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之最     
在这广大的地球中,不管是陆地、海域还是沙漠,都生存着各种动物。要想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任何动物都必须要适应种种环境。超级投机分子——鬣狗  相似文献   

2.
"团队精神"在动物世界中也有淋漓尽致的体现。许多动物一生中都要度过一段融入族群集体活动的时光。这样的行为有的是出于生存需要,而有的仅仅是图一时痛快。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里,动物要在生物圈里生存,必须获取能量才能够生存下去。为躲避敌害或者为了捕捉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以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动物便采取了伪装的计谋。为了  相似文献   

4.
林泉 《百科知识》2004,(6):46-46
如果从生物学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生物都有着互相交流的机制。但不同的是,对于动物而言,信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呱呱落地起,信号便成为动物最重要的生存手段。脆弱的“幼儿”刚出生时,要完全依靠庇护和喂食,因此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在短短几分钟内,通过特别的信号认出对方。  相似文献   

5.
就像人类维持生命必需要吃饭一样,动物为了满足生存、生长和繁殖的需要.也必须通过采食来活动完成上述生命基本活动的能量。像我们人类每天要吃三餐饭一样,动物们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能量来寻觅食物(搜寻)和处理食物(采食)。因此,觅食行为是动物最为常见和最为基本的行为。虽然我们可以将动物的采食行为等同于像人类吃饭,但是却远比人类吃饭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6.
陈杰 《知识窗》2006,(1):51-51
寒冷的冬季,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了适应生存需要,都“发明”了一套抵御寒冬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晓军 《百科知识》2000,(5):44-45
生存是大自然中一切动物的本能,自从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出现生命体以来,它们无时不在为自己的生存做顽强的努力与抗争。它们利用各自的优势,或者保护自己,或者侵食异类,以求得生存、繁衍和发展。然而,在世界很多地方都不断地出现动物自杀的骇人报道。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最悲壮的鲸群自杀 各种动物自杀事件中最为悲壮的是鲸群的自杀。 自古以来,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都有关于鲸类集体自杀的记载。在我国,早在公元前4年,  相似文献   

8.
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种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能力,所以它们都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只们都希望自己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从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伏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  相似文献   

9.
以往人们所认为的生物圈.主要是在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和各种动物。海洋中也有利用太阳能生长发育的各种水生植物、鱼类和其他各种生物。追根究底,这些生物都是靠太阳能生存的。  相似文献   

10.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苏宁 《百科知识》2023,(30):29-31
<正>动物作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如今受到的关注远超从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思考动物生存的正义性。不同于其他学者试图将人和动物趋同化,本文旨在正视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异化,从法理本身及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探索哪些动物享有权利,动物生存享有何种权利,以及如何在人类生活世界的背景下将动物保护从合理合法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行走江湖的高人都有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本事,比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或者唐门的毒、苗疆的蛊。其实大自然界中的动物们想要在激烈的生存之战中获得一席之地,也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才行,而且,有些动物身手不凡,绝对堪比武林高手。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们人类看来,动物头脑似乎都比较简单。其实,有许多动物很聪明,甚至是"天才",为了生存,它们会利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种知识。不相信?那我们一起走进"动物都是科学家"系列,一起见识一下动物的聪明之处吧!最早的邮递员今天,我们的动物主角是鸽子。鸽子是非常恋家的动物,无论飞出多远,哪怕跨越千山万水,也要回家。人类是最喜欢让别人的动物替自己干活的物种,让马拉车,让牛耕地,让狗看家,让猫捉老鼠……  相似文献   

14.
杨欣 《百科知识》2007,(1X):14-16
为了生存,人和生物都要适应环境,并且从适应中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方式和行为。因此,有时候一个个体的劣势反而可能转变为优势,而另一些个体的优势却可能转变为劣势。这样的情况既可以认为是一种进化,也可以看作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替换或补偿行为,其目的都在于很好地生存。  相似文献   

15.
正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为什么有些动物的生活方式很缓慢?它们为何没被大自然淘汰?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当无法逃避危险时,防御就显得很重要,不是每种动物都有行动迅速的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吞吞的生存方式尤其值得我们思考,一起慢下来吧!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暖不只是人类的生活受到冲击,动物的生存也面临严重威胁!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会议上,一些生态学家忧心忡忡地指出。那些对气温比较敏感的物种,会在未来的环境危机中败下阵来,永远消失于人类的视野之中。在这些可能因气候变暖而灭绝的动物中,不乏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到数亿年的古老物种。我们常常称这些物种为活化石。这不仅仅是它们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所以,各国政府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来为地球降温,让厄运不降临到这个目前虽然满目疮痍却仍然生机勃勃的地球。在可能因气候变暖灭绝的古老物种名单中,首先上榜的是5种动物,这也是最有可能率先灭种的5种古老动物。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鳄鱼,排在第四位的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鸭嘴兽。其他3种分别是鲟鱼、阿氏滑跖蟾和鹊雁,虽然我们对这3种动物不太熟悉,它们也都是珍贵的活化石,对地球生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百科知识》2009,(15):I0002-I0003
吸血动物是一类让人毛骨慷然的动物,它们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靠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并形成了一套与这种生存方式相适应的生理结构。对吸血动物来说,其他动物的血液就像“浓缩的果汁”,它们可以通过吸血这条捷径来满足自己生存和繁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动物生存的基本法则。生活在自然界的动物,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危险。而有一群动物,它们因为患白化病而变成全身都是白色的,这使得它们在自然界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John  R.Horner  Kevin  Padian  Armand  de  Ricqles  郭凯声 《科学中国》2005,(9):46-53
大多数人都可以悠闲地站在做成标本的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的颌线下面,或者是在腕龙(Brachiosaurus)的肋骨骨架下面自由行走,而不必担心撞到自己的头。霸王龙的个头跟最大的非洲象相当,而腕龙则与其他的大型蜥脚类亚目动物相仿,远远大于现今地球上生存的任何一种陆地动物。我们对恐龙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个头早就习队为常,以至于几乎忘了想一想恐龙究竟是如何长得加此庞大的。恐龙长到这样大要花多长时间,而它们的寿命又有多长呢?恐龙的生长方式是否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机体的运作机制呢?  相似文献   

20.
在发明创造的道路上,人们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要向各行各业学习,也要向动物学习。为何要向动物学习呢?一是,动物进化的先进性,值得人们学习。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与人类相邻为伴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在生物界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仍能保存下来,传宗接代至今,靠的是它们各自独特的生活本领。它们精巧的身体结构,适应外界的能力,优美的外部形状等,让人们惊叹不己,很值得学习。二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需要向动物学习。人类虽然已成了世界的“主宰”,但也只是生活在地球上比较适合生存的地方,象地球的北极、南极,还无人居住,而那里的动物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