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6-吡啶二甲酸经酯化和肼解后制得2,6-吡啶二酰肼,再与芳酰氯反应得到2,6-吡啶四酰肼,最后在SOCl_2存在下发生脱水环化反应,合成了2个2,6-二(2′-芳基-1′,3′,4′-噁二唑基)吡啶化合物,用~1HNMR、FT-I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2,6-吡啶二甲酸经酯化和胼解后制得2,6-吡啶二酰肼,再与芳酰氯反应得到2,6-吡啶四酰肼,最后在SOCl2存在下发生脱水环化反应,合成了2个2,6-二(2'-芳基-1',3',4'-噁二唑基)吡啶化合物,用'1HNMR、FT-I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Wittig反应合成了咔唑衍生物9-乙基-3-{5-(4-叔丁基苯基)-[1,3,4]二唑-2-苯乙烯基}-咔唑(2)和9-乙基-3,6-双{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乙烯基}-咔唑(3),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测定了咔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和双光子诱导荧光性质.这些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较大,在800nm波长的激光激发下发出很强的蓝色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实验中观察到了多枝结构在双光子吸收中的协同效应.这样的协同效应部分原因是由于多分枝间电子耦合作用,多分枝分子中重复单元的推拉电子结构和协同效应有效地增强了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相似文献   

4.
合成6个2一氯甲基-5-芳基-1,3,4-噁二唑,化合物的结构经。HNMR、FT—IR、MS表征.光谱分析表明:在260—279nm出现最大紫外一可见吸收峰;在DMF溶液中,334—362nm出现最大荧光发射峰,是一类紫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邻苯二胺和2-氯苯甲酸、4-甲氧基苯甲酸、2,6-吡啶二羧酸为原料,在多聚磷酸(PPA)的催化下,用微波辐射法分别合成2-(2-氯苯基)苯并咪唑、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和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通过测定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及紫外光谱(UV)对这三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荧光测试表明,这三种化合物分别在发射波长λ发射=364.0 nm、345.0 nm、376.0 nm处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计算研究2,5-二(4-甲基苯基)-1,3,4噁二唑分子的几何结构、光谱、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该分子三个环处于同一平面,与晶体结构一致.气相中最低能量跃迁吸收峰出现在315nm,对应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π-π*电子跃迁.热力学计算显示,随温度的升高,2,5-二(4-甲基苯基)-1,3,4-噁二唑分子的标准摩尔焓Hm,标准摩尔热容Cpm,标准摩尔熵Sm均呈二次函数增大.298.15K与标准大气压下,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102.51kJ/mol和110.88kJ/mol.表明由稳定单质生成气态2,5-二(4-甲基苯基)-1,3,4-噁二唑分子时尽管要放热,但不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7.
回流条件下,以2-氯亚甲基-5-苯并呋喃-1,3,4-噁二唑为中间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喹啉氮杂环类锒配合物[(PPQ)2Ir(acac)]为客体,以聚芴和2-(4-二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为主体,研究了不同发光层厚度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随着发光层厚度的增加,相同电压下器件的电流密度和发光亮度逐步减小,表现出明显的电荷捕获机制.当厚度达到70nm时,得到了发光亮度为1792cd/m^2,发光效率为6.16cd/A的高性能红光器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新合成的化合物2,6-吡啶二甲酰(氨基酸)胺与竞争过渡金属离子及稀土离子的配位性质。发现在pH=2.0-12.0以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该化合物可以和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310nm和420nm,组成比为2:1(铜离子:配体)。当铜离子的浓度介于1.1μg/ml-32.0μg/ml范围时,配合物荧光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0.44757 3.98388CCu^2 (10^-3mol/L)。通过新化合物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初步考察了新试剂的配位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出一种能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具有分子开关功能的化合物——一乙烯基噻吩螺噁嗪,将乙烯基通过双键引入了螺噁嗪。通过质谱与核磁氢谱对所合成的一乙烯基噻吩螺噁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化合物紫外光照前后的吸收谱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化合物受紫外激发可由无色变为蓝色,在氯仿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并对一乙烯基噻吩螺噁嗪进行荧光测试,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受392 nm的光照射后可在乙醇溶液中发射445 nm的荧光。利用一乙烯基噻吩螺噁嗪上述的光致变色性能和荧光性能设计出一种可实现非与非功能的分子逻辑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L)2](L=2-苯甲酰基-4-苯基-2-噁唑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594.11,晶胞参数a=0.6099(2)nm,b=1.1082(4)nm,c=1.1331(4)nm,V=0.6753(4)...  相似文献   

