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纲要》的颁布实施,对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对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实施以德治国,离不开对全体人民的道德教育,而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则处于基础地位。占全国人口近六分之一的青少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是…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以德治国"的思想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以德治校,以德示教,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3.
"德"字在古代以会意的方式凸显其意义。船山"德"之涵义,承接了古代会意字义并实现了价值开新。从天德到人德,船山对"德"之起源作了明确说明。教、习、修是达德的三个基本环节,达德与成德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达德是成德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成德之后的礼乐验德是船山"德"论的一大特色。德乃修身制行之善与表正万物之本,此乃德之价值的两个层面。"德"之终极价值指向和谐,德到优时横天际地、左宜右有。  相似文献   

4.
张文秀 《甘肃教育》2006,(7B):38-38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纲要》的颁布实施,对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多年指导学生成功就业的经验,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立德树人"与学生成功就业联系起来,提出了"立德入职"这一全新的概念,并科学阐述了"立德入职"的重要意义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德目的理解有三种:一指德育内容的条目,二指道德条目,三指德育目的具体化而形成的条目。德目在教材和教学中具有多种具体的形式。笼统、简单地把德目模式称之为德目主义并加以批评是片面、错误的。德目模式是古今中外实施德育的基本模式,不能一概否定与抛弃,只能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湘南学院学报》2019,(1):113-118
当前高校中的部分大学生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增长学识才干上,究其原因是他们缺失羞耻心,流露出"不以耻为耻,反以耻为荣"的心理。传统耻德要求人们涵养"仁""礼",遵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讲究"信""义",造就"大同社会";建立"功""业",体现担当精神。高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正好与传统耻德要求相吻合。高校开展耻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实施耻德教育的对策:正确运用"知情意行"的道德教育规律,激励大学生涵养羞耻心;教师榜样示范,引领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道德;统筹实施,建立耻德教育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德得关系在经历了古代的相通关系的现代的相分关系后,必将走向扬弃意义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在未来的最自然的方式便是“德不求得”。因此,德得关系只有在提高社会个体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统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途径和关键便是道德教化。  相似文献   

9.
论德与得     
古代"德"与"得"通假。今天,人们追求得,仍然要体现"德"与"得"相通的思想,以"用德谋得"的方式,才能长得、真得。反过来,对待所得,要以"用得促德"的方式,才能体现出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对幼儿园老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响应时代号召努力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是幼儿园老师崇高的道德追求。将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主题精神落实到幼教实践工作中,不断增强师德的自觉性、使命感,做优秀的幼儿老师。  相似文献   

11.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墨子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于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对于当代德育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德教基本方法、施教方法、受教方法、环境育人法和德教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中的道德规范要真正发挥规范和调节作用,离不开公民对它的服膺和认同,以及在服膺和认同基础上的内化和由内化而形成的公共德性。公民公共德性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即敬畏之德、捍卫之德和革新之德。敬畏之德是公民对公共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敬重和畏惧之心以及由于这种敬畏之心而产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能力;捍卫之德是指公民不仅应自己遵从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更应当挺身而出批评和制止违反道德的现象,捍卫道德之尊严;革新之德是指公民在认清公德内容中的错误和危害之处时,敢于破坏这些伪劣之德、害人之德.并积极推进新的公共道德规范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4.
师德密码     
师德乃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标示,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63):169-170
淮北卫生学校近几年在护理班开设的美学基础课的教学实践,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启迪和催化作用,营造了浓郁的美育氛围。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示立德和善之范、教师应示立德树人之范、学生应示立德担责之范。课堂教学实践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校园文化实践是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冯思敏 《教师》2012,(17):118-119
一所高校能否肩负起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乃至影响21世纪人才的质量。因此,面对新形势给师德建设带来的新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推进以德治教,提高育人水平,为学校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8.
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大国,曾因争夺疆土和欧洲大陆霸权不断发生战争,积怨很深,给两国及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二战后,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两国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法德两国实现了和解,并且在法德轴心的基础上促进了欧洲的联合.  相似文献   

19.
师德建设:高校道德建设的“龙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师德建设是学校道德建设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应当在“德心、德能、德行”的层面上不断自我完善;同时,学校也要建立“德性”制度来完善管理。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道德素质要从小抓起,所以中小学校在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结合我们国家“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小学校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校“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基本目标,创造良好的校风、校纪。而要实现“以德治教”的目标重点就应该落实在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