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教育信息化不仅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且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云代表云计算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教育云服务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分析了教育云、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和特点,阐明了教育云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自信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主体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理想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目标需求教育、性格特征教育、耐挫力教育等七个方面论述了自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专题讲座、课堂渗透、课外活动、人文环境和心理咨询等五种进行自信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教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改革,教育方向,教育目标,教育者的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教育基础论、教育优先论、教育方向论、教育原则论、教育目标论、教育改革论、教育领导论、教育关键论、教育投资论、教育环境论.综观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它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研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科研队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教育科研工作,逐步确立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地位,紧紧依靠教育科研振兴教育事业,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专职为主导、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为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数学的特征、教育内涵以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观点,并从数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哲学观教育和应用思想教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对兴趣培养、情感教育、成功教育和希望教育等教育模式进行了整合,理清了兴趣、成功、希望和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兴趣→成功→希望教育“工艺流程”,并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党员在红色文化的熏陶、哺育下,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形成高尚的人品、道德,为社会主义事业锻造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发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改进了党性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丰富了教育载体,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内涵,提升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媒体的交互性、实效性、共享性和快捷性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模式,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教育方式与教育对象不匹配、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不适应、教育主体需要与价值客体属性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因此,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路径,构建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洋务教育开始了向西方教育的学习过程,引进了班级授课制度和学科课程,开始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维新教育则进一步提出普及教育主张,在教育作用、教育宗旨、教育目标、教育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更具现代意义的阐述;而民国教育则开始改变中国教育的性质。民国建立,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和贡献颇多,如: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主持改革专制主义的旧教育和规划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0.
"哲学在教育和教育研究中的角色"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教育公平、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哲学等议题,对在当前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所遇到的诸多价值层面和方法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推进了教育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2016,(9):11-17
全球范围内的创客运动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创客教育为教育的创新变革提供了契机。文章通过对创客、创客运动和创客教育的梳理,明确了创客教育的内涵和理念,以及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创新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基于对创客教育内涵、理念和实践的分析,文章从创客空间、创客教师、创客课程、开源软硬件技术等具体实践层面和创客教育发展规划、创客教育评价体系等规划层面,构建了我国创客教育的实施框架,并指出了我国创客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以促进创客教育在我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培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中  相似文献   

13.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德国著名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是存在主义以及存在主义教育学派的集大成者之一。雅斯贝尔斯最为著名的教育哲学丛书——《什么是教育》,以"存在、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对教育方法、教育本质、教育使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教育的真谛是对灵魂的唤醒和本性的回归,详尽、深入地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尤其是雅斯贝尔斯在本书中提出的文化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师生平等等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从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出发,深刻解读了本书有关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探索和追溯教育的真谛及本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终身教育理论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6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中,教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和发展,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藩蓠,带来了新的教育和观念,对教育本质、功能的认识,教育内容、方法、教育的时间、空间和施教手段的巨大变化,对教育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期,树立服务理念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社会视角和大教育视角出发,阐述了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层次和要素,分析了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实践领域。教育信息化服务既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服务模式,也是重要的公共服务领域。教育信息化服务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理解教育信息化的三种视域:学校教育观、大教育观和社会系统观。教育信息化服务包涵五个实践领域:教育条件、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社会创新与文化传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本质上,教育信息化的最终表现形态是服务——提供教育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这不仅厘清了教育信息化服务的范畴,也是宏观视角指导下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教育价值观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回答“为谁办教育”、“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关于教育价值观的系统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价值观的论述,是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更高期盼,回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内含着教育价值立场、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价值追求、教育价值目标、教育价值标准和教育价值原则六方面内容,构成一个系统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系统学习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价值观的论述,对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引领各类教育价值思潮、落实各项教育改革重大决策、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经济建设、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科学研究的连锁关系,阐明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定义和内容,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教育科学对教育改革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以及教改中无视正确的教育理论而导致的不当举措,分析了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几种错误认识,探讨了职业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加强教育研究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玉芳 《中国教师》2011,(22):21-24
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现代学校教育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方面都出现了和生活相疏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回归生活,学校教育需要树立以生活为旨归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设置开放式课程、实施建构式教学和实施多元化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9.
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法治教育。本文首先阐述了法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结合的意义:是教育观念变革的保障,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然后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目标、教育模式和方式、教育环境和教育主客体五个方面对法治视域下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最后,针对目前工作的进展情况,在法治的视域下,探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5,(5):53-58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智慧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智慧教育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动力,智慧教育驱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智慧教育最终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