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的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有的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编辑是一种经常而不断地与人打交道的行当,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在这方面自然有更多的感触。《甘苦不唯寸心知——“我与作者”之五》一文的作者以肺腑之言谈及了十几年编辑生活交往当中的酸甜苦辣,相信这篇文章同样能够引起各位编辑同仁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人过50岁,大家称中老年人,也就不脸红地往《老编辑甘苦谈》栏目投上稿件。但严格说来,我算不上老编辑,因为我从事编辑工作仅有十个年头。我原来做的工作主要是与显微镜打交道。我喜欢文静、细致的工作,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后,面对工作的选择,我挑选了出版社。 当时出版社刚成立一年,正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与社长的第一次谈话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他说,“编辑是为人作嫁的工作”,“我们出版社是很清贫的”,是否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净面条?净面条者,即不加任何油盐酱醋等佐料干净纯粹之白面条也。佐料者,附加物、添加剂也。 新闻与面条何干?此说事出有因。 拙作《新闻:拒绝罗嗦》中有一例:当年笔者刚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就遇见过记者找编辑抗议的场面。那记者不满地说:“我的稿子本来是一碗佐料齐全的打卤面,可经你们一删呢,光剩下面条了!”笔者议论道:然而编辑这么删难道不对么!只要编辑没把“面条”删了光剩下“佐料”,就是好编辑。 拙作刊出后,本报一位同仁见到笔者,对笔者的“净面条说”表示有不同看法。这位同仁认为:有时  相似文献   

4.
记者也好,编辑也好,在一般人看来神气活现,用“无冕之王”冠之实不为过。然而,轰轰烈烈、风风光光的背后,有过多少汗水、泪水乃至血水,许多人恐怕难以想象。本期特别刊出两位同仁的采编体会,甘苦寸心知。也许能让读者对记者生活、编辑工作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5.
如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可不半生了,但我搞新闻报道的劲头仍不减。难忘半生新闻事,在我当报道员的第6年冬天,部队把“光荣退伍”的干粮赐予了我。那天,我哭了:倒真要同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踏破铁鞋”学成的采写本事连同我可爱的部队“拜拜”,心里真难过。就在这时,一家地方报社领导要我去当编辑,说像我这样“全面的人”难找。县里用小车接我去当新闻干事,说是去振兴他们县的新闻工作。我如坠云雾:果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这“马”迟迟不敢登“伯乐”的车。真是无巧不成书,总队竟派了位报道员出身的领导到支队领导搞退伍工作。我  相似文献   

6.
编辑琐谈     
当了不少年编辑,应有许多“甘苦之谈”。但编辑工作头绪纷多,事务烦琐,个人感想和意见不免细碎可厌,所以,虽然不吐不快,还是说得简要一些好,特别是近来新闻出版界正提倡写短文。一、编辑人员的培养补充——这是一个老问题,近来似乎压  相似文献   

7.
编之初     
我是1984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出版社工作的。第一年没有发稿权,由老编辑带着“学徒”,跟着老编辑看稿,但没有署名权。我做编辑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给我的“师傅”编辑的一本名为《通俗(资本论)》的书稿核对原文。这是一本字数约3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既然是解读无产阶级“圣经”《资本论》的图书,引文和注释自然是少不了的,几乎每一页都有引文和注  相似文献   

8.
我是1994年开始做编辑工作的,至今只有三年多的时间,还是编辑队伍中的一名新兵。谈起编辑的甘苦得失,远比不上老编辑们那样多,但亦有几分体验。 我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后做英语编辑。我担任责编的第一本书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前指导与仿真训练》。初出茅庐,跃跃欲试,我怀着新奇和兴奋之情,开始了审  相似文献   

9.
我开始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颇有“初生之犊不怕虎”的气概,一位老编辑套用一句俗语指点我:“红笔人人会握,巧妙各有不同。”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当过编辑、记者,办过几种刊物,下放劳动过,十年前又回到编辑岗位上。随着经历渐多,这句话在脑海里越刻越深,我又屡次把它转赠给编辑新手。这句话容易讲,但要真正领会它的丰富内涵,还得有  相似文献   

10.
我在大学学习的是新闻专业,毕业后从事的是新闻工作,从60年代初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屈指算来已30多年了。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新闻战线已过“立”年的我,“立”的根基还欠深厚,更谈不上“不惑”了。过去、现在,我在实践中遇“惑”颇多,将来肯定还会不断地与“惑”结伴而行。惑者,  相似文献   

