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研修是将校本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途径和和方式,通过“研”完成“修”的目标。它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发现的问题的研讨,把学校和教师从某种思维模式和形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种研修模式中,教研员的职能由原来的“管理、培训、指导”转变为“研究、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2.
教师参与"课例研讨"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变革的重要途径。课例研讨驱动了教师教学交流的空间,使教学智慧开放共享;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自主与反思的能力,使教学富有个性与群体特色;拓展了参与者获取教学智慧的多元化路径,使教师教学有多样化的选择;促进了课例研讨文化模式的形成,使教师深层次思考课堂建设。但课例研讨存在着认知、学科、时空、话语的限度,需要辩证思考,建立以问题为导向拓展研讨视域,以视域融合为基点构建研讨体系,进而使课例研讨走向精致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3.
校本研修是将校本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途径和和方式,通过"研"完成"修"的目标。①它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发现的问题的研讨,把学校和教师从某种思维模式和形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种研修模式中,教研员的职能由原来的"管理、培训、指导"转变为"研究、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4.
钟蕙 《广西教育》2010,(31):27-28
“课例研讨”是以课堂教学实例为对象,围绕课前、课中、课后而展开的一系列研讨活动。这种研讨方式通过观察真实教学情景,反思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再经教师群体互助讨论,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借助团队的力量找到解决的策略、方法,然后予以教学上的实践跟进,可有效改进教学、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5.
城关中学开展校本教研主要工作思路是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研组(备课组)的合作教研为载体,以教师教学过程所产生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研讨为平台,以教师间共同学习与研讨为主要形式,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们把这里称为“家”,这个家的名字叫“成长沙龙”。这是一个由大学专业人员、教研员和一线历史教师组成的民间学习共同体。四年多来,在发起人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以“共同成长”为目标,以一线教师面临的真实问题解决为主轴,通过课例研讨、案例分析、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听课、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探索专业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对活、成长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惠英 《天津教育》2013,(13):16-17
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的精细化管理更多地体现为教学、研究、培训一体化的崭新模式,主张以课堂为中心,以研究为根本,以培训为保障,构建行动研究、课题研讨和专业发展相融合的多元教改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学研讨文化与教师个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教学研讨是教师群体合作之一斑,是教师进行校本研究、促进专业提升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目前的许多学校中常常把研讨课上成公开课,教师既不敢真实的暴露自己的问题,又不敢真诚的提出别人的问题,从而使教学研讨只停留在形式上,阻碍了教师个性的真实发展;或把教学研讨看成是自上而下的检查、评价教师的过程,造成了教师局囿于单兵作战的个人主义文化,也压抑了教师个性的主动发展。因此,只有把学习型研讨文化作为教学研讨文化重建的方向,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教学研究而组织的研讨型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研讨型公开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设计花哨,不能真实反映日常教学状况;课后研讨流于形式,不能围绕一个问题深入开展;研究结果缺乏梳理和总结,不能较大提高研究水平等问题.为真正实现研讨型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需要明确各方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课后研讨应由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向研究儿童、研究教学、教师共同建构实践知识转变;研讨后应有反思和整理,在梳理认识与疑惑的基础上生成下一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例分析模式是校本教研的四种模式之一。主要包括一课例,二次反思和三轮研讨等环节。其设计的“原型”是“微格教学”,但又有别于“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注重对教师单个教学技能的反复训练,强调经验传递和实践指导,而“课例分析”则关注教师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强调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出问题并分析,跟踪,界定,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对研究的反思,通过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的实践过程,提高教师的整体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