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外电报道,1998年7月17日,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遗骨被正式安葬在圣彼得堡。葬礼在市郊巍峨高耸的彼得堡罗要塞内的大教堂隆重举行。在这座教堂里安放着从彼得大帝以来罗曼诺夫王朝的所有沙皇的灵枢,只有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除外。按照传统,...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查理二世是查理一世的儿子,为什么詹姆士二世却不是詹姆士一世之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亚历山大一世的儿子,那么尼古拉二世又为什么不是尼古拉一世之子? 很显然,这反映出学生对欧洲人如何取名和君主名位如何排列顺序的知识缺乏了解。 那么,欧洲人是如何给小孩取名的呢?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3.
站岗     
那次站岗成全了我自己,我对此深信不疑。事发时,我还怀疑,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堂堂一名中尉军官,竟然被“贬”到站岗值勤的哨兵岗位上,这样的高衔低配,怎么说,也解释不通呀!辗转思考之后,得出结论———是源于我的不小心,得罪了领导,才引发了这次“客串”。站岗很辛苦,不但身体要保持良好的挺拔姿态,而且还要一动不动地连续站四个小时。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就越发的艰难,用眼晴看人,也只能眯成线缝,而离我最近的一棵杨树,也在十几米远的地方。心里的不平衡开始一点点滋生,郁闷和不满的情绪渐渐的凝聚,不断地在心坎上…  相似文献   

4.
这是1908年在《巴黎小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尔·哈米德二世(右)愤怒而又无助地看着自己的帝国被奥匈帝国君主约瑟夫一世(左)、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中)从脚下一块一块地撕扯下去。  相似文献   

5.
教材把克里米亚战争作为1861年改革的原因来叙述,而1861年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有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错误,认为是亚历山大二世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事实上战争是尼古拉一世发动的。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分割土耳其,争夺黑海海峡控制权,尼古拉一世发动了战争。  相似文献   

6.
<正>在俄国境外,尼古拉一世(在位1825—1855年)似乎没有象彼得一世、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那样闻名遐迩。然而,尼古拉一世的内外政策却是这个帝国的专制传统、霸权主义的典型代表。苏联历史学家称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为“专制制度的顶点”。这个尼古拉在国内“直言不讳、肆无忌惮地力图实行专制统治”(《马恩全集》第1卷第535页),因而在群众中得了个“棍子”的雅号,被称为“棍帝”。在国外,他充当“欧洲的宪兵”,不断向外扩张,成  相似文献   

7.
曾任沙俄财政大臣的维特伯爵在《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中, 记载了李鸿章赴俄参加沙皇加冕典礼时的情况。当时,霍登广场发生惨案,观看典礼的百姓互相挤压,人山人海  相似文献   

8.
校园里有一棵芒果树。芒果树真高哇!三层大楼也没有它高。它就像一位傲然挺立的哨兵在站岗。芒果树真粗哇!两位同学张开双臂也抱不过它。  相似文献   

9.
1.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设一个“站岗的哨兵”,让它随时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切不可把自己心中的不快带到教室,更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处理事情。  相似文献   

10.
沙皇俄国一向是以政治和军事为主要手段,以欧洲为战略重点,镇压本国和各国革命,争夺世界霸权的国家。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年)就公开叫嚷:“假如我能活到二百岁,欧洲就会落到俄国脚下。”被人民称为“棍棒”的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也露骨地表白:“镇压叛乱的参加者和阴谋领袖的斗争是最残忍的无情的。我一定会是很坚决的,我一定要这样来教训俄国和欧洲。”叶卡特琳娜二世和尼古拉一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欧洲1848——1849年革命的历史已经说明,沙皇俄国是镇压革命的反动宪兵和罪魁祸首。本文就是试图揭露沙皇俄国镇压这次革命的原因和罪行,并说明我们应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末,在俄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煊赫一时的风云人物,曾一度备受沙皇的垂青,成为俄罗斯政界和沙皇宫廷中的佼佼者,炙手可热,威震朝野。直至失宠为止,尼古拉二世一直把其人“当作他的‘首相’看待”。此人在沙皇俄国当时国内外的政治事务中扮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他家乡金坛中学读初中时,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孙子算经"中的一道有名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话音刚落,他就脱口而出:"二十三!"为什么能这样似乎不假思索就迅速而准确地说出答案呢?当时他是这样想的:"三二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  相似文献   

13.
火车站旁边有个面积很小的广场。广场中间耸立着一个巨大的雕塑。那儿真是一个美丽的小天地。广场里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雕塑四周有六棵修剪成冰淇淋一样的小松树。它们就像站岗的哨兵,保卫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辛立松 《文教资料》2010,(18):12-13
徐渭称自己与杜甫"异世同轨",这种说法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赞同,人们基本上是从命运的角度看待"异世同轨"。然而,"士不遇"的表象掩盖了它的核心精神,即由不遇而引发出的"狂"。狂性对二人而言,在理想人格的道路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以"狂叫"来克服求圣道路上心灵的压抑,一个在"狂态"中走向了否定圣贤人格的道路。"异世同轨"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尼古拉二世的错误选择导致了专制王朝的迅速灭亡。接着上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重蹈沙皇政府覆辙,其倒台势所必然。俄国重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列宁选择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俄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列宁的选择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课堂教学的这一声问里,你能感受到什么:是疑惑?还是追寻?甚或是智慧? 且允许我记录下一个教学片断: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说出一次性方便手套的制作材料是LDPE时,你会作何感想?——太专业了,小学生怎么会懂?莫非老师课前打了"埋伏"?  相似文献   

17.
杨树     
《杨树》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如引用说明:为了证明“杨树是我国最常见的树种之一”,作者引用了《齐民要术》和《三才图会》中的话。比喻说明:如说箭杆杨“俨然如道路两旁立正站岗的哨兵”。举例说明:说到“一些速生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一八九六年(光绪二十二年),帝俄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的机会,以中、俄共同防止日本侵略为藉口,诱迫清政府特使李鸿章同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拨诺夫在莫斯科签定了《中俄密约》。“密约”共六款,其中第四款规定“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修筑  相似文献   

19.
末代沙皇死亡之谜钱黄生据美国军方透露,美国专家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俄罗斯政府于1991年在乌拉尔的叶卡捷琳堡附近山区一座合葬墓中出土的9具尸骨进行了生物技术测试,结果表明,这9具遗骸分别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后亚历山德拉、3个女儿以及御医、仆人、厨师和侍...  相似文献   

20.
俄国从古罗斯到尼古拉一世时期,历代沙皇的改革事业都涉及地方管理的改革.19世纪60、70年代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开启了地方自治发展的新阶段,它既是俄国地方自治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俄国现代化过程中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次重要探索.文章主要探索了地方自治改革之所以在沙皇体制下出现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