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回指是话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三人称代词回指则是回指的一种。在第三人称代词回指中,有时会出现先行语状态变化的现象,即先行语的实质未发生变化,但其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语境中的经济原则、就近理解原则和认知语境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帮助人们更为正确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2.
语篇分析作为现代语言学发展新趋势下形成的一个语言研究领域,是继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之后兴起的一门语言学。因此,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探讨不同的回指类型以及制约因素更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探讨过程中会涉及到认知心理学对回指效果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语篇中回指类型的理解不能只依靠对篇章结构的梳理,还有很多相关因素要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3.
有关语篇回指的讨论由来已久,语言学家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从认知角度研究语篇回指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通过在心理空间理论的指导下对语篇回指进行尝试性分析,发现心理空间理论对语篇回指,尤其是先行语缺省、回指语缺省及指称晦暗(referential opacity)等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语篇回指确认过程中的非句法因素,主要有语义因素、语篇因素和常识,只有厘清了确认机制中的各种因素,才能进一步解释回指现象,解决回指的确认。  相似文献   

5.
许余龙(2004)指出,回指是指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往往是简略的)语言表达式来指代同一篇章中(通常是上文已经出现过的,但也不排除是下文中的)另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表征的意义或事物。陈平(1987)将回指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们用转喻进行说话和思维是我们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就可以依靠转喻思维来解读语篇回指。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关于语篇回指的研究,进而构建转喻的理论框架阐释英语语篇回指;最后指出了这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零形回指是语篇中一种常见的指示现象,是语篇的一种重要衔接手段。零形回指涉及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其中零形回指的界定、分类等相关问题一直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以《Яесть,тыесть,онесть》语篇为例,将可及性理论与俄语语篇结合,从可及性理论和认知推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俄语语篇零形回指现象以及影响俄语零形回指确认的因素。通过例证发现,在俄语语篇中零形式的回指语具有最高程度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语篇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语篇中回指类型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英语语篇中回指的分布特征受到英语语篇功能的限制,不同回指类型的选择实现了不同英语语篇的意义潜势。  相似文献   

8.
语体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语、句式和某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中,还体现在语篇的组织上。作为具有语篇照应功能的零形回指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也存在差异。以导游语篇为研究对象,在语体视角下通过对比口语导游语篇和书面语导游语篇零形回指的运用,探究零形回指的语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海珍 《英语辅导》2008,(5):97-101
关联回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所指对象在语篇上文中未明确提及,但可根据语篇中的已知信息推知出来。本文先讨论相关的回指语类型;然后分析关联回指结构如何受特定语用因素的制约;最后述评几种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篇已成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分析内容,语篇的衔接与语篇语义连贯有着密切的关系,语篇的衔接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语篇的衔接主要有所指、替代、省略、连接成分、词汇等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回指主要指篇章中指称代词、名词与其先行词的对应关系。作为语言一种范畴和语义表现形式,体貌作为语篇回指研究的可能性以及回指机制的研究未能得到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兰纳克的认知语法体貌分析框架,依据回指研究的基本理念,尝试勾画出认知语法视角下的体貌回指认知图示。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零形回指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美留学生叙事语篇偏误材料,将偏误类型归为:零形回指不足和零形回指过度两大类,同一话题链中零形回指不足、小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连接的偏误、人称作定语多余的偏误、话题转移、小句间语义变化五小类。并进一步分析零形回指偏误产生的原因,应当包括汉语零形回指分布复杂、英语母语负迁移、教材编写方面的影响和泛化学习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语篇间接回指的转喻问题。语言学界公认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称。语料分析表明,在语篇中间接回指的转喻机制受到语义关联关系、认知框架转化和概念突显属性的制约,语言具有转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使用能使语言表达变得简洁明快并富有新鲜感.由于它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用易感知、易辨认、易记忆的部分代替整体或以一物联想他物,所以在上下语篇中它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且它的使用可增加语篇的衔接性.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借代的几种衔接功能:照应、省略以及联想.  相似文献   

15.
零形回指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回指形式,而《政府工作报告》是特殊的公文文体,其零形回指形式与其他文学作品或法律文献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句内和句间零形回指、邻近和长距离零形回指等方面对先行语为"我们"的零形回指进行研究,并分析使用零形回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指代关系、连接标记、意合连接、新旧信息的利用和语篇主题结构五个方面讨论了语篇阅读理解中涉及到的自动性,本研究对英语学习、提高英语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间接回指是指话语上下文中先行成分和照应成分之间没有直接指代关系的一种特殊回指形式。对间接回指的理解需要对其理解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认知语义学提供了对词汇意义的描写方法,其中的“框架”概念是一种对概念的认知组织形式。框架中一个概念元素可以激活概念中的其它概念元素。框架语义学对间接回指中指称确定和认知推理有较强的解释力。我们尝试运用F 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Levinson对指示词语不同用法的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对指示和照应的用法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指示和照应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分处两端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体,不同的指示语按照它们的不同用法分布在这个连续体的不同位置上。在指示语的释义过程中,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相反,它们是相互作用并呈现为一种互补关系的。语用照应的制约性是通过语用关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刘恒 《海外英语》2012,(2):235-236,240
代词作回指语是回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代词的回指功能是保持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正确解读代词的回指指称意义对于把握整个语篇的主题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可及性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依据影响回指可及性的四大因素:距离,竞争性,显著性和一致性来分析代词的所指对象的确定以及其回指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