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密 《湖北教育》2006,(3):63-63
当一位教师闷闷不乐或一脸怒容走进教室,他的情绪就会立刻感染、影响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的学习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而当一位教师精神饱满地微笑着走进教室,学生在良好情绪的影响下,自然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必然会对学习充满信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使教师和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积极情绪状态下,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课堂心理气氛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怎样才能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组织教育,体现"静"上课铃响过后,教师走进教室,通过视觉,要迅速了解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准备完好.然后,认真完成"上课起立"这个常规.这样,一下子就把全体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组织教育也可用非语言控制.如注视某生或全体学生,就是一种眼神控制,这时学生会感到自己在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当外在的情感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密切交流的过程。教师健康良好的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过去,政治课纪律不佳,我们总是责怪学生对政治课不重视,有偏见,埋怨大气候不利于我们的政治课教学,而忽略了教师情感在政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根据高校培训目标和学生思想实际而设立的。它是高校采取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彻修养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除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因素外,还有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情绪气氛。课堂情绪气氛是影响群体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良好的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取得较好效果。积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热烈的、融洽的、欢快的、给人以启迪的气氛。教师侃侃而谈,余兴未尽,学生积极思维,认真思索。而消极对抗的情绪不仅会使学生感到轰然无味,就是教…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习过程,而且恰恰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热烈活泼的教学气氛会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气氛由自然状态进入理性状态,从而提高政治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6.
情绪健康的教师,一般情况下其内部心理结构是平衡的、协调的,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消极情绪所驱使而导致行为的失调。就是说能保持比较平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并且总是积极增力的情绪居优势地位。在教育实践中,保持愉快的心境,保持情绪稳定是教师健康情绪的主要表现。一、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亦即人们常说的心情。这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多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往往会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如处于心情愉快的积极心境时,  相似文献   

7.
<正>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呢?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  相似文献   

8.
胡俊 《文教资料》2005,(23):50-51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中,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主要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而形成的一种情绪气氛。有的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而有的拘谨刻板;有的协调融洽,而有的冷淡紧张等等。课堂心理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积极性、满意程度以及师生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跃,那么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就高,教师教学情绪饱满、思潮如涌、声情并茂,学生学得愉快,学习情绪就高,对…  相似文献   

9.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也是一种心理气氛。良好的气氛,会造成一种感染力,使学生受到知识和情感的感染和熏陶,进而产生内心的共鸣。这种气氛还能给人以实感,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更是上好语文课极其重要的一环节。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快乐的情绪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方式,快乐的情绪可以使人充满自信、敢于接受挑战,从事新目标、建立新资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积极乐观等健康情绪的培养:个别辅导中帮助学生调整不良认知、建立积极的认知态度;小组辅导和团体辅导中通过活动设计等,帮助学生理解积极情绪的意义、学会调控自身情绪等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愉悦、乐观等积极健康的性格,同时挫折教育理应成为快乐教育的重要构成,使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层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快乐的情绪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方式,快乐的情绪可以使人充满自信、敢于接受挑战,从事新目标、建立新资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积极乐观等健康情绪的培养:个别辅导中帮助学生调整不良认知、建立积极的认知态度;小组辅导和团体辅导中通过活动设计等,帮助学生理解积极情绪的意义、学会调控自身情绪等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愉悦、乐观等积极健康的性格,同时挫折教育理应成为快乐教育的重要构成,使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层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鼓励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教学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 鼓励性教学原则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最佳。根据笔者对上百节课堂教学现场观察,也根据若干有经验的教师证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上述积极状态,往往是教师善于“鼓励”和“激发”的结果。教师对学生或寄以期望,或为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铺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心理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心理不卫生,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会造成障碍,而且也会使有关生活方面的指导受到严重影响。美国教育协会甚至认为,“情绪不稳定的教师会对学生造成决定性的影响,那种为人们所不希望的影响远不限于教室范围之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没有朝气和活力,容易怀抱偏见的教师,实际上在损害着学生情绪的健康发展。出于治疗的目的,一旦  相似文献   

14.
一天早晨我去班里上课,班里的气氛非常不好,原来我们班的英语老师调走了,学生刚刚得知这一消息、班里有很多女生在哭,既使没有哭的学生,情绪也极其低落。可以说留恋、懊悔的气氛充满着整个教室。面对学生这样的情绪,不进行课堂教学显然不行,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呢?我在积极思索着……  相似文献   

15.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把饱满的热情带给学生,使学生受到健康、乐观的情绪感染。做到教之以情,授之以趣,以强大的情感魅力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觉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室标语是布置在教室里对学生起积极鼓舞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目前所用的标语包括经典谚语、名人诗词、名言警句以及教师自己提出的一些口号等。观察和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室里所使用的标语,一些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过于抽象,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也往往高于学生的理解水平。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看,有些标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还具有一些负面的作用,应该及时加以优化,从而使教室标语发挥应有的教育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课堂气氛的创造鲁可为(浙江省余杭县教师进修学校)课堂气氛是一种能给人实感的课堂教学情境:它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亦称课堂心理气氛。这种气氛,会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受到认知上和情感上的感受和熏陶,...  相似文献   

18.
张富洪 《成人教育》2008,(12):81-82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它主要是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完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难度增加、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低等因素造成的。在暂时无法改变学校德育制度和学生德育工作环境的前提下,有效的心理自我调适,包括努力适应环境、制订合理措施、保持积极心态、安排健康生活、学会学习反思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情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情感教育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积极健康地取得进展.教师的情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学情绪、教学语言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学生的热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必须渗透情感教育,它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形成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