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资者进行资本投资时,主要是在未知的收益和风险中做出合理的选择。本文首先介绍证券投资的研究背景与目的,其次建立资产投资风险最小化投资组合的模型,然后把构建的模型应用于证券投资的案例之中,最后讨论两种资产收益相关系数的变化引起收益和风险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现状及问题,对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制的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徐静  秦颖 《软科学》2008,22(6):93-99
在详细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的配置途径、原因以及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指出了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配置机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现有制度安排下重塑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配置机制的方法以及改进外部制度安排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详细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的配置途径、原因以及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指出了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配置机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现有制度安排下重塑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配置机制的方法以及改进外部制度安排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快速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学术界对基金的资产配置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问题大致是围绕投资的各种策略下的投资效用和投资风险,对于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对数据的分析。本文通过利用多种数学模型,逐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在独立解决每个问题后,结合多个问题一同思考,主要解决了资金配置策略问题和股票投资组合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β约束下证券投资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对证券投资收益的影响;然后,讨论β系数在分析投资风险中的意义和作用;最后,运用均值方差模型(MVM)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理论给出β约束下在一定风险范围内收益率最大的证券投资优化模型。为此类投资者在分配投资基金时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证券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静  李东进 《中国软科学》2005,3(12):145-150
本文研究了流动性风险对证券均衡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假定流动性是证券收益补偿变量的前提下,证券的期望收益除了与证券的协方差风险有关外,还与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证券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有关:流动性对期望收益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因为证券流动性是持续性的,当前流动性较差的证券在未来的流动性也较差,因而其未来的流动性风险补偿应该较高,即预期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将其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并据此发行证券筹措资金的过程和技术。在我国看来,究竟是延续国外流行的做法,通过设立SPC的方式进行,还是采用信托模式,利用信托结构本身的设计来进行,更能体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9.
姚利波 《科协论坛》2007,(7):100-101
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假设了投资者根据证券的历史收益估计证券的预期收益,并且投资者在两个相互制约的目标——预期收益率最大化和收益率不确定性(风险)的最小化——之间寻求平衡,并由此推导出一条弯曲的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则把无风险证券引入投资组合理论,改进了有效边界,使之成为一条笔直的资本市场线,为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归因分析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Brinson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2000-2003年之间的业绩进行了归因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2000-2002年,基金超额收益的来源中,时机选择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两种能力的表现不稳定,四年累计来看,基金通过较强的证券选择能力获得了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