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新闻阅读有其不同于传统纸媒新闻阅读的特殊性:网络新闻标题①作为新闻之眼呈现于网络主版页面,读者通过热点新闻、时事焦点或关心问题等各类关键词点击链接,进入标题专门新闻页面阅读了解.网络媒体的新闻题目,真正以题为目.  相似文献   

2.
每张报纸都应该有自己的准确定位,这样的报纸才能吸引读者。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虽然受到了新媒体便捷、速度快优势的冲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严峻挑战,但传统纸媒本身还是具有新闻报道内容真实情和可靠性等固有的优势。在融媒的大潮中,传统纸媒要继续保持优势,需继续创新发展。一张张报纸的出版凝聚着众多记者和编辑们的智慧,而版面设计就是这份报纸的门楣,读者喜不喜欢阅读,从报纸的版面设计就能一目了然。本文以《七台河日报》版面设计为例,初步探索报纸版面编辑的创新办法,进而提高《七台河日报》的竞争力,同时提升读者阅读《七台河日报》的快乐心情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无论是新闻生产还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传统媒体编辑而言,面临着受众新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如何在编辑过程中满足这些新需求,是报纸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编辑面临的困境入手,就纸媒编辑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和新媒体的力量,促进纸媒传播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今天网络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分流着传统媒体的受众群.而本土的热线新闻一直是纸媒拉近读者情感和心理距离的最前沿阵地.网络媒体对纸媒体热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纸媒的线索分流、受众的分流和新闻文风改变等三个方面.如何应对网络对本土热线新闻的冲击和影响,将成为热线新闻乃至纸媒今后应该长期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网络时代媒体竞争的白热化,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审美习惯的多元化,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日益凸显。新闻散文化写法在实践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新闻信息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些散文化的新闻作品以自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走近读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接受了信息。可亲、可读、可信、有趣,就是这些散文化新闻作品被读者接受和认可的重要原因。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顺应读者需要,掌握好散文化写作技巧,增强报纸新闻的亲和力,委实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今天网络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分流着传统媒体的受众群。而本土的热线新闻一直是纸媒拉近读者情感和心理距离的最前沿阵地。网络媒体对纸媒体热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纸媒的线索分流、受众的分流和新闻文风改变等三个方面。如何应对网络对本土热线新闻的冲击和影响,将成为热线新闻乃至纸媒今后应该长期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传媒观察     
《京华时报》云报纸首发近日,京华时报云报纸正式亮相,这是第一家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读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拍摄报纸图像,经过"云计算",即可查看图像所链接的视频等内容。和传统纸质媒体单一的阅读方式不同,云报纸将纸媒体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相融合,彻底颠覆了纸媒的展现形式、传播方式及运营模式。读者随手拿起手机一拍,通过云阅读手段就能实现观看与此条新闻有关的、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料或背后故事,了解到相关新闻更翔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传媒微博如何走向"专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与纸媒配合作差异化传播 微博新闻受微博140字的限制,信息量有限,虽在传播速度和时效性上超过传统媒体,但在深度上纸媒依然占尽优势.微博新闻的先天不足,使它在某些时候不得不与纸媒配合,因此受众看到的微博新闻往往是以一两句简短的话语高度概括新闻事实后,再附上纸媒电子版的网站链接,以供读者获取更细节、更有深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技术的日新月异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催生了用户体验式服务。此服务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平面纸媒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为阅读信息的即时推送、空间多元等。其实现方式是通过让读者参与体验式阅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根本上挖掘阅读潜力。用户体验式服务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对大众阅读的多维服务、对个体阅读的定制服务,在根本上深化全民阅读。用户体验式阅读服务与传统纸媒服务体系并不抵牾,因为其本质就是传统纸媒信息表达的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状况”大型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统纸媒的持有率很低,而且读者群体老龄化、社会阶层中低层化情况严重.然而,与纸媒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三种移动媒介终端接触行为(线上阅读报纸杂志、线上社会交往、线上浏览新闻等资讯)在“时间-空间-关系-伴随活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特别是线上社交和线上浏览新闻.因此,纸媒在移动传播时代的唯一转型机会,是通过为移动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版权以获取广告和版税收入.而这一点也是国家和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推动力度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姜青青  郑蔚雯 《传媒》2014,(9):28-30
正视觉化传播方式(如图片、图表、漫画、3D美术、动画和视频)在报纸吸引眼球、易读性、阅读性和新闻解读深度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应看到,这种传播方式在促进报纸转型发展的同时,必将会在战略上推动报业整体的转型升级。视觉化传播对报纸和报业转型的意义2000年前后,都市类报纸引领了国内报纸版式革新,国内报纸中以图片新闻和图表新闻为代表的视图新闻不断涌现,成为报业争夺读者的新战场。视觉化传播在纸媒新闻传播上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可以实现减少信息获取时间,提升阅读体验(如现在很多媒体在两会报道上通过信息提炼,挖掘新闻的核心信息和内涵,利用版面语言、图表、图示等视觉化手段来做报道,既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也节约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间);独创版面设计,提升报纸品质(利用创意体现新闻主题,打破传统的以新闻照片、图表和文字内容为主的  相似文献   

