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性与品牌化是国内专业电视频道内容发展的两大关键词,但并不是所有专业频道的节目都能鱼与熊掌兼得.有时,专业的“窄”与品牌的“广”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那么,何时专业当先?何时品牌为王?怎样看待二者间的关系?如何布局谋篇?本文将通过构建专业频道节目分析模型,对节目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策略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2.
2000年初始,电视频道专业化改革在我国电视媒体纷纷展开。特别是伴随着全国电视有线与无线合并和频道整合的大潮,各种专业频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各电视台创办的各种专业频道中,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如电视剧频道、电影频道、经济频道、文艺频道、科教频道、体育频道等之外,还出现了情感频道、娱乐财富频道、青少频道、旅游频道、纪实频道、足球频道、女性频道、收藏频道、围棋频道、廉政频道等专业频道。电视专业化频道之所以应运而生,是由于大众传播已经从  相似文献   

3.
张娟 《视听界》2006,(2):60-61
在当今电视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竞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地方台的专业频道和专业性栏目如何尽快将自己融入竞争的大环境,着力提升频道和栏目的核心竞争力呢?一、源自改革整合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盐城广播电视台在第二轮改革整合中,将原来有线、无线两台合并后的电视频道划分成三个频道并正式运行。2005年局台又提出“稳定一套,提升二套,试验三套”的口号。我们法制·生活属于二套,台里划定的工资福利保障供给人员只有15人,由频道自主向社会招聘了30名年轻的新闻从业人员。两年来,我们先后创办了“法治前沿”、“天天好生活”、“房产·家居”…  相似文献   

4.
于小村 《声屏世界》2016,(7):106-108
历经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山东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已经成为山东人民最喜爱的省级地面专业娱乐频道,脚踏实地地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赢。山东综艺人秉承"快乐第一"的频道理念,贴近百姓,倡导创新,打造出一批形式新颖、个性鲜明的原创娱乐节  相似文献   

5.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治节目的诞生.2004年底,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开播,意味着法治节目得到了高层的认可.二十多年来,法治类电视节目不仅发展快,也深得受众的喜爱.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1家电视台开办了专业化的法治频道,法治栏目已超过200个.如何提高法治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做好电视法治节目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近观我台三个专业频道——生活、影视、娱乐频道的包装宣传现状,我认为总体上专业特色还不够鲜明。通过对三个频道包装节目的分析,我认为原因一是将导视认同于包装宣传。作为专业频道,导视节目对频道各栏目的宣传预告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包装宣传的全部工作,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的品牌栏目《热线777》、"海峡旅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等为例,论述电视专业频道如何成功实现品牌化运营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扩大频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向莉莉 《青年记者》2008,(14):32-33
背景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划分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一直是电视人探讨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改革.从中央电视台1999年实施"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发展战略开始,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经历了从萌芽到成长、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专业化频道的雏形已大量涌现,形成了新闻频道 经济频道 体育频道 影视频道 法制频道 科教频道 娱乐频道等方面、多维度的专业频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电视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竞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地市级的专业频道如何尽快将自己融入竞争的大环境,如何生存,长期立足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从地市级专业频道入手,对地市级专业频道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作了一番思考,并提出相关策略,力图促进地市级专业频道长期稳定发展,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存宽 《视听界》2005,(1):85-85
许多人认为,“只要专业化频道真正具有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电视观众就会自然地凝聚在这些不同的专业化频道周围”。。假如专业频道没有财政拨款,完全市场化运作,“频道专业化”还有出路吗?笔认为,专业频道不能孤芳自赏,专业频道的“窄播”是有限的,专业频道的出路在于培育节目品牌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1.
李媛 《新闻前哨》2003,(9):45-45
一、专业频道如何定位 专业频道如何定位,是按照受众群体还是按照节目内容来划分?有人认为,节目内容分了类,观众自然就分类了。其实,同类节目做法不同,吸引的受众群也不同。比如: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走的是低龄化、偶像化的路子,不爱热闹的人不一定爱看;中央台的《曲苑杂坛》走的是成人化的路子,爱热闹的人就不一定爱看。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他们专业频道的划分不再  相似文献   

