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中记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教育名家,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名家,这么多年我记得的一个人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17岁投身教育工作,活了52岁,做了27年的校长,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我记得这个人就够我享用一辈子了,学习他的什么呢?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和大爱情怀,学习他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要关注那些善于学习、躬身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校长需要向众多教育名家学习,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2.
母与子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个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于是,他回家问母亲:“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同桌和我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母亲不知该怎样回答。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比一般人的灵。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仍没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母亲为此带…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求上进,无所作为。那是为什么?因为他对个人缺乏责任心。有的人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对父母不敬不孝。那是为什么?因为他对家庭缺乏责任心。有的人不关心他人疾苦,不关心国家大事。那是为什么?因为他对社会缺乏责任心。一个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缺乏责任心的人,  相似文献   

4.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通过对中西教育进行比较,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点及不足;他推崇理想教育及自由主义教育等,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着力培养人的理想性格.罗紊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哲人云:人,因梦想而伟大。"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一直设计着伟大的梦想;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一直实践着伟大的梦想;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一直创造着伟大的梦想。"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50年前,在美国有一个叫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位班主任,他带的55人的班级中有10人进入剑桥、耶鲁、牛津,37人进入清华、北大。他是一位作家,他的专著《英才是怎样造就的》21次再版,发行几十万册,位居教育类图书排行榜之首。他是一位教育者,他的教育理念引导成千上万的学生走出困境,取得成功。他是一位研究者,他是国家十一五素质教育重点课题组组长。他是一位父亲,他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王金战,有中国第一班主任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小棕熊家新装了电话,他天天等人给他打电话。可是,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晴天,还是细雨霏霏的雨天,电话铃都一次也没响过。  相似文献   

8.
赞美如药     
在南部非洲的巴贝姆民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治疗”他的心灵,修正他的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9.
“如果爱他就送他去美国……”套用这句经典的台词来形容想去美国受教育人的心情.再贴切不过了。美国的教育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轻松、自由、平等、能力、素质……“很多人看到的是美国教育的表面。”王文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玉米  ;闪红亮图 《顽皮娃娃》2008,(18):F0002-F0002
娃娃很爱给人帮忙,他喜欢帮爸爸拿拖鞋,喜欢帮妈妈背包包,还喜欢给客人搬小凳子……大家都说他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祖雷是一个帅气、懂礼貌的14岁男孩。然而,一年多前,他曾因用砖头拍人致伤,而受到派出所的拘留。以下是他的一段真实感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他在成长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说乡土教育     
潘光旦 《教育》2009,(11):60-60
近代教育下的青年,对于纵横多少万里的地理,和对于上下多少万年的历史,不难取得一知半解,而于大学青年,对于这全部历史与环境里的某些部分,可能还了解得相当详细,前途如果成一个专家的话,他可能知道得比谁都彻底。但我们如果问他,人是什么一回事,他自己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家世来历如何,  相似文献   

13.
折..口学家约翰·罗斯金说过:“人劳碌一生,其最高奖赏不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借此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校教育的原点是人,使命是“使学生成其为人”,即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爱憎分明、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真实的自我。作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沈卓 《家庭教育》2009,(5):10-11
金华一位读者来电问:“孩子自从上了四年级以后,人长高了,可是也变得爱顶嘴了。以前我说他,他都能听,可是现在我说他一句,他有两三句等着我,真是让人十分恼火。请问,我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俞敏洪 《今日教育》2009,(10):56-57
公立教育和民办教育应该形成互相促进的局面.中国教育需要“两条腿”走路。是的,大家知道新东方,知道新概念,那么,同样我们要记住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俞敏洪,他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新纪元。或许,他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呈现了民办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期待更多的俞敏洪和新东方,为着中国教育的全面、多元、健康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陈通行 《河南教育》2004,(10):20-20
怎样平等地对待孩子呢?一、学会倾听倾诉欲是每个人都有的天性,一个人遇到高兴事需要倾诉,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快乐;遇到苦恼忧伤需要倾诉,在倾诉中得到解脱;遇到困扰也需要倾诉,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在倾诉时,并不需要听的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只要能听他倾诉就行了。在倾诉时,倾诉者的心理最脆弱、最敏感,他彷徨、脆弱、无助,倾听者只要有一丝的不耐烦或不屑,就会使他感到难堪,受到打击———尤其是孩子。所以,父母在倾听时要心无旁骛。二、阐述自己的观点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许多思想是幼稚的错误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自…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打转,这个印度人急忙伸出手想把蝎子救上来,他的手指刚碰到蝎子的时候,不料被蝎子猛地蜇了一下。那印度人尽管被蜇,但他还是想救起那只蝎子。于是再次把手伸进水中.蝎子再次蜇了他。  相似文献   

18.
马兰霞 《家庭教育》2004,(4A):34-35
和田一夫曾经是全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八百伴总裁,当他72岁时,企业倒闭,他从一个国际知名企业家一下子变成一不名的穷光蛋。很多人以为他肯定要自杀,但是他没有。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办起了一家网络咨询方面的小公司。他为什么能在旁人无法承受的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蔡元培,不少人都会把他与北京大学联系起来。作为北京大学的掌门人,他推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元培对教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科学定位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主张顺应自然和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相似文献   

20.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他是第一个当公众教师的雅典人;他是把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他重视人的智慧发展和道德品质修养;他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启发教学的创立者;他深情希望青年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