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熊绍良 《教师》2012,(21):23-23
"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业和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们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尽管我们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付出似乎无以回报,常为"差生"的教育倍感困惑而显无奈。如何教育转化"差生"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转变"差生"是"普九"的一项重要任务张建琼在农村小学,由于多种原因,"差生"占有相当的比重,"差生"一直是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一个头痛的问题。重视"差生"的转变,促使这部分学生尽可能地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不仅关系到为初中教育,为九年制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3.
沈小丽 《考试周刊》2012,(13):174-175
在教育教学中,"不服管教""学业不良"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差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虽然我们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却不能回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后进生一直是教师的困惑,严重影响教学和教育工作,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只有转化好后进生才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不让社会产生一个"次品"。  相似文献   

4.
雷慧敏 《考试周刊》2011,(54):95-96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试分析小学阶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差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大量的"差生",研究差生的教育转变问题关系到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学家,文章首先解析了差生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孔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探讨了职业学校差生的转变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真利 《考试周刊》2011,(33):84-84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洪昭 《考试周刊》2010,(33):224-224
"双差生"这里是指成绩差、品德差的学生。"差生"班班有、校校有,其区别只是多寡、层次不同而已。"差生"的存在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一种客观现实。预防和转化"差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差生概念的界定与分析出发,揭示学校教育中差生"标签化"现象,进而找出标签化的负面影响及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对差生进行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的差异性决定,学校中"差生"普遍存在,于是转化"差生"工作是教师责无旁贷的。所谓"差生",就是指某方面表现差,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做教师的决不能弃之不理,而应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给他们加倍的关心爱护,耐心教育诱导,促使他们进步。"差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所以,教师转化一个"差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也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出身于弱势群体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以及中小学非素质教育方式,是造成中职生成为"差生"的重要原因。部分中职学校违背职业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更加强化了社会关于"中职生是差生"的观念。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创新对中职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常规教育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差生,"小雨点"实验的结果转化了部分数学差生.论述了在转变差生中用"高分",即教师赋于学生"高分"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谢茂林 《考试周刊》2011,(22):221-222
"差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条件,如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者不当的施教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先天智力发育状况等,都有可能导致"差生"出现,所以转差就成了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转变"差生"就不可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拥有自信心对"差生"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培养"差生"自信心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笔者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出应通过肯定"差生"的长处、正确看待"差生"的过错、丰富语文活动,让"差生"展示长处等途径来培养"差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黄丽源 《考试周刊》2011,(41):219-219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就未必做得到了。从这个角度讲,从心底里关爱"差生"才是真正爱学生。要知道,那些"差生",就像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与呵护。赏识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对他们的一生来说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差生问题是我国当代教育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界特别是普教界的问题。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正视差生问题,解决差生问题。新时期以来,差生教育一直是学校教改的老大难问题,虽然有不少优秀班主任多方面探索并总结了教育差生的经验,但总体上看,差生的数量没有减少,收效不够显著。究其原因,除了教育力度、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的因素外,也有一个理念上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要想提高成绩,必须减少"差生"的人数,这是老师最头痛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透彻分析化学"差生"产生的原因,详细介绍转化"差生"采取的策略。 一、"差生"产生的原因 1.来源复杂,差异悬殊 我校虽然是一所县级重点高中,但建校时间短,地处偏僻,生源差。学生来自农村中学,师资设备差,从目前我县来说,大部分初中无法进行分组实验,甚至演示实验都难进行,本来有趣的学科也变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7.
赞科夫对差生和差生教育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了通过促进差生的一般发展来克服学业成绩不良的差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他领导的实验室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于解决差生问题是有成效的.本文以历史的方法,对赞科夫就差生和差生教育问题所做的实验研究及论述加以介绍.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差生教育问题的提出和差生的特点;二、传统教学中的差生教育措施;三、实验教学中的差生教育方法;四、差生的含义及差生的发展进程;五、小结.  相似文献   

18.
邓呐 《成才之路》2010,(36):I0018-I0018
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水平外,还具有转变"差生"的特殊作用。 所谓"差生",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障碍或走上歧途,具体表现在思想品德差、文化学习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在教育的档案里,曾用名为"差生"、"后进生"。这一称谓的变更,并不是偶然,它标志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任何一个学困生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的作用下,每一个学生都处于发展动态之中,只要教育得当,他们都能进步成才。  相似文献   

20.
单正进 《考试周刊》2011,(82):186-186
在中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关爱和鼓励对于促进"差生"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分析了"差生"的心理表现,结合"差生"的心理表现,就如何实施关爱与鼓励"差生"给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