12.
从特色卫视到品牌卫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各省卫视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在全国几十个上星频道里,如何让观众看我这个频道? 开始,有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情况,提出要搞专业化,所谓做"专业频道".  相似文献   

13.
王黎明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31-131,133
随着我国广电事业,特别是电视事业的长足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受众开始细分,从大众受众逐步向分众受众发展。广播电视的区域化、窄播化理念被重视起来。广播电视从系列频道向专业频道逐步过渡,率先发展的有娱乐频道、健康频道、音乐频道、体育频道、新闻频道等。专业频道的出现是广播电视适应时代需求的表现,是广播电视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电视台频带专业化在中国的开展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广播电视界对于频道专业化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然而,目前,对其的研究和谈论大多集中在专业频道的特点和设置上,对于频道专业化怎样找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特别是针对地方电视台的发展研究仍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地方电视台应该如何面对频道的专业化发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广播电视业"存在"并长久的生存下去?是地方电视台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文章结合地方电视台在频带专业化浪潮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求找到地方电视台的合理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现在各地电视台都在打造频道的专业化和准专业化,这其中也打造出了几个反映很好的农业专业频道,如山东的农科频道、吉林的乡村频道,在当地很受农民欢迎,收视率和经营收入都比较可观。但是,那些在卫视频道播出的对农节目则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一方面各个省级卫视台都有定位的倾向性,对农节目如何平衡自己的定位以求与频道相吻合,同时又要避免自己的节目与频道内其他节目的同质化倾向。此问题值得研究。“三农”是块大蛋糕,谁都想尝一块,新闻、科教,法制,文艺等好多栏目都在报道“三农”,有的时效性强,有的娱乐搞笑,有的惊险猎奇。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春节的收视局面普通而不凡.一方面,假日高开机率为拉升收视奠定了基础,一方面,这一基础又因春节特定的喜庆内涵,而极不均衡地分布于娱乐传播与专业传播之间,无疑是前深后浅,使得专业传播连年呈现出"遇节不爽"的窘局.如何在原本定位相对单纯的专业频道平台上,将相对固定形态的每个节目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比较理想地以自身的特色诠释春节,在收视的硝烟中进退有据,赢得喝彩又有所收获呢?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规划提出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当前法治频道来说,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我国虽有众多法治频道,但多数频道的内容制作与营销方式雷同且低效,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着重探讨美国法庭频道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维度——为王内容与多元营销,以期通过分析、论证和借鉴,为我国法治频道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变革,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短短几年,从“栏目时代”急速转入“频道时代”,难免理论准备不足.实践经验不够.出现矛盾与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如何把专业频道这个蛋糕做大做好,放眼前瞻,不拘于眼前的利益,这是需要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为了不断寻求发展壮大,电视媒体频道专业化意识开始加强。一些借鉴、模仿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滋生,专业化频道的节目出现雷同化趋势,体育类节目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摆脱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本文从学精髓、创作专业、打出品牌、多元化四个层面来对电视专业化频道突破瓶颈的对策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斯童 《新闻传播》2012,(1):123-124
"媒介化的今天,已经悄然形成了媒介化的社会,各个领域充满了娱乐色彩,我们都被娱乐化了。"大众文化中的娱乐性的渗透,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我们真的需要被娱乐,还是我们要将娱乐进行到底才能获得现在的所谓的精神文明。或者,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本来是不存在鸿沟的,只是我们后现代人给文化区分的定义。又或者我们被娱乐性文化的世界给收编了,我们是新一代"被娱乐纳粹主义者"。对于整篇文章的把握我只力求在一个娱乐性的思考上,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重新审视社会的娱乐性,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到底社会是文明了,还是出现了倒退呢?希望我的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提供大家一些思考的角度,让大家静下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