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一书进一步推进了近年来学界对“文艺美学”的研究。该书导论从宏观角度确立了全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编从整体上对中西文艺美学进行了理论概述,第二编从文学、绘画、音乐三大艺术门类中进行了中西文艺美学的比较研究。该书通过比较研究显示了中西文艺美学在文本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相通性、相异性以及彼此对话的可能性。面对中国古代诗性的文化艺术与西方系统化逻辑性的哲思,此书以开阔的比较视野诠释着文艺美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钢琴曲《梅花三弄》是一首比较有特色的民族性质的钢琴改编曲,此曲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分析能够透过《梅花三弄》表现出来其审美特征,并从中挖掘出西方钢琴艺术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相互渗透和发展。《梅花三弄》这种结合中西审美意识和特点是吸引更多人关注他的主要原因,拓展了钢琴艺术民族化的发展空间。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分析《梅花三弄》所含的情感与意蕴,从而更好的帮助人们分析《梅花三弄》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莱辛《拉奥孔》作为西方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绘画(雕刻)艺术和诗歌艺术的分界问题.这不仅对干当时德国民族文学的确立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而且对于艺术的分类,对于造型艺术(绘画、雕刻)和语言艺术(诗歌)的不同艺术特质的探究,有着极大的理论价值.《拉奥孔》的副标题是:论画与诗的界限.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莱辛选择了拉奥孔这一形象在古代封中的不同处理,并以此作为全书的一个基点,来比较、分析和部绘画(雕刻)与诗歌的独有的艺术特质.然而,就在这佯一个基点问题上,莱辛忽视了一个基本问  相似文献   

4.
中西绘画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看都存在许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不同风貌。中西绘画艺术的比较应在各自文化、哲学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比较才能得出相对稳定的结论,才能从本质上抓住两种绘画艺术的异同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5.
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本是中西绘画理论中的技巧手法,但在中西文学之中也可以发现作者焦点透视写作与散点透视写作的异趣。从契诃夫短篇小说和《醒世恒言》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从景物描写、叙述视角和叙事线索处理三个方面,中西文学均有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6.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创意曲集》是融合了自十六世纪以来欧洲各流派的音乐艺术成就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其中的《D大调二部创意曲》将法国艺术的风格用音乐进行了阐释,向世人昭示了世界艺术发展史上任何一次艺术进程都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艺术相互融会贯通为主旋律的规律。浩瀚的世界艺术海洋亟待我们去探索,丰富的民族音乐宝库亟待我们去挖掘。新世纪,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将成为当今时代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西绘画艺术各自拥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足以自豪的辉煌成就。随着这两大艺术体系间对话的活发展开,中西绘画艺术的比较研究显得更日益重要,它的美学反思在艺术理性层次上丰富和深化了这一对话。一、中西绘画艺术在艺术精神、审美理想方面的差异对中西绘画艺术的历史传统有所了解的人大概都会认同这样一点:中西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但是二者的区别是如此巨大,可以说是迥异其趣。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不仅仅是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上的,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植根于不同民族…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与绘画同道"的观点,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其国际主题小说《黛西·米勒》的空间叙事形式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詹姆斯在小说创作中借鉴了绘画艺术中的空间概念,他以地志空间画意书写为媒介建构文本描绘空间、以地志空间文化因子驱动的情节设计建构文本纪事结构空间、以路径意象为认知媒介建构文本意义模式隐喻空间.詹姆...  相似文献   

9.
《资治通鉴》与《君王论》是中西封建时代影响深远的两大政治学名著,本文通过对这两大名著的比较研究,探析了其间国家学说的差异及其成因,指出《资治通鉴》中提倡的是德治、礼治与怀夷的治国之边,而《君王论》则与此迥异,主张术治、法治与攘夷。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中意两国政治状况、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两书作者人生经历的不同。这一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近代中西文明差异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曾贵斌 《教师》2013,(11):128-128
本文对中西绘画艺术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通过中西方绘画艺术史上不同时代的画家、传世作品、传世绘画理论、现代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中西绘画艺术追求的绘画境界的相似之处,试图寻找绘画艺术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以其对艺术的敏锐感受,对早期中国比较诗学做出贡献。其《诗论》即集中体现了朱先生的跨文化视野及实践:通过对中西诗共同原理的比较与阐发,强调了比较诗学研究的共通性与异质性。这种自觉性研究虽有不成熟的缺陷,但在中西比较诗学史上已有重要的影响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保红教授的新著《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2018)以中西共八位译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各位译者所处历史时代的诗学与翻译诗学,深入剖析各位译者的翻译观。通过对大量译例文本内及文本外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每位译者的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的选择进行了庖丁解牛似的剖析,并据此对比分析了中西两大译者群在五大方面表现出来的典型差异。与一般的古诗英译研究相比,该书的翻译诗学及中西对比视角均显得独树一帜,而作者开创的从绘画、书法等多维艺术视角对译诗进行研究,定将引领古诗英译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平面艺术的典型样式,通过调动线、面、形、色等视觉的形式元素,在二维空间中塑造审美形象。如何以平面关系表现三维空间存在是绘画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中西绘画不同的空间处理与画面结构象征了中西相异的文化精神与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一门独特的人文学科,它的发展有一整套完善的美学理念,这种美学理念影响并指导着中西传统绘画的发展与创新.而中西传统绘画美学由于中西方在思想源流、文化内涵、技巧方法上的不同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西方绘画美学客观的比较分析,对加强绘画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西方绘画美学比较体系的建构也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西方民族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悠悠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中西美术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以上两大绘画体系各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西方艺术尚形,而中国艺术尚意;西方艺术重再现、重理性,而中国艺术重表现、重感性.通过中西美术比较,既可以找到其不同之中的相似之处,进而找到这些相似之中的不同,从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中找到自身文化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宗超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F0003-F0003,61
近百年来,随着中西文化冲突和交流的日益深化,比较学的意义日益凸显.中西文学的比较、中西艺术的比较均出现了一些成果.比较文学早已成为显学,相对而言,美术的比较并不理想,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比较对象显得有些宽泛,中西绘画比较的专著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17.
比较《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论语》的异文,我们发现《史记》在语言锤炼艺术的高超手段。《史记》的语言锤炼艺术表现在:一是行文简洁,二是协调音节,三是表达感情,四是交待语境或明确语义。  相似文献   

18.
从《红楼梦》和《百年孤独》看文学预言现象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经典作品普遍存在着预言现象。本文以中西文学经典之作《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为案例 ,运用共同性比较手法 ,研究文学预言造成的结构机制、文化艺术原因 ,从而揭示经典之作中文学预言现象之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金瓶梅》与《红楼梦》时空艺术的比较切入,揭示出二者的差异:《金瓶梅》的空间建构为辐射式,时间建构具有开放性和随意性,它以空间建构为主导,以时间建构为辅助;《红楼梦》的空间建构为辏敛式,时间建构具有封闭性和有机性,它以时间建构为主导以空间建构为辅助.文章还从作品的主旨方面论证了两种时空艺术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最后,论述了《金瓶梅》和《红楼梦》创造的两种时空艺术对后世家庭题材小说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以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和刘以鬯的小说《酒徒》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同一种小说艺术表现手法在中西作家之间运用的差异,并探索产生差异的原因,为分析中西方文本创作及艺术流传借鉴提供某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