11.
我是《信阳晚报》的总编辑,其实更是一名普通编辑和记者。工作20余年来,我当过编辑、干过记者,如今又走上管理岗位,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我钟爱的新闻工作一线,我在新闻一线体验到了从事新闻工作的甘苦,也收获了新闻工作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谈编辑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科学》约我为“老编辑甘苦谈”栏目撰文,我虽年已55周岁,但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老编辑,只想就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谈点心得体会。 我于1962年由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工学专业毕业,即到武汉工业大学的前身——北京建筑工业学院任教。在从事材料与热工专业教学、科研25年后的1987年调至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任编辑、副总编辑至今。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能够长期一贯地从事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能够有机会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编辑生涯结缘和融于出版事业发展之中,感到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出版社的书籍编辑 ,报社的副刊和专栏编辑和刊物编辑 ,都得和作者打交道。某种意义上说 ,编辑成绩之好坏 ,乃至当编辑是否称职 ,都系于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忝为编辑半生 ,中经播越 ,实际执业也有二十多年 ,报刊书籍编辑都干过 ,接触过许多方面和各种水平的作者 ,有很易合作的 ,有很难对付的 ,其中颇多甘苦。在处理稿件和作者的关系中 ,我始终信守一条原则 ,这条原则是我入世之初 ,1935年顷 ,受教于当时的《杭州日报》的总编辑凌强先生———我曾多次撰文提起过凌强先生 ,他是一位博学、卓识而奇磊落的学者 ,后来我从沈钧…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一词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编辑”应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等全过程。由于其中的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因此狭义的“编辑”常指编辑加工这道工序。当然“编辑”一词也用来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对“编辑”或“编辑加工”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议论: 有人说:“报刊上的文章都是作者写的,编辑只不过把它们收集起来,排个次序,改改错别字,勿需多大学问,一剪一瓶(浆糊)足矣!”有的作者在来稿的附言中则婉言说明:“我的稿子已反复修改过,还请某专家、教授审阅过,请编辑同志放心。”有的则干脆声明“文责自负,请勿删改”。  相似文献   

15.
编辑“编辑”这个词有三个相关而不同的意义。第一,表示一种工作,一种职业行为,如“编辑工作”,“编辑计划”。第二,表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如“他是当编辑的”,“她是有二三十年经验的老编辑”。第三,表示一种职衔,指某一级的编辑人员。(目前,我国的编辑人员分四级: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本文除特别注明的之外,一般用的是第二个意义,即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简化一点就是“编辑人员”,再简化一点就成为“编辑”了。  相似文献   

16.
我是《新闻通讯》的忠实读者,从1984年起我就和《新闻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认为《新闻通讯》有两大特点: 一是它栏目多、内容丰富,能满足多层次新闻工作者的需要。如“新闻业务研究”、“编辑札记”、“老记者谈优良传统”等,这些栏目对专职新闻工作者比较适宜;又如“企业报园地”、“企业报总编谈甘苦”、“地市县报园地”等,这些栏目对企业报和县市报的编辑记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范军 《现代出版》2002,(2):59-61,64
一作为文学家的巴金尽人皆知,其实,巴金还是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著名的编辑家。巴金自己就曾说过:“我一直被认为是作家,但我也搞过较长时期的编辑工作,自以为两方面的甘苦都懂得一点。”犤1犦他作为编辑家的活动、思想和贡献,近几年开始受到编辑学界的关注。此处不打算就巴金的编辑实践与思想作全面的论述,只是从图书广告这个角度加以探索。二翻检《巴金全集》(18)“集外编”(上),我们发现巴金从上个世界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在从事编辑工作时发表了不少图书广告文章,共计26篇。犤2犦其中,1929年6篇;193…  相似文献   

18.
当好一名报纸编辑需要具备许多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新闻敏感、敬业精神等等;质、业务素质、新闻敏感、敬业精神等等;但不管你的素质有多高,有两条基本技能要学会,那就是学会策划,学会借鉴。我从事报纸编辑19年,其中夜编室工作9个年头,有两条经验值得与同仁共勉:一是搞好策划,造成宣传声势,而不能零敲碎打,老请读者吃“大烩菜”;二是善于借鉴他人之长,结合自身条件,融会贯通之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做好这两条,对搞好报纸编辑工作至关重要。一、所谓策划就是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密谋、计划的通称和时尚说法。做为编辑要…  相似文献   

19.
从1958年毕业走上编辑工作岗位,至今已有38个年头了。尽管中途有一段时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但最终还是回到了编辑岗位。如今青丝转为白发,编辑这行当,对我可算是情有独钟了。 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这是尽人皆知的俗话了。但只有晨钟暮鼓,临窗伏案,辗转求索的人才能真尝其甘苦之乐。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0.
夜班编辑是日报报纸流程中很重要很特殊的一个环节,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打破了常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工作规律,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记》杂志曾在6年前对夜班编辑做过一个“情况调查”,北京日报总编室的一位上了10年夜班的编辑这样说:“长年夜班让我总有一些与世隔绝之感:人们的许多活动都在晚饭后,像辅导孩子学习,亲友间的交往等。而我们吃过晚饭都准备去上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