12.
徐蕉 《新闻实践》2013,(9):30-32
核心阅读:互联网上流行着这样的写作准绳:“用户响应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一段文字不可超过6行”、“一篇文章最好不要超过3屏”,同理也适用于传统纸媒。传统报业在“纸媒终结”的衰歌下,更是必须紧跟新媒体的时代脚步,在新闻的文本写作中不断提升审美性、易读性、趣味性,最大程度地契合新媒体时代读者的审美旨趣。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有一个“补偿性媒介”理论,他认为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相似文献   

13.
郭嘉  王莹璐 《传媒》2016,(19):73-74
互联网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有目共睹,传媒生产者亟需以互联网思维来考虑如何实现纸媒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当前,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主要载体,也是纸媒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目前纸媒新闻客户端的深入研究,提出几点生产创新策略,以期为传统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精华,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标题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当下,新闻已进入读题时代,这对纸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以笔者十余年的社会新闻编辑工作经历,分别从简洁化、切题化、形象化、趣味化等角度剖析社会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通过手机、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传统纸媒受到巨大冲击。其中,纸媒的副刊版面面对汹涌而来的无纸化、即时化阅读趋势,难以为低龄读者所接受。副刊版面应该利用当前手机阅读用户付费意愿淡漠,手机阅读盈利模式尚不成熟的机遇,利用虚拟网络社区等手段,争取并巩固自己的读者群体。  相似文献   

16.
核心阅读: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纸媒: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为纸媒定下了确切的死亡日期——“2044年传统纸媒将走向消亡,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也有很多人相信,传统纸媒虽然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但仍可以长期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7.
赵燕 《新闻传播》2014,(3):205-206
传统报业为紧跟时代脚步,契合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审美旨趣,一直致力于提升新闻文本内容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基于此,以《新京报》为研究对象,分别陈述不同题材的新闻文本在改革创新中所呈现的特征。深度剖析与独家报道,细节化、故事化的讲述,专业化、精品化的信息提供都是纸媒在文本创新方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社会中,手机、电脑的使用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听觉,能够更好地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进而影响纸媒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树立读者意识、加强与读者沟通、主动参与策划以及整合读者资源为切入点,深入探究纸媒编辑记者角色转换路径,旨在能够提高新闻的采编质量,引导纸媒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纸媒行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字鸿 《青年记者》2009,(24):62-6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地球村”时代的来临,国际新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内读者产生直接的关联度,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和国际新闻采访基本缺位的现实,使地方纸质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生存空间的紧张。一边是巨大的阅读需求,一边是自身的局限和竞争的压力,地方纸媒的国际新闻报道如何突出重围,靠特色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20.
政策新闻是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是近几年,有关民生的政策更是受到老百姓的瞩目。但传统的对政策新闻长篇累牍的处理方式显然已经不能被读者接受,没有重点的铺设不仅不能勾起阅读兴趣,更显得没有章法。目前不少纸媒都在形式上对政策新闻的报道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