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的特点是培养和使用相结合.采用博士后制度有利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博士后制度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应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二是应加强管理,建立公正而科学的对博士后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三是应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分配等制度的改革以形成竞争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博士后人才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人才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高校博士后人才管理及培养现状着眼,针对高校教师补充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及影响。提出通过优化博士后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培养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等途径,推进高校博士后制度的健康发展,整合高校人才资源,有效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开始进行人才引进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其中师资博士后就是人才引进模式改革的一个模式,本文将分析目前师资博士后的类型和制度优势,分析师资博士后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跟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有密切关系,通过完善制度建设、重视教师培训、强化校企合作等措施来加强高素质、强能力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大量符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高校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活力,促进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旨在吸引、聘用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在推动学科发展、服务社会、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人才蓄水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文章讨论了地方高校博士后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并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对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在制度设计、招收、评价、服务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分析,以期给其他地方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从制度层面而言,应通过健全事业编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激发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完善师资培训制度,促进应用型师资队伍能力提升;通过建立兼职教师制度,推动应用型师资队伍能力更新。  相似文献   

7.
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等学校在新世纪向高水平发展的关键。章在对我国博士后教育发展趋势作简要分析上,着重阐述了博士后人员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提出了高校培养、吸引博士后人员补充师资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1985年7月正式建立了博士后制度。20多年来全国有博士后流动站1300多个。到2005年,清华大学共有博士后流动站23个,在站人数为900多人。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博士后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重要的补充力量,很多博士后在高校任教并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随着博士后人数的不断扩大,所需博士后公寓数量不断上升,这给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通过20年的实践,清华大学博士后近几年的规模迅速发展,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递增,因此住房需求量也在递增。近几年来基本上每年安排四批(每季度一批)博士后进站,由于每批博士后进…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高校教师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促进高校教师发展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高校教师发展应以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引领。  相似文献   

10.
在人才强国的战略中,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体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博士后对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创新博士后培养机制,发挥博士后制度优势,更有效地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1.
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磊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86-87
实验教学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和能力单一、年龄偏大、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以及考核评价不规范,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必须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政策引导,鼓励年轻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困境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在队伍的高职特色建设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通过调查,从现行人事制度、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训室建设、培养计划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原因,指出营造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积极氛围,对于推动队伍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Anatomical sciences are foundational to the health professions,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qualifications of anatomy educators at the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level in the United States. Moreover, there is concern that the number of qualified anatomy educators being trained may be insufficient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posed by new and expanded programs in medicine and allied health specialties. The authors surveyed anatomis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to (i) characterize the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of current anatomy educators and (ii) assess the perceived need for education-focused postdoctoral positions or formal mentorships to prepare anatomists for teaching-intensive faculty positions. To probe the survey responses more deeply, one-on-on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eight individuals selected to represent a diverse sample of respondent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 gender, and academic rank. Results indicate that 30–40% of educators at the graduate level and approximately 60% of those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lack graduate coursework in histology, embryology, and neuroanatomy. Forty-fiv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had completed a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Eighty-six percent replied “yes/maybe”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n anatomy educati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would benefit doctoral graduates. The top 3 reasons for this recommendation were to (i) establish independ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ii) improve a publication record, and (iii) gain additi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Notable weaknesses of education-focused postdoctoral training were related to finances, fear of exploitation, and undervaluing of teaching. Moving forward,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and other form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may represent a key strategy for training anatomists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climate. Anat Sci Educ 00: 000–000. © 2018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酒店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各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诸如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缺乏、办学模式不灵活等诸多问题。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构建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和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高等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加强现代化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强化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良好的特殊教育师德三种素质,培养学术大师、教学大师、“双师型”教师三种人才.树立以人为本、教学为本、持续发展二三种观念。  相似文献   

16.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建筑类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建筑类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全面分析了影响建筑类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建筑类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即科学、合理地调整高职教师的学历、知识、能力结构,构建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武夷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全面阐述了计算机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模式到应用型本科模式下的过渡问题,给出了在两种模式下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制度是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然包括教学制度的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旧的教学制度与新的发展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呼唤改革、梦想改革,不仅是老一辈教育家的心声,更是莘莘学子的呼声。由我国高等教育界德高望重的杨德广先生与几位研究生围绕高等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建设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切实推进教学制度改革建设的八项建议;应提倡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学分制改为教育学分制;差生淘汰制与实施分流教学模式等一系列要求改革建设的观点,希望能促进中国教学制度改革的梦想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谈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丙波  王娜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4):104-105
高等学校发展要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从学校自身发展、激励机制、环境建设等方面阐述稳定师资队伍的策略,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