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出版信息资源是构成出版物内容以及出版生产全过程所需信息资源的总称.对出版信息资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它包括与出版活动紧密相连的各种要素,如信息内容、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相似文献   

2.
自出版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出版的地位,理解自出版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切.技术、经济、统治因素共同作用于自出版,这是其发生与发展的基本逻辑,也是理解自出版的主要路径.自出版本质上即数字时代出版范式的转换,出版社的主体地位让渡于作者,出版场域中的权力结构被重建.区别于西方出版的市场驱动范式,中国的出版体制以政府驱动为主,...  相似文献   

3.
出版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出版理论研究及编辑学、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讨论的不断深入,出版概念的内涵被众多的论文著作提及,尤其是出版学、编辑学学科体系研究的文章把出版概念作为表述论点的一个"基本元素".由于对出版概念内涵广狭范围及理解角度的不同,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出版概念内涵.学术界近年来产生的一些学术争鸣,观点的分歧就在于对出版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4.
我国出版界对主题出版的一些重要方面理解还不够准确、全面,主题出版的策划水平还有待提高。要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题出版工作,应从准确理解"主题"和"主题出版"开始,清晰界定主题出版所要利用的素材的类型,充分挖掘主题出版资源的潜力,朝着强调内容的艺术性和通俗化、交流姿态的平等性、诠释的准确性和角度的新颖性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推动主题出版工作不断走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青海人民出版社函问:文化部《关于纠正文学类作品重复出版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凡重复出版的作品,都不得向作者重复支付基本稿酬。”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又,对报纸、期刊上已发表的作品,汇编成册出版时,付不付基本稿酬? 答 (一)关于如何理解对重复出版物不得向作者重复支付基本稿酬的问题。这里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叫重复出版的书。所谓重复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拓展了出版物的载体,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元素均体现于图书出版中,呈现出动态、交互、多层次体验的特点。本文将从"感觉"、"选择"与"理解"——视觉传播学理论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理解与提高数字出版的版面设计质量、增强数字出版的交互性与多层次体验等问题,使数字出版更好地迎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数字出版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技术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数字信息处理的标准化、内容与形式的分离等数字出版技术的影响,有助于传统出版机构加深对数字出版的理解和认识,积极投身于数字出版大潮.  相似文献   

8.
非常高兴能够代表中国图书馆界在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作一个简短的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图书馆:从数字出版到数字享用的重要桥梁”。这个题目,说明了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图书馆界的这种认识和理解道理很简单:数字出版的根本目的,是数字资源的利用,没有“利用”这个需求的牵引,数字出版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之源,就是一个疲软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版权超市     
Putnam出版公司1998年9月出版 生活与工作中的变化可以是件好事,也可以是件坏事,这完全取决于你的理解。这本书就是教你怎样理解好事的本性,以及好事在你生活中的非凡作用,从而把形形色色的变化变成是好事。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务流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E-Publishing)是采用数字技术(二进制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出版.个人认为,从"数字化的出版"和"出版的数字化"两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广义的数字出版.数字化的出版主要指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对出版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它包括数字化的创作、数字化的编辑加工、数字化的复制发行、数字化的阅读消费等;而出版的数字化更多地被业界理解为出版管理的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工具对传统出版的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造,例如包括编务、出版(印制)、发行、财务等出版环节的ERP管理系统等.而传统出版业务流程包括组稿、编辑(编务)、(出版)印制、发行(储运发货结算)等环节,它们是按照时间顺序线性运行的.  相似文献   

11.
跨媒体出版——传统出版单位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出版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出版业的最强音.然而由于人们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各异,导致出版社找不到投入的重点所在,数字出版的实施策略模糊.本文提出跨媒体出版是我国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并给出了实施跨媒体出版策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数字出版产业的竞争逐步演化为"平台之争"时,我们需要从平台的视角重新理解数字出版。本文利用双边市场理论探讨了当前的数字出版平台竞争。  相似文献   

13.
再过几个月,按我们和世界沟通了的时间表,“入世”指日可待。应该说加入WTO对我国出版的运作影响不会太小,冲击是多方面的,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有利有弊。 在WTO的“游戏规则”中,印刷出版被分在F类中(属服务部分中的商业服务),这和我们对出版意义与作用的理解显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有本质的不同。毫无疑义,当然是我们对出版的理解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出版行业、技术商、IT企业都在说数字出版。每个企业都有对数字出版的理解和认识。目前,对于数字出版是否完全能替代传统出版的疑问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出版多久能替代传统出版。在当前的一个时间段里,数字出版还存在投入大、见效小(见效慢)或者说没有见效的问题。如果要让数字出版完全取代传统出版,那么数字  相似文献   

15.
出版传播过程研究是出版传播学的重要内容,出版传播过程包含出版传播者、传播内容(作品信息)和作为传播媒介的出版物以及接收者(读者)四个基本要素.对这四项基本要素进行内涵分析和研究视角的界定,是揭示和理解出版传播的微观机制及其规律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09年起,我们得到一个颠覆性的概念:中国已经是世界出版大国,中国出版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我们理解,这是中国出版的国家战略,作为一个出版人,对此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中国已成为出版大国的一项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探析出版的价值”系列文章中的一篇,文章从历史与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在出版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对出版与人类活动的思想交流、利益博弈之间的关系,出版活动在人类社会秩序更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使人们对出版的价值和整个出版活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李文 《出版科学》2021,29(3):58-63
出版融合发展研究关键是要解决融合发展的前提、本质和路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中,融合发展的前提,解决出版融合发展的认识论问题,服务于出版市场主体对出版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知;融合发展的本质,解决出版融合发展的本体论问题,服务于对出版融合发展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融合发展的路径,解决出版融合发展的方法论问题,服务于出版融合发展策略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虽然有几年总编辑岗位的工作经历,但深知对出版工作的理解不及前辈总编辑的十之一二,加之近些年图书出版工作、出版格局、出版技术、传播方式、赢利手段等等与出版相关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会做编辑工作,更何况总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出版广角》2018,(8):32-35
大学算是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特别久的机构.大学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大学出版的三大领域——教育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研究大学三大功能的发展演变、特征内涵对当前我们理解大学出版的三大领域有着不少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