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根据中央的要求和中共浙江省宁波市委的具体部署,我们宁波日报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经济报道。在实践中,对于地方...  相似文献   

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本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与“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高校校报作为以反映和报道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在以“三贴近”原则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强 《传媒》2016,(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里,新闻舆论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近年来,网络用户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迁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手机网民6.56亿.网络特别是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  相似文献   

5.
以“三贴近”的方式做好主旋律宣传,才能使网络媒体既抓住了网民的眼,又贴近了网民的心,从而使主旋律的声音在网民中流行。而只有最大限度扩大丰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声音,才能主动占领这个新阵地,抢占宣传舆论的制高点,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报纸作为重要舆论阵地,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要担当好这个重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让读者愿意看你的报纸,喜欢看你的报纸,否则,权威性、指导性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尤其是在对外新闻宣传中,要达到我们的宣传目的,如何落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显得更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我这里就发挥党报的宣传、服务和监督等功能,对如何坚持“三贴近”、办好党报作些探讨。强化宣传功能离不开“三贴近”党报是党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大使命,作为地方党报同时还要宣传地方党委的决策部署,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完成好这一使命,使党报的宣传功能得到强化,使报道的中心工作、大局工作能与老百姓产生共鸣、共振,就离不开“三贴近”。党报作为党的舆论阵地,始终与恢宏壮阔的客观世界,与丰…  相似文献   

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本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从这个意义上讲,“三贴近”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的方法论。然而,现在既然将其作为一项方针重新提出并予以强调,这  相似文献   

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作为党报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媒领域迎来了颠覆性的重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面对媒体融合的新浪潮,作为传统媒体重要方阵的地方报业,该如何“有所为”或“有所不为”,成为报业决策者面临的新难题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指出,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军事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军报》是我军舆论宣传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领会和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三贴近”的要求,对于加强和改进军事宣传,提高军报的宣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郝青 《新闻采编》2003,(2):13-14
党 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新的党章。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今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指导报纸舆论宣传、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 ,自觉地用以指导新闻实践。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宗旨突出报纸的群众性现在 ,新闻界都在研究如何使党报更加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对此 ,许多报人已经形成共识 ,报业竞争 ,最根本的是对读者的争夺。笔者认为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至上 ,落实在报纸上就是要强化读者意识。不能占有读者 ,就会失去舆论引导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改…  相似文献   

13.
杨晓洲 《传媒》2016,(19):33-34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新闻平台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都市类报纸首当其冲,读者流失带来的连锁反应,广告、发行都呈现出“断崖式下滑”.2015年,有多家都市类报纸停刊,报业在“寒冬”中被迫转型、融合,救亡图存.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党报也不再高枕无忧,面对读者和广告流失的现实,为确保发行量及有效覆盖,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研究党报发行工作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的状况和问题,开拓新思路,采取新办法,巩固党的主流舆论阵地,确保党报在新闻传播及舆论引领格局中的主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三贴近" 是贯彻和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跨越海峡,潮涌宁波——甬台交流图片展”在宁波市档案馆开幕。宁波市委副书记郭正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旭,副市长邬和民,市政协副主席常敏毅、王建康以及省台办领导等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6.
意见领袖在网络时代有效实现了从传统舆论阵地向网络舆论阵地、网络知识阵地的进化发展,并具有了网红的一些特征,凸显了意见领袖的“主体”和“客体”价值功能,建构了新的价值融合、转换联系,本文探寻、反思意见领袖网红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对中国传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防 《现代传播》2006,(1):112-113
新闻媒体已成为美国对外搞“和平演变”和策动“颜色革命”最得心应手的工具。这一情况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给中国传媒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一、舆论阵地绝不能让舆论宣传是国家权力的重要资源。苏联、东欧国家的惨痛教训表明,舆论阵地绝不能让,更不能丢,让出舆论阵地,就是丢权的开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倾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颠覆信息以影响苏联政局的当口,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毫无限制的“公开性”、“民主化”,为西方媒体进入苏联从事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大开了方便之门。与此同时,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加紧抢占舆论…  相似文献   

18.
被社会各界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随着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结束终于告一段落了。作为2007年最引人关注的网络舆论话题,“华南虎事件”不仅捧红了周正龙,也使网络媒体自身大红大紫,从“虐猫事件”,“后妈虐童事件”一直到“华南虎事件”,网络媒体都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公共舆论的主导阵地,成千上万的公众参与到网络这个博大空间中,对网络舆论的快速形成和不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网络舆论的优势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舆论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增强新闻媒体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罗迪 《青年记者》2016,(24):46-4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日益成为媒介中心,“掌媒”时代已经来临,随时移动的“掌媒”深刻改变了社会舆论生态的方方面面.深入剖析社会舆论生态,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舆论“同谱共振”,构建健康向上的舆论生态. 社会舆论场域呈现“共振化、融合化”趋势 互联网作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颠覆了传统舆论的传播逻辑与传播规律,对传统舆论的权威性、影响力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