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学术腐败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了学术腐败形成的原因,并对学术腐败进行了效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学术腐败的策略,认为提高对学术腐败的查处率,增强反学术腐败的广度和力度是有效打击学术腐败、对学术腐败者”从严处理”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学术腐败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术腐败在许多国家存在,各国为防止学术腐败采取的措施也多种多样,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之透视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揭示了高校学术腐败的种种现象,分析其危害性和产生的根源,并探讨反学术腐败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术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瞠目结舌。当前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腐败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解决学术腐败问题,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学术腐败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良性发展,它的产生有其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高校学报作为重要的学术载体之一,理应在抵制学术腐败的行动中做急先锋。学报抵制学术腐败的主要对策:学报应高度重视自身在抵制学术腐败、净化学术风气、倡导和树立良好学风方面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学报内部要建章立制,奖优惩劣,强化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严肃处理已见刊的学术腐败现象,以儆效尤;兄弟院校学报建立网络系统互通信息。共同抵制学术腐败;加强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拓宽编辑的业务学习渠道,强化编辑鉴真辨伪能力;主办单位应给予学报充分的扶持;社会有关领域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个人学术水平和资格评价体系,形成积极正确的学术导向,为学报“减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术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如何遏制这种现象一直是我们争论的焦点。国外如何处理学术腐败案件无疑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揭示了学术文献继承中存在的种种学术腐败现象及其危害,提出了强化学术自律和学术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整治学术腐败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媒体对各种学术腐败现象揭露、打击颇多;但对学术腐败的惩处往往不力。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动了真格,通报批评了19名在科研项目中弄虚作假,施以撤销资助项目、取消申请资格等重罚。权威机构重拳出击学术腐败现象,让人看到了国家扼制腐败,推进学术健康发展的决心。《社会科学报》在维护学术生态健康、抨击腐败方面,作了颇多努力、现将至今尚不为教育圈所意识到的课题制中的腐败现象的批判进行转载,希冀引起重视,自觉地防止和杜绝无孔不入的学术腐败。[编按]  相似文献   

9.
马雁 《重庆师专学报》2004,3(4):103-105
从经济根源、社会环境、制度因素、科技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民主党派监督遏止学术腐败的独特作用,探讨了在高校实行民主党派监督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误导?!     
有一段时间,报刊上频频发表关于学术腐败的文章,不少人士认为学术腐败的产生是官本位的缘故,但事实上学术腐败远比官本位的范围大得多。不少事实表明学术腐败往往与土政策的误导有关,土政策的出台有时与官本位有关,有时只是在制定政策时考虑不周,也有时是个别人为领导提供制订政策的依据中掺有私人的小算盘。通常情况这种误导会造成不良影响,一旦被扩大化或被“转正”,影响就相当严重了。这里,仅以“炒”基金、“双肩挑”和考“工具”为例,与大家探讨一下误导问题。“炒”基金科学基金制是我国科学体制改革的产物。由于其评审缺席…  相似文献   

11.
从学术腐败治理的角度谈文章的署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中,学术腐败有五花八门的表现。其中,在文章的署名上,“花钱买名”、“挂名”等形式则大行其道。要治理在文章“署名”上的学术腐败,除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外,还应当建立防范和惩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学术腐败的内在根源及社会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学术腐败的界定、危害性、内在根源以及社会控制等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学术资源分配中的利益失街、学术的“失范”、学术民主的匮乏等是产生学术腐败的内在原因,主张通过重树学术诚信之风、建立学术公正制度以及通过正确处理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学术惩罚与学术宽容的关系,来战胜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中国学术腐败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经济学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对转型期学术腐败的发生从深层次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转型期社会巨大的需求市场和供给源将使学术腐败愈演愈烈。并就此问题提出了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圣洁和声誉,成为扼杀创新人才,危害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失范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本质上是社会性道德失范在学术界的缩影,是部分学术研究人员道德滑坡的具体表现;从理性选择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是社会成员基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理性选择;从社会控制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现象从产生到逐渐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术腐败行为控制失误的必然结果。治理学术腐败要道德自律、制度他律双管齐下,通过制度创新,端正学术研究风气,强化学术道德建设,优化学术生态环境,规范学术研究行为。  相似文献   

15.
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腐败是学术人学术道德素质败坏的一种表现,根治学术腐败,必须提高学术人的学术道德素质,针对我国大学德育长期忽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现实,章提出,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学术道德素质的内涵,培养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必要性及其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学术腐败现象,在当今的学术界呈现出不断蔓延之势,特别是高校成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揭露和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遏制学术腐败,成为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7.
治理学术腐败是一项综合工程。这需要加强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增强学术自律意识;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与学术监督制度与机制,规范学术活动;加强惩治学术腐败立法进程,加大学术腐败惩处力度。通过标本兼治、预防与惩处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学术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8.
学术腐败防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时期,消极腐败现象不仅在政治与经济领域内滋生蔓延,还侵蚀学术研究,在学术界生根发芽。近些年来,经网络等媒体曝光的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对于形形色色的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社会民众奋力谴责,官方与学术界也积极努力予以打击和遏制,学术腐败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然而,学术腐败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几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如何防治学术腐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术腐败问题是我国当前学术界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防治学术腐败的基础,即学术的"源头"——研究生学术腐败问题入手来探讨此问题,旨在揭示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防治学术腐败 促进社科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对于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学术创新的一大障碍,就是学术内部腐败现象的孳生。因此,提倡学术创新,必须同时反对学术腐败。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这样,对我们每个在高等学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科研人员也是这样。可以说,提倡学术创新和防治学术腐败,不仅牵涉学者个人的人格道德、学术水平、创新能力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声誉,关系到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生存、发展、改革、提高,必须引起社会科学界的重视,也是社会科学自律、自强的前提。 引起社会反感、社科学人痛心疾首的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