12.
在B3LYP/6-31+G*水平对2-苯基-5-(6-哒嗪酮-3-基)-1,3,4-噁二唑分子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的计算,得到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该分子的哒嗪环、噁二唑和苯基环在同一个平面上,整个分子不具有对称性;该分子的气态热容、熵、焓等热力学性质与温度之间存在很好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喹啉氮杂环类铱配合物[(PPQ)2Ir(acac)]为客体,以聚芴和2-(4-二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为主体,研究了红光磷光有机电致发光的性质.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结果表明(PPQ)2Ir(acac)和聚芴掺杂体系可以发生从主体到客体的有效Fo¨rster能量转移.然而,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与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在相同掺杂浓度下,前者更能实现纯的红光发射.这个结果表明,除了能量转移之外,客体的电荷捕获也是实现器件红色发光的原因之一.当(PPQ)2Ir(acac)掺杂浓度为1.0 wt%时,我们在10 V工作电压下得到了发光亮度为1 792 cd/m2,发光效率为6.16 cd/A的高性能红光器件.  相似文献   

14.
双杂环类化合物是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分子中同时引入两个或多个杂环活性中心。能改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得到应用价值更高的化合物。本文以酯为原料,经肼解、闲环、取代等步骤成功地在哒嗪酮中间体的侧链导入1,3,4-噁二唑基团,合成了7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有哒嗪环和嗯二唑环的双杂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是现代农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它,人们可以把作物的生长控制在对人有利的方向。为了寻找并筛选具有较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1,3,4-噁二唑结构引入化合物中,合成20个目标化合物。本文采用离体活性测试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杀菌活性测试,获得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高活性和应用价值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6.
通过钯催化的Heck耦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含噁二唑基团与MEHPV单元的交替共聚物(oxa-MEHPV),并利用UV-vis,FT-IR,^1H-NMR对其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目标聚合物的荧光性能、由于在MEH-PPV的主链骨架上引入噁二唑基团,oxa-MEHPV分子链的刚性得到增强,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能,在常规有机溶液如氯仿、二氯甲烷、甲苯等中也有更好的溶解性.同时,由于噁二唑具有很好的电子亲和能力,聚合物紫外吸收波长发生了较大的蓝移,较MEH-PPV拥有了更好的电子迁移率和更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因而在聚合物电致发光(PLED)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5-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H2 Brsaph)、5-溴水杨醛缩2-氨基噻唑(HBrsatz)和5-溴水杨醛缩2-氨甲基吡啶(HBrsapy)三种水杨醛类 Schiff碱,制备了配合物[Zn(Brsaph)(H2 O)2](1)、[Cu(Brsatz)2]4H2 O(2)和[Cd(Brsapy)2](3).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350-450 nm 光激发下在450-550 nm 范围都具有荧光,但金属离子对它们的发光行为影响不同.利用 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了 H2 Brsaph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 P21空间群,晶胞参数:α=4.6517(2)A,b=19.0710(8)A,c=6.2382(3)A,β=90.402(4)°,Z=2,V=553.40(5)A3,Dc=1.753 g/cm3,Mr=292.13,R1=0.0225,wR2=0.055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Ni(L)2](L=2-苯甲酰基-2-噁唑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分子量Mr=437.09,晶胞参数a=0.51096(13)nm,b=1.5186(4)nm,c=1.1513(3)nm,V=0.8932(4)nm3,Z=2,Dc=1.625 g.cm-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苯丙烯醇为原料合成噁二唑-2-氧化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确认,评价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活性.结果表明,噁二唑-2-氧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尾蚴活性,其中4-苯基-1,2,5-噁二唑-3-醛基-2-氧化物杀灭尾蚴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2,6一二甲酰基『双[1-(3,5-二甲基吡唑)]』(L1)、2,6-吡啶二[2-(5-甲基1,3,4噁二唑)](L2)和2,6-吡啶二甲酰胺基『双[1-(1,3,4-三氮唑)]』(L3)三个新配体的合成,对于超分子生成的催化反应,发展离子检测、萃取、分离和纯化技术以及在新材料和仿生化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