初步的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源于东部,抗战之前一直以沿海沿江地区较为发达。抗战军兴后,由于大后方经济的开发和文教重心的西移,国民政府、职教人士及教育、实业界均致力于发展大后方职业教育事业,遂使大后方的职业教育从规模到内容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值得记录和深思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大西南抗战小说遵循现实主义的审美品格,与全国抗战文学一样应和着时代的脉动,以服务于抗战作为文学的最高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讴歌英雄,书写战歌,传递中华民族不屈的伟力,为民族的复兴与新生而呐喊。随着典型理论的重申,文学审美性的回归以及题材视阈的拓展,大西南抗战小说的审美性得以迅速提升,涌现了众多优秀的作品,甚至出现了经典作品与典型人物。现实主义审美品格也使大西南抗战小说在表现大后方积弊丛生的昏暗现实时,呈现出更为独特的艺术触角与更为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使得大西南抗战小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高度。这也正是大西南抗战小说现实主义审美品格高扬的集中体现,是大西南抗战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走向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大西南抗战小说为世界奉献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沦陷区人员西迁,形成了巨大的移民潮.当时大后方之一的西北地区,移民数量也很庞大.总体来看,这些移民的素质和层次相对较高,知识阶层和各类技术人员众多,工商人士聚集,为抗战大后方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对当时西北社会影响巨大,在教育、科技、工农业生产和商贸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西北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侨资引进政策有发展国内经济和救济侨胞事业的双重动机,在政策规定上带有明显的战时特征。在国民政府的积极呼吁下,一批华侨携资回国,努力开发和建设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抗战建国事业。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主要工业生产区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大城市及通商口岸地带,而西南西北大后方各省因长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不安,加之交通阻塞和旧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性的特点,致使大后方各省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敌强我弱,力量悬殊,我国东南沿海沿江的工业发达地区相继沦入敌手,中国面临经济动摇,国库空虚的危险境地。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明令迁都重庆.以此为契机,大后方各省民族工业得到一次短暂跳跃式发展,出现了大后方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937一1941).对于这一时期大后方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17.
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相继沦陷,农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满足抗战对棉粮不断扩大的需要,国民政府开始将眼光投向比较闭塞落后的西北,将"开发西北"付诸实践,并通过发放贷款、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开垦荒地等措施,促进了西北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力的支援了抗战。但由于国民政府缺乏"建设"西北的决心,使得整个西北农业开发取得的成效有限。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巩固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对大后方的文化人进行了统战工作:发扬民主,尊重文化人的抗战意愿;为大后方文化人提供舆论平台;积极参加大后方文化界活动,宣传其主张;对大后方文化人给予援助和进行营救。通过这些统战工作,既使广大文化人得到了自由和民主,又维护了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戏剧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相互影响,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下的民族存亡关头,抗战戏剧运动也产生发展起来,经过了上海、重庆、武汉、延安等地的探索、实践,并在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深厚基础之上,随着桂林从抗战大后方到前线的形势转变,最终在西南剧展中达到了最高峰,成就了西南剧展作为抗战剧运最后一个高潮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抗战军兴,东南沿海富泽之地尽失,大量的工商企业以及学校迁往西南大后方,广西的现代工业在原来落后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由于战时需求的大增,要求作为后方的广西开发富力,不仅在农业、医疗卫生上为当地及抗战提供支持,在工业上则更为紧迫.现代工业及其他的发展,使得广西原有的生产方式、技术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面对现代工农商各业和战时对技术人员的迫切要求,在国民政府和广西当局的推动下,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战时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起来,部分地满足了当时和战后的需要,为抗战的胜利和广西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考查战时广西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特点、成效,无疑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