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迄今为止,已有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奥地利、瑞典、比利时、芬兰、德国等国科学家,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实验动物、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多种潜在不利影响。第一,转基因作物作为"新物种"侵占新环境,表现不折不扣的入侵性。自然界里从来没有过转基因生物,这是按照人的意志合成的"怪物"。它们因其体内有特殊基因,具备更强的竞争性和入侵性。植入抗虫基因的作物,比一般的作物更能抵抗病虫害袭击。长此下去,转基因作物将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种系丧失。除此之外,转基因公司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作物具有传统农作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时人类未来生活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风险。本文主要从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害虫和天敌、对土壤生态安全的影响等方面,来说明转基因作物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3.
争论的焦点 2006年全球已有22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与转基因有关的物质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主要有2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从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非洲和欧洲正在设法在境内彻底消除转基因作物,但美国却有超过50%的大豆都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作物究竟是解决饥荒的良药还是危害人类的毒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冬月 《百科知识》2010,(8):14-15
自从转基因作物和产品诞生以来,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与否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甚至出现了很多反对转基因作物的行为,一些研究人员也加入到反对转基因作物和产品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技术能够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杀虫剂用量等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不乏争议,但转基因作物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7.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目前人类、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和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应用农业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地减少农业占用的自然资源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在国内外仍然存在着不少争议,焦点的背后,是转基因工程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无时不在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似乎正站在一场新的农业革命——“基因革命”的门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问题提供了可能。但是,目前转基因作物还远未被广泛接受,相当多的国家政府、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和舆论对转基因作物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认为其含有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欧盟在对待转基因作物问题上就采取了提倡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在农林牧业生产中,植物转基因沉默是造成转基因植物非孟德尔遗传的主要原因,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利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已成为影响转基因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从外源基因转化前的防止及转化后的抑制两方面就目前常用的策略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我国仅有的转基因主粮作物——两个转基因水稻作物的安全证书,以及一个转基因玉米作物的安全证书,在今年8月17日同时到期,研发转基因水稻的华中农大已经向农业部递交续期申请,但过了8月17日节点仍未得到批复。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1,(9):22-24
在美国,转基因作物正在脱下神话的外衣。美国科学家表示:转基因作物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妙,更没有转基因技术公司所承诺的那么神奇。  相似文献   

12.
小木 《百科知识》2006,(4X):42-43
过去转基因作物和食物引起激烈争论的原因之一是,这类作物可能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比如,在作物中转入其他物种的毒素以抗御病虫害。其中把土壤苏云金杆菌(Bt)毒紊转入棉花、玉米、水稻等就是一个很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但是,反对这种生物技术的人认为,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固然能抗病虫害,也可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田野中的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有数干种转基因作物在大田进行试验。截至2003年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已有60多种,总面积达6770万公顷。  相似文献   

14.
农业转基因技术现已发展成为农业科研领域的核心技术,有效地缓解了国家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和人口问题,然而,近来一些关于转基因作物存在风险性、具有毒性的研究报道为转基因作物的研发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数据分析,我国已没有拒绝转基因的资本,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综述农业转基因作物发展、食用安全评价对策的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印度公众对转基因作物政策制定的影响和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意识对国家生物技术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从转基因作物在印度的种植情况、印度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印度政府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对印度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理解,相关政策制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6-17
转基因作物对世人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无论在美国、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都不会在转基因作物研究领域退缩。  相似文献   

17.
王小莜 《百科知识》2010,(19):17-20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作物诞生于美国,是一种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1996年,美国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现在,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它们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都超过了1000万公顷(1公顷为115亩)。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转基因作物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提出了加强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了安全评价而被允许进行产业化推广的转基因作物依然可能产生环境风险,因此对其进行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在我国政府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广监管中存在着制度型失灵和运行型失灵。这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转基因科研机构和生物技术企业对其的影响紧密相关。对此,为了加强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广的监管,以防范、杜绝、减少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的产生,除了政府要完善监管体系和改进监管行为外,还必须要确保公众监督权的实现,以便能监督政策的执行来确保政策的效能和监督政府的监管来确保政府的监管到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欧盟现有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的审查制度,孟山都公司近日发表声明:放弃在欧洲继续推广转基因作物。欧盟研究人员对此深表遗憾。反对转基因作物的人欢呼胜利的同时,支持转基因作物的人则警告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采用转基因技术,欧洲长期以来对转基因作物持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