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就是女性译者寻求彰显其女性主体,创建政治话语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文章借鉴女性主义翻译观分析朱虹译作《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因素,进而指出:朱虹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凸现女性意识,从理论到实践贯彻了她的女性主义主张,为我国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经典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是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观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女性的政治话语权和译者的主体地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理论入手,阐述了该翻译理论内容及翻译策略,结合女性主义翻译观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和汉译中的翻译实践,最终论证指出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汉译的指导意义及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语言问题逐渐引起女性主义的重视并得到系统的研究,女性主义译者意识到只有破除父权语言才能消除女性和翻译的弱势地位,因而在翻译中实施"语言操控"策略以建立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反抗父权制与性别歧视,以女性主义的翻译"忠实观"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以"妇弄"翻译语篇的形式反映女性争取政治权利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该文回顾了女性和翻译两者的相似性,探讨了女性主义的背景,指出女性主义和翻译结合的必然性,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女性主义翻译诞生了。女性主义翻译不只是一种翻译行为,更是一项政治活动。它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释了传统的忠实概念,运用女性语言来突显女性。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主张以"女性价值"介入翻译文本而重塑女性形象,从而彰显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本质特征——主体性、权力关系以及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话语的女性主义重写--兼比较《简·爱》的两个中译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日益关联,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女性话语成为女性主义翻译和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权力和话语的关系,强调了女性话语权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探讨了凸显女性话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十九世纪的女性主义运动中,促进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女性运动的内容主要是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的变革,为女性争夺权力提供了基础,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传统翻译的颠覆,对传统翻译的"忠实性"问题进行阐述和理解,强调女性的话语权,提升女性的形象。同时,翻译理论还是一项政治活动,希望通过翻译来达到政治的目的。女性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针对该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给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并发展为一大思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女性的政治话语权和译者的主体地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从一些重译例子可以看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翻译的忠实,回答了是谁,因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为哪些读者而重写的这样一个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叛逆——女性主义话语策略及其翻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女性实现其理论及政治主张的载体,主张翻译采用女性主义话语策略,使翻译活动为译者/女性提供话语生存空间。本文主要论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的三种主要实践方式:增补、劫持以及加写前言和脚注,旨在探讨女性主义翻译在翻译策略上实现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从而实现其男女平权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翻译研究与女性自身在社会上都曾处于被动和消极地位,这种现状促使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女性主义以翻译为媒介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得以发表,逐步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也增强了女性主义的影响力,同时其也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女性主义理论促使翻译研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彰显女性身份的政治行为,把翻译作为争取译者和女性地位的工具:为了消除翻译研究中的性别歧视,女性主义译者采用各种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对翻译过程进行文化介入,操纵译本。但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西方激进的翻译策略在中国并没有得到热切的回应。中国女性主义译者选用了较为温和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翻译与女性就有着不解之缘。女性被认为是边缘次要的,而翻译则被冠以女性气质,被认为次于原作。在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带着鲜明的政治色彩进军到翻译界,本文通过探析女性与翻译的关系、探讨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翻译观是西方流行的一种新理论。女性和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所提倡的"文化转向"使女性和译者的地位及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从英文歌曲《God is a Girl》的两个汉译本着手,从中可以分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袁峰 《文教资料》2008,(26):38-40
通过女性主义翻译实践活动,西方女性主义者挑战了男权社会的权威,改写了女性从属的、柔弱的次等身份,实现了女性身份的重塑.但由于中西方翻译文化的差异,西方女性主义翻译与中国传统翻译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性主义理论建构的关键在于放弃女性主义的理论前提,回到女性主义理论建构之初的女性历史经验描述和分析上来。清末民初是中国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文学翻译实践是中国女性话语建构和实践建构的主要形式。因此,对翻译实践与女性的经验的描述构成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及其在此空间中的文化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的主人公莱拉如何在后殖民语境下、在"第三空间"中扮演文化翻译者的角色,以及文化翻译在其建构华裔美国女性身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女性主义翻译观视角分析女性文学作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领域,女性主义翻译观进入中国后,呈现出了异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本土特点。本文以中国女性主义译者刘春英的《小妇人》英译本为例,基于具体翻译策略分析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特点,并对照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探讨在中国语境下两者的共性和个性,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以及翻译观角度对产生差异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身体写作"是一种实现颠覆男性专制的书写策略,是通向追求两性和谐发展最终价值的过渡与桥梁。本文以艾丽斯·沃克的女性主义作品《紫色》及其三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女性主义的"身体写作"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中的"身体写作"理论;第二部分则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分析原作的"身体写作"在译作中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日益关联.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女性话语成为女性主义翻译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以艾丽斯·沃克的女性主义小说《紫颜色》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女译者陶洁(1998)和男译者杨仁敬(1999)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通过实例探讨了女译者凸显女性话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