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光的干涉现象指的是在两列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遇的区域内,浆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相互间隔的现象.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关键是设法获得相干光源.实践表明,一切成功的干涉都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一个光源发出的光分离为两列光波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源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中通过将一束单色光先经单缝再经双缝的方法巧妙的获得了相干光源,从而可以在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1 考点理解 1)双缝干涉 ①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缝宽α远小于光波波长λ,每个小缝相当于1个线光源,光的干涉是有限的这几列线光源的相干叠加;而在光的衍射现象中,缝宽α与光波波长λ可相比拟,狭缝处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认为是发射球面子波的波源,光的衍射就是从同1波面上发出的这无限多个子波的相干叠加.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相干波的叠加,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6.
1光的干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托马斯·杨最先在1801年得到两列相干的光波,并且最早以明确的形式确立了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这一实验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她对近代物理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高中光学教学中我们常用图1所示来讨论杨氏双缝干涉的有关内容,其中判断P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的条件是:P点出现明条纹的条件是光程差  相似文献   

7.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在大多数演示光的波动性的实验中,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通常是同时出现的.由于历史原因,人们通常将由有限个分立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图样称为干涉图样,而将由无数多个连续分布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衍射,所产生的图样称为衍射图样.  相似文献   

8.
刘风华 《教师》2008,(2):113-114
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关键是如何获得两个相干光源。薄膜干涉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是把同一光源发出的光波由透明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将入射光波的强度(振幅)分成两部分,再使它们叠加发生干涉。显然,同一光波按这种方法所分成的两部分,它们之间必然是相干的。  相似文献   

9.
两列相干光波在交迭区域迭加的结果,有的地方出现相长.有的地方出现相消.迭加后的光强出现了明暗分布的情况.这种光强分布的现象满足能量守恒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将讨论光的干涉光强分布与能量守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音叉声波干涉现象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振动的音叉发出四列相干波,在音叉周围产生四强四弱的干涉图像.  相似文献   

11.
一、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动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波的干涉中已经指出,由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是相干波,在两相干波相遇的区域内,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加强,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消失,即产生干涉现象.(由于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对于光波来说,振动和传播的是电场强度E和磁感强度B,其中能引起人眼视觉或对感光设备起作用的主要足电场强度矢量E,故通常把E矢量叫做光矢量).若两束光的光矢量满足相干条件,则它们是相干光,其光源叫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12.
杨氏实验包括双孔干涉和双缝干涉,现行人教社高中《物理》课本只是对双缝干涉作了简单分析,然后结合插页图直接给出两个定量结论:第一,在双缝干涉现象里,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第二,条纹的间距跟光波的波长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最基本的干涉现象是双缝。通过一个缝的光同另一个缝的光在屏上叠加,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4.
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评析与解:本题考查对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的理解:两列光同频、同相或相差恒定才能发生干涉,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相同,不满足干涉条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但仍有光透过滤光片,故屏上仍有光亮,应选(C)。  相似文献   

15.
"光的干涉"是物理光学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有关"光的干涉"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干涉条件的分析 两列光波在空中相遇时互相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叫做光的干涉.两列光波要产生干涉,它们的频率必须相同,而且相位差要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杨氏双缝干涉测量光波波长实验是采用钠灯作为光源.光通过单缝衍射后照射到双缝上,并通过测微目镜测量条纹宽度,双缝间距则直接采用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但这种方法观察干涉现象需在较暗环境中进行,且测量结果和理论值差别较大.因此改用激光光源,直接在光屏上观察读数,并且改进测量双缝宽度的方法,测量误差就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第三册 (必修加选修 )中第二十章“光的干涉”一节中 ,在光的干涉现象的重要应用中介绍了用干涉法检查精密光学平面平整程度的方法 (如图 1所示 ) ,并指出“用单色光从上面照射 ,空气层的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发生干涉” .那么 ,为什么从样板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线不发生干涉现象呢 ?这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很容易提出的问题 .原因如下 ,以供同行教学中参考 .光源发出的光不是连续的 ,而是前后无规图 1则的连贯起来的许许多多独立的波列 ,并且这些波列的振动方向、位相间无固定的关系 ,所以彼此间是不相干的 .只有从一…  相似文献   

18.
双缝干涉图样,实际上是两个单狭缝衍射的光在像屏上进行干涉的总和.缺级现象是双缝干涉中常见的现象.它是由于各缝自身发出的光波在像屏上某点各自抵消,应出现明纹的位置及其附近都呈现黑暗状态缘故.  相似文献   

19.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物理波动光学中最基本的实验,由对杨氏双缝实验的分析、推证所得到的两相干光波的干涉光强公式,是整个光学干涉问题的基础。不论是分波阵面法的菲湟耳双面镜干涉,劳埃镜干涉,还是分振幅法的种种薄膜干涉:坡耳实验、劈尖、牛顿环等,所依据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20.
最基本的干涉现象是双缝干涉.通过一个缝的光和另一个缝的光迭加,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干涉条纹.最基本的衍射现象是单缝衍射.通过单缝的光在屏上也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衍射条纹.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的迭加形成的,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为什么不统一叫做干涉条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