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关系着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塑造,目前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为培养专业类应用创新型复合人才,研究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新模式,对于高等院校开展新闻传播类教学教育、输出具备文化传播能力的高水平新闻传播人才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同属上层建筑,是一种意识形态,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效果,都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的关系的探讨,分析目前国内艺术与传播教育的现状,了解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的内在联系与外在联系,对推动中国化艺术传播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利用就业市场提供的信号,按照需求导向的规律重新构造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理论明确了新闻传播要受到环境因素、具体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对新闻选择的制约。实践中传播者应在形成新闻阶段、大众媒介应在传播新闻阶段、受众应在接受新闻阶段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以期消除新闻传播中的负面效应,达到理想的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浪潮来袭,传媒生态随之发生巨变,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往主要培养传统媒体所需人才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亟待革新。在这种形式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宏昊 《科教文汇》2024,(1):120-12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复合型高素质传媒人才的培养基地。重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框架,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增强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感知力和认同感,优化其职业素养和精神品质。该文以活动本质观为理论依托,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共性特征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要求,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高职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模式,以期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聪  韩向东 《现代情报》2015,35(12):50-54
基于移动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又一大平台的背景,清晰"时政新闻信息"概念,对"澎湃新闻"APP时政新闻信息传播进行实例分析,从时政新闻信息的传播姿态、传播方式和分享服务等方面,分析时政新闻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为切实提高时政新闻信息传播公信力和传播效果、提高民众政治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剡根会 《中国科技信息》2009,(18):266-267,271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及新媒体的涌现,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的巨大优势给传统媒体遗成巨大压力,新闻传播方式呈现出的多媒化,全球化、网络化、多样化的特点,对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新闻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都无法适应当今新闻人才的培养,只有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采、写、编、评,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相似文献   

9.
现今新闻传播媒介日益多样,泛娱乐化、碎片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加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困难性与复杂性,尤其对于国际新闻传播基于文化、情感、思维和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差异致使新闻传播需要以跨文化为基础,凸显出新闻传播策略更新升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本文将结合孙英春编著的《跨文化传播学》分析我国新闻传播对舆论的监督与引导现状,从文化认同与法律手段双重视角探讨新闻传播创新策略,助力新闻传播向着更加完善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促使我国舆论环境更加健康积极.  相似文献   

10.
新闻图片传播具有不受文化程度限制的优势,因此图片传播深受西藏地区各个阶层百姓的欢迎。然而长时期以来过于明显的感恩教育新闻照片宣传让很多藏族同胞排斥。针对西藏地区受众对图片新闻既喜爱又反感的矛盾现象,笔者选取《西藏日报》2014年新闻图片为分析文本,就感恩图片报道来探析媒介应如何引导区内舆论。  相似文献   

11.
秦雅萌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I0010-I0010
在现代化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多重加持下,从新闻传播方式到新闻传播渠道、从新闻传播主体到新闻传播效率,新闻媒体传播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新时代新闻媒体传播也面临着多重困境,例如主流新闻媒体与大众媒体传播的相互剥离、高等教育新闻媒体人才培养与新媒体传播行业发展趋势的脱节、传统新闻媒体传播与数字化和现代化等新兴传播模式的相对滞后等,需要紧密结合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从多方面深入探索可行性路径和发展策略,推动传统新闻媒体的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其媒体传播的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作为一个新闻现象和心理现象,广泛长久并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果。它可以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为零或负值。作为传播者如何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作者认为传播者既要在坚持以受众为本的原则下,保持传播内容的真实、全面,更要树立新闻媒体的权威,保证新闻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3.
张雯暄 《百科知识》2023,(15):30-31
<正>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的媒介方式在不断变化,从过去相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纸媒,逐渐发展到以各类新媒体为主的互联网传播渠道,并在不断扩散。新闻传播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传播品质、传播效率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好地促使新闻传播过程实现“精、准、快”的目标,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融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的路径,以“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作为传播理念,为新闻传播品质化发展和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现阶段,融媒体可以看作是多元性媒体,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业界对科技新闻的存疑,围绕“科技新闻该向社会传播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这一主题,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几方面进行阐述,回答了科技新闻应坚持什么样的传播立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柳春 《大众科技》2008,(1):183-184
信息时代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关系广泛而深远。探析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有利于实现科技开发通过新闻传播延伸其产业链,在社会资源最大化的配置中,提升其信息资源的集约整合概率,实现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有机结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性质,新闻职业道德作为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和道德规范,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讲尤其重要。如何恪守职业道德、掌握采编分寸是每个新闻从业者都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纵观历史,中西方新闻传播事业都是从各自的社会体系中诞生和发展的。经历过王朝更迭和社会变迁,各自都保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新闻传播传统,同时二者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也因此而显不同。本文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借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主要从社会结构根源出发,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高欣 《科教文汇》2009,(21):262-263
纵观历史,中西方新闻传播事业都是从各自的社会体系中诞生和发展的。经历过王朝更迭和社会变迁,各自都保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新闻传播传统,同时二者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也因此而显不同。本文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借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主要从社会结构根源出发,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1月16日,科技传播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论坛设置了7个主题分论坛,其中"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题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下称"专委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3方共同主办。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  相似文献   

20.
所谓科普信息传播,主要是指将各类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信息知识以各类渠道在社会大众中传播、交换,以此来实现科普信息在各个群体、各个组织间的共享,让社会大众能够对科学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新闻传播学的有效应用提高科普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以此来为后续此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