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绿色化学与生活化学的理念,在实验本质不变的前提下,从安全性、观赏性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利用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以及生活用品、废品为中学化学铁燃烧实验、焰色反应制作“自动化烟花”科普实验装置。通过直观明显、震撼人心的现象,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高一化学课本中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笔认为有些不妥之处:把细细的铂丝前端弯成一个小圆圈,蘸取的溶液只能形成薄薄的一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火焰的焰色,笔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神秘的燃烧”这个教学情境融入到焰色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分析比较目前已有的关于焰色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法,最终选择在乙醇燃烧法中融入“神秘的”燃烧教学情境,并从燃烧基材、无水乙醇与饱和盐溶液比例、滤纸的形状、滤纸的大小、滤纸的厚度、滤纸的类型、燃烧方式等方面探究该改进方法的最优条件,保证焰色现象明显的前提下,还能充分提高实验的神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实验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化学实验,立足课本,挖掘教材实验资源,改进与拓展教材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功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以下具体阐述三则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拓展。一、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涉及的焰色反应实验  相似文献   

5.
焰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碱金属》一章中的重要实验,课本实验中采用铂丝蘸取待测液来做,每操作一次必须用稀盐酸洗净并烧至没有颜色为止,耗时比较长,并且有些离子的焰色现象很不明显,特别是钾的焰色反应现象很难直接观察到,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片。用以下三种“另类”方法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谁是“焰色反应”的最先发现者?在西方所著的化学史中,都记载着是德国的化学家马格拉夫,马格拉夫(1709~1782)从小随父学习化学和药学,后毕业于哈勒大学,1758年,马格拉夫在一次实验中,将两种“碱”(苏打和锅灰碱)的粉末分别撒在酒精灯火焰上,结果他发现苏打(碳酸钠)把火焰染成黄色,而锅灰碱(碳酸钾)却把火焰染成紫色·然而,“焰色反应”的最先发现者,并非德国的马格拉夫,而是中国的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相似文献   

7.
焰色反应板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1]新增了焰色反应内容,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但实验室做焰色反应所用铂丝棒价格较贵,而且铂丝棒蘸取的待测液量少,灼烧时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持续时间短,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往往要重复演示几次.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没有煤气灯,用酒精灯做,演示效果更不理想,特别是用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焰色更为困难.另外,实验前的预处理和实验后的清洗都比较麻烦和费时.为弥补教材实验的不足,笔者设计了焰色反应板.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生通常易将焰色反应与燃烧分属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混淆,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现象等方面阐述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同时,设计了焰色反应的"魔灯"实验,探讨了焰色反应实验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高一化学介绍“焰色反应”实验时,若按课本要求,采用铂金丝作焰色反应棒,则因铂金丝价格昂贵,许多学校没有此棒,一些学校(重点中学除外)能作此实验,亦仅限于教师演示。为了解决改成学生实验所需的反应棒,我们利用报废的电子三极管中的环形栅极,将环形栅极如下图从中剪开,然  相似文献   

10.
焰色反应是中学化学经典的实验案例,以其多彩现象深受学生关注。我们结合教学研究实际,利用生活素材设计了以下四种微型实验展现焰色反应。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 焰色反应,按教材内容进行操作,有3点不足.1)仪器损坏率大:焰色反应实验的载体常用铂丝(或镍铬丝),由于铂丝(或镍铬丝)在氧化中反复灼烧,容易从镶结的玻璃棒上脱落或折断,用于学生分组实验时损坏率高.  相似文献   

12.
焰色反应是中学化学经典的实验案例,以其多彩现象深受学生关注.我们结合教学研究实际,利用生活素材设计了以下四种微型实验展现焰色反应.  相似文献   

13.
“焰色反应”释疑三则。(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关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操作程序繁杂,效果很不明显.在一次学生分组实验时,我无意中透过蓝色钻玻璃来观察火柴的燃烧,惊喜地看到了美丽的紫色火焰.由此,我联想到学生实验中的有关知识,如果以火柴的燃烧来代替铂丝蘸取K2CO3在火焰上灼烧来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则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理论联系实际等诸多优点.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实验可以用以下两组对照实验来证实其准确、可行性:第一组:分别用KCl、K2CO3、KNO3、KI四种钾盐按课本所述方法做焰色反应实验,均难…  相似文献   

15.
一、钾的焰色反应实验(1)人教新版化学必修1(实验3-6)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方法如下: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2)该实验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蘸取碳酸钾溶液很难观察到紫色的焰色,而且碳酸钾粉末颗粒很小,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焰色反应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操作繁琐等缺憾,在课堂教学中不便于学生进行观察.经查阅文献、分析借鉴已有的改进方法,基于STEAM理念,自主设计了喷雾瓶装置、彩色火焰打火机装置和焰色反应图谱装置,分别进行了焰色反应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清晰,操作方便,实验效果好.同时对实验改进与教学实施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焰色反应的原理、实验改进及局限性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1“焰色反应”释疑3则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2)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殊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钙、锶、钡、铜等少数金属元  相似文献   

19.
焰色反应分析法是一种物理分析法,它是基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轨道上,高能轨道上的电子回到低能态时,又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的原理来检验、鉴别元素的。焰色反应发出的光是由多种频率的光组成(在光谱学上表现出一系列的谱线),肉眼所观察到的是这多种频率的光的综合结果。焰色反应中,可能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如灼烧氯化钠等难以分解的盐;也可能有化学反应发生,如灼烧金属钠、碳酸钠等,但是其焰色都是黄色。焰色反应与有无化学变化没有关系。化学上指的“反应”,一般是指化学变化(反应)。焰色反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变化,因而此处…  相似文献   

20.
效果极为明显的焰色反应湖北省郧西县第一中学(442600)李荒生江心广焰色反应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学生实验。如果按课本上要求去作,不是缺铂丝,就是少蓝色钴玻璃,操作费时费事,效果又不理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焰色反应进行反复试验,查阅有关资料,摸索出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