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丽莉 《编辑学报》2000,12(1):55-56
基于农村读者需求的变化 ,《农家参谋》杂志编辑三原则的确立成为办好刊物的必然。用好三原则会为杂志和读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卫梦舒 《大观周刊》2012,(9):22-22,31
《傲慢与偏见》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杰作,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和推崇。本文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理论依据,从译文忠实性、遣词造句、译文流畅度等方面对其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个译本各自的特点及得失。  相似文献   

3.
教学业务性刊物内容优化配置三原则盛为民【杭州】刊物犹如一块园地,要使园中的百花各呈异彩、又互相辉映,体现整体的美,精心的编排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本文试以《政治课教学》的编辑实际为例,谈谈在刊物内容“优化配置,合理编排”中把握和坚持的三个原则。1...  相似文献   

4.
《庸言》是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后从日本回国创办的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论刊物。该杂志秉承梁氏一贯的宪政主张。从梁启超任主笔到黄远生任主编,《庸言》的编辑思想既有不变,亦有转变。其不变体现为:始终宣传宪政和新民思想,贯彻报刊是社会改良工具的理念。而转变体现为从独立、主观到公正、客观,从政论演绎到注重事实,从政论工具到公共舆论平台。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人文关怀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图书馆事业价值理念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可细分为三原则,本文对此做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幸德秋水所著《社会主义神髓》是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其不同中文译本的情况曾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邹振环教授在《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一书中提出了“1905年上海出版的张继译本”的说法。通过考辨,发现张继译本说有三大疑点:一是仅有的孤证是梁漱溟1942年的回忆,但梁氏时隔30多年的回忆并不准确;二是从张继的个人经历来看,1905年他翻译该书的可能性很小;三是张继与《社会主义神髓》的思想主张存在较大的冲突,缺少翻译出版的思想动机。因此综合证据和疑点来看,1905年张继翻译《社会主义神髓》的说法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7.
晓慧 《陕西档案》2002,(2):33-35
久居西安或旅游出差路过西安的人都知道东线西线游,却未必知道,出西安北门乘车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去往北线之一的三原县。三原的物名胜游下来,才让人感叹陕西人景观风光名胜真是丰富得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8.
友好曾在我面前对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啧啧称羡,在他看来,梁氏文章真是美奂美仑,叹为观止了!我拜读之后,也很有些“一得之愚”,不妨写出来求诸同好。《雅舍小品》34篇是梁先生1939年至1947年所写杂感的结集,持平而论,文字是没得说的。作者自称:“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看似不经意得来,但毕竟是中西文俱佳的大手笔,驾驶文字的手段着实令人击节,而对于世风人情又独具慧眼,薄薄一本小册子,可圈可点的文字委实不少,难怪友好膺服,要广为揄扬了。诚然,梁实秋写情写景都来得,试摘《雅舍》一  相似文献   

9.
1958年,周恩来调整了对日民间外交政策,逐步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三原则"。这些原则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不可动摇的发展中日关系的基本政治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十多年来,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想颇为广大学者所瞩目,就此进行了不少讨论。但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五四”时期,低估甚至忽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它之前一些求改革的尝试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而,只要我们不割断历史,就会发现,早在辛亥革命前,特别是ZO世纪最初几年,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就曾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其代表作就是《新民说》。深入研究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梁氏的整个思想及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都有着重要意义。一《新民说》的缘起早在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就批评洋务…  相似文献   

11.
谢琳惠 《图书馆》2007,(5):141-143
河洛地区洛宁张氏在明清时期曾一度为洛阳望族,洛宁金门寨《张氏家乘》是河洛地区现存最早的张氏家谱。该家谱追溯先祖时间久远,对于家谱的分支、迁徙记述分明,保存有大量先祖名人的事迹,且能详记家风,以敦睦族人,该谱在河洛地区家谱中极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元故从仕郎耀州同官县尹郭君墓志》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志此前未见著录,其写作时间当在大德三年(1299年)至皇庆元年(1312年)正月间。由志文可知,郭氏家族世居山西太原,后徙至陕西京兆,第五代成员郭时中为关中硕儒,与王天祺、李庭、郭镐并称"四贤"。志主郭汝弼,郭珏第五子,生于大蒙古国贵由汗三年(1208年),卒于元成宗大德三年。幼习儒业于乡贤郭镐、李庭;筮仕安西王府典书,与同僚姚燧、马绍庭交游甚厚;迨元廷分省四川,受知于中书左丞汪惟正,选充行省掾属,是以吏出职的北方低级汉官典型。因史料匮乏,对于郭汝弼及郭氏家族,学界尚无专文研究。墓志详述郭氏先祖及其家族成员基本情况,并叙志主本人生平事迹,为了解该家族、探讨元前期史事提供佐证,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图书馆所藏明嘉靖时期陕西周至王三聘所刻《字学大全》,与同时期刻本相比,有其独特特征。概因存世稀少,在陕西刻本和出版志中鲜有论及。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古籍版本,论其大旨,并详列其实,以资方家详考。  相似文献   

14.
横山县新发现《故野利氏夫人墓志铭》是一方珍贵的党项族女性墓志。志文反映野利氏部族自唐代中期内迁绥、银等州,历200余年至宋初,仍在今横山党岔附近聚居生存。野利夫人丈夫拓跋某,官职为定难军节度押衙、充银州都知兵马使,表明他与夏州李氏存在血缘关系;但他仍然保留了拓跋姓氏,七子字辈与五代以来历任定难军节度使并不一致,显示他应是李氏疏族。结合陕北已出土党项族墓志可知,野利氏与拓跋氏、破丑氏等党项豪族存在密切婚姻关系,可印证党项族内盛行姑表婚文化。此外,志文撰文者与名相王旦的关系、志文的书写体例与野利夫人去世原因,也应予以关注。总之,新发现《故野利氏夫人墓志铭》为研究党项族在陕北的历史活动又提供了一方重要墓志史料。  相似文献   

15.
曹之 《图书与情报》2007,(2):103-106
宋代古籍版本学已经到了成熟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及其研究、善本观、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宋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黄本骥是清代道咸年间一位重要的湖湘学者,但目前关于其家世及生平的研究尚存在不少空白。本文以《宁乡田心黄氏四修支谱》为主要材料,略述其家世背景,并结合黄氏著述,考辨以往研究中对其生卒时间、出生地点、求学应试及师友交游等方面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17.
李庆涛 《图书馆论坛》2002,22(4):122-124
“嘉靖本”是明代中叶崇尚翻刻宋版热潮的产物。这股热潮能够延续半个多世纪,并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应对其社会意义和历史地位充分地认识和分析。本文旨意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民国绩溪宅坦<胡氏龙井派族谱便览>为中心,对清末民初徽州普及本族谱的编纂过程、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长文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6):120-126,61
国内外现存明代乡试录共333种,其中孤本291种(部),浙江宁波天一阁现存272种,其中孤本233种(部)。天一阁所藏种类占存世种类的81.68%,其孤本种类占存世种类的69.97%。另外,现存明代武举乡试录11种,其中天一阁藏8种,且皆为孤本。无论收藏的种类,还是孤本数量,天一阁在国内外都处于独尊地位,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周公恕<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是"就叶采<集解>参错杂折之";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叶采<集解>的传播,主要靠周公恕分类改编本及其衍生的版本系统.明代后期周公恕类次本的代表,为万历年间吴勉学校阅的刻本<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周公恕类次本产生了割裂、僵化、歪曲程朱思想的后果,其实它并非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传播的"正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