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清琢 《考试周刊》2010,(48):25-26
"窥一斑而识全豹"。课堂上的偶拾,对一些细节的关注,你可能会发现些许值得教师注意的地方。【细节一】学生说:"做这么多作业累死了。"老师回答道:"就这么办,我看能累死吧!"从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上看,  相似文献   

2.
张洁 《考试周刊》2011,(27):39-39
涓涓细流润心扉,款款细节促思发。注重细节可以变"不懂"为"主动悟懂",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悟道";使学生专心听课,踊跃回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悟性和想象力。我们要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和善于聆听的耳朵,那样的话,在细节稍纵即逝时,或许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灵感都会是难得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姜日莉 《林区教学》2011,(7):109-110
课堂教学细节落实得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就应该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操作材料"的选择,关注"课堂提问"的设计,关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关注"学生发言"和教师的"课堂评价",认真捕捉每一个细节,巧妙的处理好这些细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成精彩生动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赵晓峰  宫玉海 《成才之路》2011,(15):93-I0022
在教学改革中,改传统的作业为现代的"情感化有效作业",作业的内容多种多样,作业的形式图文并茂,作业的评语成功鼓励学生。作业成为学生探求生物科学和创新的园地,成为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展示和想象的空间,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的重要途径,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曹丽华 《考试周刊》2011,(20):99-99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过程的最小单位。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延伸着细节的力量,课程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下面就让我们点击小学数学教学,一些比较典型的细节中感悟教学智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景永 《考试周刊》2012,(62):91-92
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必须积极设计形式多样、具有童心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数学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愿做"、"爱做"、"乐做",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逐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作业为切入口,采用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开展实效性研究,架起了学校素质教育和学生作业之间的桥梁.课题通过单元练习、课堂渗透、课外延伸来实施科学作业设计,着力于自由开放的环境布置、丰富多样的内容设计、适合自我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在"作业要求层次性"、"作业内容层次性"、"作业类型层次性"三个层面构成的作业模式中体验和传承素质教育,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传统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的养成,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要设计出与新课程理念相符的作业就必须全面改革传统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以学生为本"、"减负增效"的思想,设计分层作业。体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的思想,设计与书面作业互补的作业。从重视题目情境的设计的角度改革作业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感到作业是那么的单一乏味,学习是那么的枯燥,导致学生厌写,厌学的严重后果"多元选择,分层递进"的作业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厌写作业的种种弊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乐于作业。  相似文献   

10.
都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娇嫩含苞需要精心培育的花朵,但现在的学生在所谓的"培育"手段下被压得喘息不得。在精英培养模式下,学生被不断地灌输,不断地训练。尤其是作业,教师以"学以致用"为借口,不断地对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布置"认为合理"的作业。但殊不知,这些"一刀切"的作业没有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没有考虑各个学生发展的实际能力,任何层次的学生都练习一样的作业,毫无针对性可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时应注意的"三度",即设计作业注意"梯度"、"广度"和"参与度",来实现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的"三再"目标,即帮助学生进行"再感悟",实现内容的"再拓展",有利于学生的"再实践",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从课程开放视角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巩固,技能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智慧在作业中生成。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反映,也是吸纳文化内涵的展示。学生的语文作业理应遵循"开放而有活力"的理念设计。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探索主题性作业、延伸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生活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性作业、想象性作业的方法与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教别人""角色模拟""调查汇报"等体验性作业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活动探究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用分层作业,使学生"尽其所能"。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政治作业要实现"质的提升",离不开作业格式的规范。政治作业格式的规范不是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也不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相反,政治作业格式的规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障。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多种作业设计弊端,我根据所在学校及个人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供各位同仁参考。一、关注细节真相在细节、力量在细节、魅力在细节,意义也在细节。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考场、课后等各种现场,只要我们多观察,多一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应该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辅导学生、评价学习效果为目的。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典型代表就是"题海""机械"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  相似文献   

16.
董月娥 《辅导员》2014,(2):50-50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做呗""作业太多呗"等。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更多的是理解。  相似文献   

17.
杨新顺 《考试周刊》2011,(76):84-84
我在办公室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变‘懒’了,连作业也不愿完成了!"探讨其中的原因,会发现部分教师对作业的作用认识产生偏差,他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布置的多是简单重复的机械作业,压抑了学生个性,忽视了学生兴趣,增加了学生负担,难免有学生不愿完成这样的作业。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体现自主性、关注生命性。因此,我们的作业练习就要创新蜕变。  相似文献   

18.
魏哲伟 《成才之路》2010,(35):23-23
"生活细节"指生活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教师在平时就能捕捉到生活细节,在课堂上就会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教育学生之目的。教师注重学生身边的生活细节,能突破教学难点;注重教师身边的生活细节,能够彰显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19.
黄雪野 《成才之路》2011,(25):38-39
作业习惯是在长期作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它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具有行为的自动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作业的准确性与敏捷性,而且可以为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起作业"是小学英语作业的一种新途径,深受学生喜爱,对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一起作业"能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它以"兴趣"、"个性化"作为作业设计原则,以"重听读"、"适量"作为作业内容要求,并重视作业的评价与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