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忠华 《新闻界》2001,(1):53-54
新闻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新闻宣传可以说无处不在,影响深远,而法制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门类,近年来异军突起,不断蓬勃发展。而搞法制新闻写作,除了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小,还必须对我们国家的各种立法情况有及时、全面的了解,才能使我们的报道客观,公正、准确,起到打击犯罪、弘扬法制、正确地引导人民群众的作用,我们国家正步入依法治国的轨道,各种新的立法和对原来一些法律的修改法案层出不究,特别是作为社会生活中一部基本法的《刑事诉讼法》在实施了16年之后,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补充,它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其中的一些内容对法制新闻题材的写作和报道密切相关,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而避免无意中的“违法”现象或出现常识性的谬误,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2.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传播政策是“为了指导传播制度而设立的一系列社会规范”(1)20世纪70年代时,联合国曾对几十个国家的新闻传播政策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有三十多个国家的政策体系被集结成书,当时联合国呼吁要“推动国际新闻事业的民主进程”。从世界新闻传播领域来看,近年来新闻传播政策总的取向是由管制到疏导、由限制到扶持。以美国为“领头羊”的部分西方国家,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积极推动巨型、复合型媒介产业的形成与扩张。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也在努力与国际潮流保持同步,一些传播业比较…  相似文献   

3.
军事政变,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都是世界媒体关注的头等重大的新闻。2006年9月19日夜间,泰国发生军事政变,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配以大幅照片进行报道。但是,在图片的选择和使用上,却千差万别备有不同:有的图片,读者只能看出发生了军事政变,却无法看出政变发生在哪里:有的图片,读者不但能看出发生了军事政变,而且能够看出是东方某个国家发生了军事政变;有的图片,读者一眼就看出是泰国发生了军事政变:有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冯一 《新闻前哨》2001,(1):26-27
请看下面这篇题为《中国爆炸第一枚原子弹》的消息── [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 16 日电]今天格林威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 官方在8小时后发表的声明没有提供这次爆炸的细节,但是保证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它还要求召开一次世界最高级会议,衬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问题”。 这项宣布中国已成为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的第五个国家的声明是在莫斯科宣布赫鲁晓夫辞职后24小时之内发表的。 观察家说,这是时赫鲁晓夫继承人一次及时的提醒,即中国已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切领域取得进…  相似文献   

5.
新闻选择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每个新闻机构,每个新闻工作者,每天都在从事着、重复着这样的活动。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新闻工作者做出一个新闻选择并不难,但是,要使新闻选择不仅具有新闻价值,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某些新闻选择可能给国家和民众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地维护国家和民众的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7.
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出访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家,并出席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上海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策划组织了四次连线报道,由在前方的央广记者和在后方的上海电台编辑,采用对话的方式,介绍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最新情况和现  相似文献   

8.
自律,相对于“他律”,属道德范畴。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问题。而自律,一般又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成立的报业荣誉法庭(有的国家叫报业评议会,有的国家叫新闻政策委员会,或新闻纪律委员会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报业荣誉法庭之类的组织,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07,(10):1-1
7月20日,中宣部组织召开了视频会议,通报了北京电视台播出虚假新闻《纸做的包子》的有关情况。会议指出,这种虚假报道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走向市场化的现代传媒业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容回避的是,新闻伤害的事件和现象不断出现,甚至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它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乃至新闻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王青  张务纯 《新闻传播》2007,(11):64-65
时下全国不少地方台都在兴办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琴 《当代传播》2001,(3):31-32
本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发生了激烈的社会政治变革,在这一痛苦的蜕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受到了强烈冲击,属于价值范畴的新闻道德观与苏联时代相比也有了深刻的不同,本力图向大家客观介绍俄罗斯两个时代的新闻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这个世界,有阳光也有乌云,有欢笑也有哭泣,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发生灾难性事件。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理所当然地包括了灾难事件。这是我们新闻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周确 《新闻传播》2004,(6):35-35
至4月19日,我到达墨西哥整整10天了。这十天,将其与我人生中的多数快节奏时段比,如同度过10载岁月!因为在这240个小时里,我面对了许许多多或新鲜、或生僻或与以往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事物及人物。在这之前,我也非孤陋寡闻者——本人曾是个走过十几个国家地皮的人——可这10天的所见、所闻、所思,仍让我眼球、耳朵“酸痛”,大脑紧张!  相似文献   

15.
骆正林 《新闻知识》2004,(11):42-44
我国媒体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被简单地纳入了政治体系,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由于对媒体功能的单一理解,媒体日常的、中心的工作就是为政治鼓与呼,而放弃了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功能,那就是传递经济信息。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迎来了政治的春天,经济建设成了国家的中心工作。当发展的任务被推到历史的前台时,经济新闻报道成了媒体的一个核心工作。今天,工作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很多记,他们或多或少地都要和经济报道打交道,经济新闻的报道成了很多媒体必须要做、而且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知识阶层对国家、民族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着超越常人的敏感。鲁迅在致徐懋庸的信中曾说:“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甚至说:由于文艺家对于社会问题过于“灵敏”,“说得太早,连社会也反对他,也排轧他。”新闻记者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由于职业的性质,他对于社会问题的观察、感觉,也是极为敏锐和细致的。反过来说,如果过于迟钝,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近年来,社会上的某些现象往往成为记者观察社会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东方卫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展示了在全球传播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创新。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外文局等政府部门领导,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维亚康母、迪斯尼、星空传媒和CNN等海外媒体负责人,以及国内外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与媒体专业人士就如何解决我国国际传播存在的客观问题,扩大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使我国更好地顺应信息全球化浪潮。提升综合国力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律:事实评论划清界限在发达法治国家,由于新闻媒介是公民言论自由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民主法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予以新闻监督较大的空间和小心的呵护。但是在报道司法活动中,对于新闻媒体进行的司法活动进行评论,提倡把报道事实和评论分开。英国立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中的司法程序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发表有失公正的言论都构成藐视法庭罪。德国规定: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应该说这些规定直接禁止了对司法活动的评论。在美国的新闻法律中,并没有禁止此类评论,但规定如果对尚未了结…  相似文献   

19.
曾杰 《新闻采编》2004,(4):15-16
在电视上,人们时常会看到新闻发言人的身影,他们代表国家、政府或军队,就某一重要事件或介绍情况,或澄清事实,或表明原则立场,由于其身份特殊,新闻发言人往往能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如我国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美国军方发言人等等。或许是受此影响,国内有的省级政府部门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力图一统本部门的发言渠道,就政府工作直接与民众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传媒的尴尬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政府直接发言隐含着对传媒“代言”状况的某种不满,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报道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受新闻媒体所在国家政策、法令、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记者立场、观点、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的影响。记者在报道中选择怎样的事实,从哪个角度反映事实,都会渗透着记者的主观倾向。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国家、不同党派的新闻媒介,虽然都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报道,但却出现各不相同甚至观点完全相反的新闻报道,这就是新闻的倾向性。所谓“纯客观”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